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收了东西办得漂亮(1/1)
盛昌帝的这一手平衡玩得可真好。 实际上,实权部门,重要职位,盛昌帝一个也没漏给两个儿子。 也就虞婔躲在幕后,让自己人捡漏了不少实权官儿。 等到雪开始化,官道开始通路。 南崎果然找了那个历练寻继承人的借口,光明正大的离开了帝都城。 同时也将陈谦交代好,让他做了代理的。 盛昌帝并没有太在意,批准了。 而让盛昌帝比较纠结的是,虞婷要去游学。 这一离开,甚至都没说什么时候能回。 “小七还小,怎么就在帝都城待不住了呢?” “小六啊,你劝劝你皇妹,人在外面风餐露宿的,还不知道会遇见什么危险,哪里有家里好?” 虞婔刚汇报完管理流放人员的事,二月下旬了,基本全都已经放出去了。 暂时没她什么事儿了。 听到这话一愣:“父皇……雏鹰都是要自己飞翔的。” “七皇妹想出去看看,也没什么,拘在帝都城也是人在心不在,指不定就被哪家男儿给骗了去呢?” “不如让七皇妹去外面多看看,才不容易被骗啊!” 盛昌帝瞪大了眼睛,虞婷好歹也是公主,谁敢骗? 然而仔细想想又有些心塞,大公主被骗得还不够狠吗? 成了亲都照样被骗。 如今就这么两件小棉袄了,真的还要遇见渣男,他光是想想,就琢磨着给对方一个九族套餐了。 “谁不想活了,尽管来。” “不过,小七就这么出去,似乎很容易被当成目标。” 虞婔顿了顿:“父皇担心,就多给七皇妹一些高手保护吧!” “再则,听说三皇姐和唐六元在任上做得不错,不如就以探望三皇姐的名义,让七皇妹带一些父皇的问候过去,一般人不知道七皇妹的目的,就不会计划太远。” “等到了三皇姐那边,七皇妹离没离开,回没回京,一般人也不会关心。” “特别关注的,恐怕别有用心,到时候防患起来也有针对性。” 当然咯,这就是一个借口。 三公主虞姝已经隐身很久了,来自父皇的慰问,东西到了就成,为何要虞婷亲自见到虞姝。 自从虞姝离开,信就没断过的。 只不过送信的速度在那儿卡着,就算没断过,一个月能有一两封就不错了。 虞婔就当不知道对方言语之间的试探,并且还诱哄她多说一些帝都城发生的事,甚至还怂恿她去打听某些私事儿。 多说一些帝都城的事,那没问题,可以毫无逻辑的碎碎念,就当是一种发泄了。 最好再增添一些个人认知,那就很容易误导虞姝的判断。 至于打听私事儿?那是不可能打听的。 就算知道也不会告诉虞姝,此例不可开。 而最近的大事儿也多,几王争事情做,端王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没到目的地,遇扶丢了命。 太后病危没了,皇后病危又好了,靖王那个宠妾翻身成侧妃了,二公主被禁足又被放出来了,宁王通敌叛国,牵连了一大堆家族被判流放,太师府直接死刑,吧啦吧啦…… 可说的太多了,根本不用什么私事儿,她给虞姝的信就厚厚的一叠,那可真是足足的诚意。 有些虞姝早就耳闻了,再看虞婔的信也细节满满,依旧能让人惊喜又了解得更多。 这令虞姝感觉当初临走之前的拉拢和投资是很值的,但是又有点抓肝挠肺的,不重要的事说一大堆,她想知道的,一个字没提。 虞姝皱着眉回信,内心也有些后悔。 当初不该说让虞婔将知道的事情都讲给她听,话是多了,可全是废话。 她以为自己能从虞婔讲的事情中提取自己想要的消息,然后不知道是虞婔功力太高,还是她能力不足,愣是跟自己的打算差了十万八千里。 虞姝可不承认自己能力不足,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虞婔当然是故意的,当初收了虞姝的东西,该办的事儿她都办了。 还办得漂漂亮亮的。 年前的信,虞姝还让她在盛昌帝面前提及她这个女儿,随着信回来的不仅有两千两银票,还有一车年礼。 三分之二的盒子里都是精品,比如脑袋大的种水极好的玉石。 差不多大小,同色系,还没有完全切割打磨的宝石。 甚至连上好的文房四宝,送的也是极品原材料。 大有一种外地工匠不行,浪费好材料,全部都给送回帝都做成成品的意思。 剩下三分之一则是一些当地的特产,连布匹锦缎都有好几种,在帝都城的确几乎看不到的那种。 这年头,虽然商业很发达了,但是碍于运输,很多地域性的特产也很难在外地盛行,因为数量少,想盛行也行不起来。 收到这些东西,虞婔就知道,其实只有十分之一的东西是虞姝送的。 还是不值钱的那部分,打着特产的旗号当特别。 虞姝的重点在那两千两银子,觉得这对六公主来说,就是很重的年礼了。 实际上,连一些好料子的材料都买不到。 这些都是正常的,毕竟能进贡的都是最好的,同时也是属于奢侈品那一挂的。 价格在普通人听来很离奇,那都正常。 毕竟贫穷限制了想象,虞婔前世就一个普通小职员,也不敢想很多天方夜谭的价格。 算总体消费水平,虞姝这两千两跟打发叫花子没区别。 嗯,有区别的,至少虞婔不在意,也不会生气。 更不会羡慕虞姝给俪妃和靖王那几十车的年礼。 对,用车来做计量单位。 就说吧,虞姝这么孝顺,竟然没有什么是给盛昌帝的。 居然还有脸让她在盛昌帝面前多提提她,免得盛昌帝忘记她这个曾经最宠的女儿了。 虞婔拿得少,但事情是真的做啊! 此时就在盛昌帝面前提起了虞姝,看着盛昌帝顿时冷下来的脸。 虞姝的年礼,多出来的那些都是唐南借着名义添进来送她的。 好东西是挺多的,但是,唐南也有别的想法。 他在给辖区内的老百姓产品找出路。 特别是那些一匹匹的,好似样品的布匹锦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