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再遇杨天赐(1/1)
什么意思? 这不是你请我们来,而是我们自己犯贱来的呗? 还是说,我们既然已经喝了这顿价值不菲的酒席,就应该将自己的钱拿出来了? 孟长生的脸上极为尴尬,三十几岁的人站在那里手脚都没地方放。 宁青柏不懂人情世故吗? 肯定不是,要是不懂根本不可能坐上户部尚书! 那么,有这样的行为就只有一种可能:瞧不上这些人。 不仅瞧不上,看他那意思好像还有点“就算你们把兜里的钱给我,我也不惜得要”似的。 孟长生毕竟是久经官场考验过的。 一阵尴尬过后,忙面向宁青柏躬身行礼道:“大人教训的是,下官这就将苦处说与大家听。” 这句话既表明了听从领导的态度,也一语双关地告诉众人:自己也是有苦衷的。 说完之后面向众人一抱拳,道:“此次邀请大家来,一是联络情感,二是有些鼓励商户的政策想当面介绍给大家,顺带再向大家募捐一些钱财,为军队保卫清江用,怎奈时间仓促,没照顾好大家,实在是抱歉。等这件事情过后,本官以身上官服作保,一定不会亏待大家。” 其实这样的话,本不该在酒桌上说的。 特别是以身上官服作保,当众给众人许诺好处,若是被有心人利用,他的官估计就要当到头了。 但是孟长生实在是被逼急了,也只有这样说,才能勉强保住朝廷的体面。 这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也是自保的一种方式。 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把募捐的目的和能给出的好处都说明白了。 不过,此话一出口也等于是已经向众人交了底。 自此,主动权已经不在他身上,给不给钱就只能看人家的脸色了。 贾老板是中间人,并且以后还要跟孟长生打交道,自然不能让这位户部郎中的话直接撂在地上。 他站起身笑呵呵地表态道:“庐阳的战事我也听说了,作为唐国的子民,即便没有孟大人这句话,也不能坐视不理,我代表福源商号向朝廷捐献一百万两银子用于此次军事!” 这话一出孟长生轻轻舒了口气,看向贾老板微微点了点头。 在场的有十多个人,要是每个人都捐献这么多,即便距离几千万两的军费开支仍是相去甚远,但至少户部算是可以交代过去了。 谁知宁青柏却是冷哼一声,似乎对这个数字很不满意。 这一声冷哼直接让孟长生的脸色一白。 哪有要饭的还嫌饭馊的? 果然,众人听到他的冷哼,气氛再度变得尴尬又冰冷。 大家都垂下眼帘,要么是认真研究桌子上的花纹,要么是摆弄着自己的手指头。 反正就是不看宁青柏和孟长生一眼。 看这些人的表情,要不是主桌上的这个人是户部尚书,估计整张桌子上的人,此时已经全部跑光了。 就连中间人贾老板此时都想直接甩袖子走人了,心里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想就此作罢,但看到孟长生的样子,又有些不忍,暗暗一咬牙决定再帮最后一把。 他把目光望向了本家侄子贾仲平。 但是就在贾老板望对方的同时,周围至少还有十双眼睛也在紧紧盯着他! 贾仲平很是无奈,咽了口吐沫后站起身道:“我代表广源商号捐献”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周围众人,又看了看贾老板,一咬牙道:“捐献五十万两银子用于此次战事!” 他在极大的压力下取了个折中的数字,算是将两边的人都交代过去了。 要是每家五十万两,最后也能弄个六七百万两,为了防止节外生枝,孟长生赶紧道谢:“本官代表朝廷和万千黎民感谢贾老板!” 一旁宁青柏冰冷的目光,他只当是没看到。 但是孟长生还是想的太天真了。 一名胖胖的中年老板懒洋洋地站起身道:“我惠民商号可比不上你们两家财大气粗,但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也要为大人凑够十万两银子出来。” 他的话说出口,宁青柏的脸彻底黑了,而周围的众人立即安静了起来。 贾老板和他侄子说的是为朝廷捐献,而他说的却是给大人凑银子。 而在场的大人就那么两位,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这等于是当众打宁青柏的脸啊! 可是等大家看清此人是谁之后又一副理该如此的表情。 因为此人姓秦,名放,是秦家人。 即便不是主家,但也是秦家人。 在永安,能够称秦家的只有一家,就是秦太后的娘家。 孟长生已经认出了是谁,赶忙在宁青柏的耳边低语几句。 正要发作的宁青柏目光冰冷地盯着秦放,胸口一阵剧烈起伏。 但最终却是长长吸了口气将恶气强制压了下去。 有了秦放的带头,其他商户也就有样学样。 虽然他们不敢说是给大人凑银子,但每家都是十万两,不多也不少。 等最后一个人说出十万两之后,宁青柏一甩袍袖,板着黑脸愤然而去。 孟长生紧跟其后,紧赶慢赶才赶上送他。 至此,一场本来可以成功的宴会,在宁青柏的影响下,硬生生地变成了一场自取其辱的闹剧。 这天秦昊下值的时候,看到杨天赐正在翰林院外面等着,忙过来见礼道:“四哥这是在等我?” 杨天赐点头:“我有点事要和你商量一下。” “那去我家里还是找个地方?” “天色不早了,随便找个地方吧。” 说话间上了自己的马车。 秦昊见状也上车吩咐吴起跟在后面,随后一起来到了一间茶楼。 进来之后,秦昊和杨天赐在二楼找到一处僻静包房,吴起则是立在门口。 随后伙计上茶离去,杨天赐直接说道:“那个手榴弹在短期内还能做多少出来?” 秦昊端茶的手顿了一下:“四哥又要出门了?” “嗯,这次是庐阳,陛下已经发话了,三日之内就要走。” 随后,他将几人在李烨面前商量的事情简单叙述了一遍。 秦昊皱眉道:“如此说来,朝廷又要举兵?” “说起这个我正要问你,对于此次增援庐阳,你有什么看法?”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仗肯定是要打,靠祈求和谈得不到和平稳定。” 杨天赐一叹道:“可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朝堂上那些大人却就是不知道。” 秦昊看了他一眼,硬是将到口的话压了下去。 那些人或许根本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愿意与国家一起进退而已。 “在我看来,齐国不大可能会对我国发起大规模战争,但小规模冲突肯定是不可避免,重心应该就是在庐阳,估计会进行一场惨烈的攻城战,以达到威逼我国的目的,所以只要坚持扛住这次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杨天赐微微点头:“还有呢?” “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结果是能守住庐阳,并且顺势将武宁重新夺回来。” 杨天赐想了想道:“守住庐阳应该不是问题,但是收复武宁在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办到。” 秦昊道:“武宁库房现有的粮草足以支撑五万大军两月用度,这也是齐国敢对我国叫嚣的原因。” 杨天赐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 “我只是提供个思路仅供参考,”秦昊道:“具体情况还要看前线战况而定,总体上说能够速战速决是最好的,我国经不起长期战争消耗。” “我也正是为此事忧心,”杨天赐道:“打仗需要钱粮,现在行军的钱还是陛下从他自己口袋里拿出的十五万两银子” 秦昊看了杨天赐一眼微微有些愣神,他有点明白杨天赐找自己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