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盛昌帝的迁怒(1/1)
搭脉之前,余英对元御医很是尊敬。 哪曾想搭脉过后,元御医将余英捧为祖宗,就希望余英能多说点过程。 余英却只能三缄其口,苏夙的事明显不敢多说。 其他的,他也不知道啊! 只是没想到,苏夙那神神叨叨的手段,竟然真的有用。 之前一直觉得为难的,就是毒素和内力纠缠,想要祛除毒素,照样也要祛除内力,等于是散功了。 于是,直接散功就等于散毒,那不是更好嘛! 可余英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奇怪力量,将毒素和内力不断剥离,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毒素还会自己排出体外,那更是好办,只需要吃点好东西多补补体质,加上内力被毒素释放,恢复只是时间问题。 主要内力这东西是万能的,不受威胁后对身体极好。 哪怕余英的身体确实已经老了,那也没关系,生机悠长得很。 “元大人,这……如此隐秘的手段,杂家也搞不明白啊!” 余英只能一问三不知:“再说了,也需要给对方保密。” 苏夙这能力是源于符箓,不是自带的,再说了,苏夙也没符箓了,说多了也是徒增烦恼。 若是传出去,更让人有了希望,又再次陷入绝望。 到时候谁都没法好好做人。 元御医:“……”别啊,好不容易有一份他完全琢磨不透的手段摆在眼前,却不能一窥真相,那可太难受了。 挠心挠肺的难受。 见余英不会开口了,元御医忍不住拱手对盛昌帝说道:“皇上……” 可话还没出口,就被盛昌帝挥手打断了,“元爱卿就不必多问了,这的确是别人的秘密,不可外传,而且很多手段都是不可复制的。” “就能用这么一次。” 元御医:“……”不能理解。 是要独一无二吗? 为什么这种救人的手段只能用一次? 不过,盛昌帝都这么说了,元御医也知道问不出来,在难受也没法强求。 但是,有些事情可以查啊! 元御医出了天启殿,就听说之前盛昌帝召见了靖王侧妃苏夙。 尽管没有任何依据,还相当的难以理解,但是莫名就觉得苏夙跟余英的情况有关。 没事儿,盛昌帝召见苏夙做什么? 没关系,为什么苏夙来过之后就召他把脉了? 虽然离谱,但是元御医注意到了苏夙。 而且,也不知道是谁的运气好,就在元御医还想着怎么找机会见一见这苏侧妃时,苏夙因为盛昌帝召见这一遭,回王府就病倒了。 身体本来就不好,还受到了要命的惊吓,一时之间受不住,直接晕倒在了马车里。 什么时候晕的都没人知道。 进宫这事儿,苏夙没有带身边的人,她也不信任,所以……只有她一个人在马车里。 反正到王府后,车夫喊人没应声的,这才发现苏夙歪躺在马车里不省人事。 下人可不知道主子们都盼着苏夙死的心思,好歹是盛昌帝亲封的侧妃,还是急急忙忙的将人搬进苏夙的院落。 这下,整个靖王妃都知道苏夙病了。 之前在院落里还藏着掖着,让人摸不清虚实。 现在都无比确定的知道了消息。 苏夙都来不及郁闷,因为她一直没醒过来。 反倒是盛昌帝很郁闷,他都不准备让苏夙死在天启殿了,可这觐见回去就病倒,若是一命呜呼,只会让他更加难堪。 苏夙咽气的时候,就是流言蜚语爆发的时候。 谁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可想想……肯定就难听。 至于朝廷操控舆论?可以想,但是不好做。 毕竟现在昏迷的是苏夙,路上又没发生什么,怎么晕的? 盛昌帝要如何甩锅? 怎么甩,恐怕都是欲盖弥彰的,有种仗势欺人的意味洗都洗不掉。 于是乎,盛昌帝脸色不好看了,很快就表现了迁怒。 第二天早朝,靖王也没说别的,就汇报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就被盛昌帝当众申饬了。 说他能力一般,工作做不好,府上也管不好,这怎么领事去做? 不过是一些准备武科举的事宜,竟然做了这么久,有什么可值得汇报的? 之前文科举出事儿,第二年开了恩科,但是又恰逢选秀,武科举就暂时搁浅了。 盛昌三十一年了,盛昌帝又不缺钱了,打算重启。 之前就将相关事宜交给了靖王做。 实际上这事儿的工作并不多,毕竟考生的衣食住行是不用考虑的,武科举还不用准备文房四宝。 只需要将演武场修一修,准备几个擂台,擂台边再准备一些兵器,然后每个岗位安排好人就可以了。 可就这么一件事儿,从正月初几,虞婔领流放人员之事时,事情就交给靖王了。 现在都二月底了,竟然还没完全搞好。 许多要参加武科举的考生可都来了。 因为什么呢? 主要很多岗位都有油水可捞,比如准备兵器的,有折损的范围,操作一下就能进自己腰包了。 比如擂台的选择,又比如对手的安排等等,都可以有打点收益。 这不比文科举那般封闭,各管各的。 武科举的考生,完全没有实力是没办法作弊的,全靠实力晋级,场外因素影响比较小。 所以,很多环节都可以打点一下,将场外因素降到最低。 争着上岗的人就比较多。 靖王又想多安排自己人,但是有那意思就被人知道了,然后就各种办法,将靖王的人给搞得生活不能自理,下不了床,手段那叫一个脏啊! 这事儿闹得多了,就连盛昌帝都听说了。 偏偏靖王只想顺利举办武科举,很多时候并不会仔细查,发现罪魁祸首就各打五十大板,用银子将事情按下去再说。 这样一来,中招的有很大的怨气。 因为很多人的遭遇都是终生的,好不起来了,银子能多到养一辈子不? 出手的也就更加大胆,一言不合就下阴招,有朋友想上位,也用陷害的将位置腾出来。 暗地里又乱又凶残。 靖王根本压不住,事情又做得不顺,再加上苏夙觐见后晕倒,将盛昌帝的脸都给打肿了。 而且,盛昌帝还想到靖王当初对苏夙的偏宠,越发觉得靖王没什么眼力,更加不会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