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增兵庐阳(1/1)
与此同时,御书房。 李烨背负双手眉头紧锁,等曹兴辅看完手里的奏书长叹一声道:“真是多事之秋啊!” 曹兴辅手里拿着的是杨守业从陪陵递上来的奏书。 看完之后将奏书交还给了范培云,残眉紧锁一脸愁容。 一旁的兵部尚书邢同照和杨天赐已经看过上面内容,就是昨天杨天赐和秦昊谈的那些主张,只不过杨守业以奏书的方式重新向李烨陈述了一遍而已。 另外还有一封奏书是庐阳的周煜发来的八百里加急,说是齐国增派了五万兵马在武宁磨刀霍霍,有剑指庐阳之势。 李烨忧心问道:“对于杨令公和文相的奏书,诸位如何看待?” 曹兴辅斟酌着说道:“皇上切莫过度忧心,老臣以为齐国此次陈兵五万兵压庐阳,并不一定就是对我国大举用兵,毕竟现在齐国正与燕国、大理两线作战,不宜多面树敌。 ” 邢同照也道:“臣也赞同曹相的意见,他们应该是为了此次谈判做出的应对策略。” 曹兴接着道:“庐阳那边有周大人坐镇,相信暂时拦住齐国大军应该不成问题,不过,臣以为尽快另派援军支援庐阳为妥。” 李烨皱眉问道:“曹相的意思庐阳那边还是以战为主?” 其实这个问题,自打齐国使者来到永安之后,朝堂之上就为此吵了不少日子了。 齐国使者在攻占武宁之后就立即向永安派来了使者,并提出了自己的诉求:程,即便是大半朝臣反对,李烨也敢力排众议,马上宣布整军备战。 在场的几人都是人精自然明白他的用意。 所以,听到李烨的问话全都沉默起来。 邢同照沉默半晌道:“臣也是唐国人,也是为了我国朝廷考虑,目前我国国库空虚,没钱兵部拿什么出兵?” 他也算是看出来了,这次李烨叫了三个人,两个都是主战派。 摆明了就是想压下自己的意见。 这样说其实态度已经有了松动,意思是只要解决了钱的问题,他就同意出兵。 邢同照过去依附于柳相,在朝堂之上有不少的追随者。 同时也代表了目前绝大多数朝臣、或者说唐国人的意见。 秦昊的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唐国目前最真实的写照。 主要是先皇在位时好高骛远,连年征战,国土却是越打越少。 不仅打空了国库,也打断了唐国人的脊梁。 要改变这种风气,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 他一松口,李烨暗自松了口气。 偏头看向曹相和杨天赐道:“两位卿家的意见呢?” 曹兴辅和杨天赐同时躬身道:“臣同意周公意见。” “那杨令公那边该当如何?” 李烨的这句问话主要是询问曹兴辅和杨天赐了,确切地说就是询问杨天赐。 邢同照对杨守业的影响微乎其微。 曹兴辅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偏头看向杨天赐问道:“征西将军以为如何?” 若是在昨日以前,杨天赐还是会赞同杨守业出兵的。 毕竟,作为军人,开疆扩土才是自己的责任和荣誉。 但是经过和秦昊的交谈,现在他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此时曹兴辅询问,他很是干脆地说道:“臣以为,暂时不宜对齐国用兵。” 此言一出,让屋里几人全都大感意外,李烨更是松了口气问道:“将军何出此言?” 杨天赐也不做作,便把秦昊说服他的理由讲述了一遍。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曹兴辅立即向李烨施礼道:“杨将军考虑周到,老臣赞同杨将军的意见。” 邢同照也跟着行礼:“臣附议。” “好!” 李烨听到二人表态神色一变,挺身坐回到龙书案后,朗声道:“那就传旨巨灵关暂且按兵不动,即刻派兵火速驰援庐阳!同时昭告天下:朕派兵增援庐阳是出于自卫的无奈之举,同时向大理国、燕国派出使者阐述我国立场。” 三人齐声领命:“臣等遵旨!” 李烨又偏头看向杨天赐道:“至于怎么出兵,军方拿个章程出来!” 邢同照刚想开口,李烨又道:“先从朕的内务府拿出十万两银子拨给兵部,后续军费开支日后再补上!” 李烨是咬着牙说出这话的。 兵部用兵还要他这个当皇帝的从自己兜里掏钱,想想都觉得委屈。 关键是:这些钱不仅是最后的家当,而且还是刚从何大福那里抠来的,还没捂热乎呢,一下子又全没了! 邢同照张了张嘴,又把自己要说的话压了回去。 自己的态度已经讲明了,要出兵,只要给钱就好办。 反正你拿出多少钱我就干多少钱的事。 “再派人去知会齐国使者,说我唐国绝不屈服签订丧权辱国之约!” 商量完毕,传旨官传旨,这事总算是定了下来,一道圣旨再次用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去了庐阳。 同时,派往大理国和燕国的使臣也立即动身。 正准备派出使臣前往驿站知会齐国使臣时,有太监进来禀告道:“齐国使臣在宫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