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九战之五(1/1)
茫茫雨雾中,甬道停止了涌动,秦兵阵营中篝火还在燃烧,军帐内亦有微弱的光芒传出,倒是寂静无声,连虫叫声皆已安歇。 不知道是因为章邯常夜袭破敌亦惧反噬,故而常令军中亮油脂灯而眠。 军帐之间更有篝火相连,如遇雨夜,则用简易的炉火,不过是罩上一个石罩,大多还是露天篝火,雨大熄灭,雨小毫不影响。 因为章邯的习惯,董翳亦是亮油灯而免,似乎只要灯还亮着就能给人一种还未入眠的感觉,如此这般便能免予被夜袭一样。 夜幕降临本是诸多生命安眠之时,可现在油灯还亮着,董翳有点睡不着。 虽说他在逐渐的适应这种环境入眠,但此雨夜他睡不着,起身饮了一爵热腾腾的米酒,食了几口苦菜,这才有点迷迷糊糊的困意。 老秦人爱吃苦菜这一口,再配上炖羊肉和热腾腾的米酒,这便是秦人三宝。 董翳饮完米酒,暖洋洋的,米酒发劲,他感觉脸有些烫,睡意袭来。 躺下后,于朦胧之中他仿佛看到黑夜之中有片片亮光在靠近他,不,是在靠近营寨,却伴有啪嗒啪嗒的震动声,董翳感觉好奇欲上前观察,却震惊的发现那片片光亮竟是刀光。 密密麻麻的刀光前一刻还是光点,下一刻却变做大刀砍向了营寨,砍向了他,董翳吓得猛然惊醒。 醒来后董翳擦了擦额头的汗,“还好是一场梦。” 虽然是梦,但董翳感觉不踏实,起身欲在军中走走,忽然觉察出异样,虽然很细微但还是有,董翳立刻趴在地上,左耳贴地。 震动声,微弱的震动声,董翳心生疑惑,“哪来的声音?” 不是雨声,此处又没群居野兽,难道是战马,不太可能。 董翳摇摇头,雨天突袭本身就不利,又是夜里,既无光亮照路,地面又湿滑。 想到这里自言道,“定是太累,思虑过多。” 想到这里准备再次下榻入眠,忽然他驻足,眼睛瞪的大大的。 上将军曾夜衔枚击,莫非这是… 董翳急忙冲出帐外,外面还在下着冬雨,这是入冬以来的邯作战,董翳学会了夜袭,未曾想此刻跳上亦遭遇夜袭。 研习夜袭时章邯几乎将各种可能皆算在内,自然亦包括如何防范夜间偷袭,可那时董翳只钻研如何袭,却对如何防并不感兴趣。 经验到了用时方恨少,好在有夜袭的经验,自然本能想出反夜袭战。 董翳在第一时间跨上战马,持蟒矛,组织部下不急于反击,而是快速的将散乱的兵卒聚在一起。 夜袭最大的特点是利用光线暗淡,迅速分割包围,有弓弩则乱箭射之,没有或用完则长兵器伺候。 夜袭并需要袭击者有多少兵力,夜幕之下是隐藏兵力的最佳时期,夜袭来时迅猛无比,攻敌措不及防,敌人逃命尚且自顾不暇自然不会关心袭击者多少兵力。 即便欲知,但夜幕之下如何去看得清,谁能保证那黑色的夜幕究竟是否还隐藏着兵卒。 混乱,依然处于下风,手里未能及时重获武器,又是待宰羔羊,兵不成行,军不成列,一盘散沙极容易溃散,极容易被各个消灭。 有时十几骑便能让百十人恐惧,溃散,手无寸铁便是羔羊。 最要命的是让数万大军入眠,只需几盏茶的功夫,但唤醒他们却要麻烦很多。 试想数万人分散各处,不成行,不成列,将领指挥能力再出众,却亦无法短时间让他们协同作战。 战斗力是急剧下降的,且兵力越多,越难调动,董翳曾经想过若是他遭到夜袭,为快捷有效的组织反击,他采用长蛇阵。 就是约定若遭夜袭,百将以上的将吏随自己战来敌,救助每一处溃散者或包围者,被救助者当立刻加入反击队伍中。 故而董翳仅引两千人与楚军抵抗,每到一处军帐外便极力令他们脱困,队伍越战越大。 每处军帐外皆有百将统领,不至于完全溃散,就是说每个小队几乎处在几个相连的军帐之间,一旦有变士卒立刻能迅速找到队伍。 不过他们的集合速度远远没有八千子弟兵的飞袭速度。 董翳手持蟒矛引兵奔向一军帐,那里火光冲天,将雨雾蒸干,似乎这火直入云霄将雨水彻底蒸干一样,雨停了。 远远望去,只见一个少年将军,身旁的旗帜娑娑作响,在火光映照下可见一个项字。 项羽?难道这位少年便是项羽,项字帅旗那么如果没诈此少年将军必是项羽。 观其容貌,略显稚嫩,虽是虎体熊腰,猿臂鹰眉,然容貌气质就是一二十几岁少年。 董翳心道,“虽其破釜沉舟略有小胜,然一少年能有多大力气,若就此擒住项羽,楚军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