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254(2/2)

好书推荐:

好比与他同时期的名医万密斋,原名万全,号密斋,也是祖孙三代世代行医,被清朝的康熙帝封为“医圣”。但他在后世的名气远不如世人尊称的“医圣”张仲景,更是不如当时与他齐名的李时珍。</p>

李时珍出名,因为他历时三十年写出了一本畅销书——《本草纲目》。】</p>

天幕上出现了《本草纲目》节选。</p>

天幕下的众人终于等来了名医的医学著作,看得十分认真,默默地记下。</p>

就是可惜只是节选。</p>

【万密斋的方子用药少而疗效高,也曾著书立说,比如《养生四要》、《保命歌括》、《万氏女科》、《万密斋医学全书》等等。但是吧,不出名,在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并不是像李时珍那样家喻户晓。</p>

别说是普通百姓了,就连中医专业的医学生,很多也没有听过他的大名。】</p>

天幕上出现了万密斋的《养生四要》。</p>

各朝各代太医院的太医们琢磨着《养生四要》,纷纷点头,说的确实是有几分道理。</p>

【在古代,炼丹的道士往往通晓医术,比如东晋的葛洪,南朝的陶弘景等等,会炼丹,更会医术。</p>

“神农尝百草”,医家《本草》原本只有三百多种药,南朝时期炼丹的道士陶弘景亦通晓医术,为医家《本草》增添了一百多种药,后经历唐、宋,医学家们为医家《本草》增添了一千多种药,只是杂乱无章。</p>

李时珍历时三十年,博览医书,走遍各地,亲自考察收集,分门别类,著成《本草纲目》,增添三百多种药。</p>

“纲目”常用作著作的名称,分类。</p>

李时珍故去之后,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万历皇帝下诏修国史,购买天下各类书籍,李时珍的儿子就将《本草纲目》上交了。</p>

明神宗朱翊钧对李时珍的儿子十分嘉奖,下令将《本草纲目》刊行天下,十分畅销,士大夫也就是读书人,人手一本。】</p>

【《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修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在十六世纪是最完善的一部医药书籍,也是当时最先进、最科学的医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于海外,可以说是西医的启蒙书。</p>

李时珍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医书,只是不如《本草纲目》出名,还有些失传了的医书。】</p>

天幕上出现了李时珍失传的医书节选。</p>

《命门考》、《五脏图论》、《白花蛇传》都出现在了天幕上,展现给众人面前。</p>

明朝之前的太医们如获至宝,纷纷瞪大了眼睛观看。</p>

【有关李时珍的故事,民间有很多传说,比如救治了因为难产假死而被装入棺材准备下葬的孕妇之类的。这类故事在扁鹊、华佗等名医身上都有记载。但凡是个名医,民间都传能够活死人,可见古代进入假死状态的人是真的很多,难怪要停灵七天才下葬,就是怕人没有真的死亡,还能救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