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处斩数千人(1/1)

好书推荐:

大明关税司,这一抄家灭族,处斩好几千人,也是影响不小,百姓是满意的,恨不得杀个几万人。 一些读书人倒是颇有微词,觉得这太过狠毒了。 钱财充进了国库。 白辰觉得,国库要随时保证,有个几千万两白银才行。 支出是庞大的,时不时要赈灾,养军队。 还有扩建城池,花钱的地方是很多的。 一旦户部没钱,就会出现乱子。 古往今来,改朝换代的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没钱了,而并非是因为什么土地兼并。 这土地兼并得厉害,但只要朝堂有钱,就可以安置流民,就可以稳定民心。 没钱,啥也做不了。 一遇到天灾,无法赈灾,人祸就出现了,然后就完了。 发展商业,要两手抓,一手打击贵族,另外一手,抓商业发展。 齐头并进,谁叫这些贵族,不交税呢,这是白辰不能容忍的。 就算是士兵,家里也只是减免税负,而并非一点都不征。 天底下的皇亲国戚,王公贵族那是很多的。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朱元璋生得太多了,简直那是比猪都生。 这些人一开枝散叶,可不得一大帮人吗,都要锦衣玉食,那给百姓造成的负担那是很大的。 白辰可不是依靠贵族来统治的。 入冬了,第一场雪下来,白辰设置了家宴,吃了一个火锅。 他的正妻,自然是只有徐妙云一个,四个异域风情的女子,只能是妾室,白辰也并不管,都是好吃好喝的供养着。 锦衣玉食,也没有什么争斗。 目前就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女儿已经两岁了,儿子才几个月。 这些妾室,每个月可以得到三百两银子的奉银,她们倒是挺孝顺的,时常给娘家里人拿钱。 这也是理所应当,白辰也不管,只要不来烦他就行。 都可以上桌,白辰可不讲究所谓的礼数,妾室不能上桌吃饭。 他打算应该给女的松绑了,释放一下生产力。 这些女的,虽说耕种,做一些苦力不行,但是,可以从事一些手工,如纺织,刺绣,这要大力发展。 所以,给女的松绑,是必然的。 怎么松绑呢,这个得好好想一想才行。 首先,要给予地位,允许其参加科举,这个地位就起来了。 其次的话,要在大明律上,做一定修改,提升其法理地位。 第二天,白辰召集了礼部官吏,进行商讨。 科举开这个头,那是很难的,天下读书人不满也是肯定得。 但是,这个头必须得开。 礼部官吏坚决反对,认为这样做,是动摇国本。 但白辰并不这么想,他认为,那些酸文人,也做不了,他们难道还敢游街示众吗?无非就是骂两句而已。 解放生产力,是重要的事情,而科举,必须改制。 “丞相,你可要三思啊!这么做,后果严重,到时候无法收拾,可就覆水难收了。” 礼部侍郎王可立那是苦口婆心的。 “谁敢反对,格杀勿论。” 白辰撇了撇嘴,这种事情,只能他来下决心。 大家伙都不开腔了,开玩笑,格杀勿论这四个字,自然是吓人的。 过了几天,皇帝圣旨下达,公告天下,允许女的参加科举,当然了,也得从秀才考起。 各地方州府,要做好相关准备的。 此事,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天下读书人多有反对,因为他们的对手变多了。 凡事对他们没有好处的,他们自然坚决反对,只不过,也就是耍耍嘴皮子而已罢了,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一位翰林院的老编修,为了表示反对,居然在白辰门口的丞相府上吊了,要以死明志。 那是把白辰给整懵了,话说,这些老古董,还真是墨守成规。 “给我把尸体放下来,拖出去,给我五马分尸。” 白辰可不会因为一个上吊,就改变主意了。 就算是多上吊几个,也无所谓。 当然了,天下的女子,倒是欢呼雀跃。 徐妙云也是其中之一,她还制订了三步走计划,第一年,考上秀才,这第二年,考上举人,第三年,考上进士。 她把这个计划,跟白辰说了一下,令得白辰十分无语,考个女举人倒是无所谓,但是,这考个进士的话,实在是太为不妥。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以权谋私呢。 天下的大户人家,倒是没有多少反对的,这反对的多数是那些穷书生。 大户人家之所以不反对,那是因为,他们自己家有女儿啊!也能识文断字,能参加科举,对他们也有利的。 所以,整体的阻力,是那些穷书生,只不过,这些家伙,也就是嘴上骂,实际上胆子小,也做不了什么的,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来。 而后,又颁布了一些公告。 鼓励女的经商。 大明朝需要一大批女的,那是投入到手工业中去。 这不解放女的生产力,是不行的,要由农转工。 农业,事实上所收的赋税,是占比越来越少的,因为从事耕种的人,变少了。 土地兼并,获利是越来越少,乡绅阶层等于失去了很大的利益。 种地的人少,为了吸引有人种地,地方乡绅不得不退一步,少收租。 这也将有利的减少耕农的负担。 白辰估摸着,不出几年,大明就会迎来自古以来最大的盛世,当然,前提是不打仗。 钱多了,自然要强兵,不然的话,那就是一头大肥猪。 白辰打算,整个五十万军队的预备役,这些人,平日里生产,闲暇时进行训练。 不作为正规军队,打起仗来作为后备力量。 每年,给这几十万人,给个几两银子。 预备役是必需的。 另外,要升级军械。 尤其是神机营,要改良大炮。 经济要硬,军队要硬。 冬天过后,开春了,春耕的时候,白辰装模作样,亲自下田,从事农耕, 他为了亲民,脱去锦衣华服,穿上粗布麻衣,在地里去犁田。 左手拿鞭,右手拿犁。 这是刻意做出一个表率作用,本来是皇帝应该来的,白辰属于代为效劳。 马铃薯,玉米,红薯,也是已经全部推广了。 这三个玩意,不能作为主食,但是,用来养猪,应对饥荒,还是很不错的。 白辰耕了一块田,累了个半死,随行的官员那是纷纷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