第5章 后世教育(2/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

北宋,公元1052年。</p>

这一年,范仲淹六十有四。</p>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范仲淹,一生充满了遗憾。</p>

经略陕西时未能收复西夏,主导新政时未能成功改革,因为直言进谏执政强硬,屡遭贬斥,大宋的三冗弊病始终未能根除。</p>

但当通过天幕看到后世的繁荣富强,他的理想和志向也被后世纳入教学成为课文时。</p>

此时的他心甚慰之。</p>

带着一行混浊老泪闭上了眼。</p>

公元1052年,皇佑四年。</p>

调任颍州的范仲淹,在扶疾上任的路上,于徐州溘然病逝,享年六十四岁。</p>

大宋从此永远失去了这个一生鞠躬尽瘁的治世能臣。</p>

大宋也将追封他为楚国公。</p>

谥号,文正。</p>

……</p>

初中教育的画面过后,学子们就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开始考虑日后的就学方向了。</p>

中专旨在培养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技术人才,用相较高中和大学更短的时间,提升学子在某一专业的水平和就业能力。</p>

并可在专业需要或个人意向上,进入大专进一步深造。</p>

成为有足够专业水平并蔚为国用的技术人才,推动社会运转和国家经济更快发展。</p>

而高中则更倾向于文化知识的传授。</p>

为将来进入大学乃至成为研究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p>

大学专业和大专专业有所重叠。</p>

但大学仍然则重于培养理论科研人才,乃至将来成为研究生,为国家科研水平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p>

后世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有如此国力支撑这样的体系,让古人们羡慕,也让正在为新中国而奋斗的革命先驱们兴奋。</p>

……</p>

长征路上,一位戴着破损眼镜的红军,用自己略显消瘦的身躯为身后更加瘦弱的小红军抵挡着风雪,一脚深一脚浅地前进着。</p>

他指着天幕,与小红军笑道:</p>

“有人说,当今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但是你看,将来我们的新中国会让千千万万的学子都能读上书,将来我们也一定会让你读上书的。”</p>

小红军却是憨厚地道:</p>

“这天上怎么不多放一会儿好吃的啊?我还没看够呢。”</p>

闻言,红军便从怀中掏出最后半根干辣椒,递给小红军。</p>

“以后会有的,以后什么好吃的都会有的。”</p>

喜欢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请大家收藏:()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