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真凶(1/2)

皇后娘娘和太子妃都到李太后跟前承认,是自己下毒要害郑贵妃。

太子妃的说辞比皇后娘娘更让人信服些。

王执说的是,她一直对郑贵妃怀恨在心,所以趁皇上不在宫中这段时间,要下毒害死她,夺回后宫的控制权。

而太子妃说的是,她知道郑贵妃从来不吃外臣送来的膳食,不过想借此吓唬吓唬她,让她收敛些,别再对母妃不敬,只是没想到,送膳食的那个下人如此蠢顿,竟然亲自送去了畅春园,让郑贵妃一眼识破是她下的手。

李太后没想到左安会自己站出来将罪揽到身上。

她思忖了很久,才决定让王执出来抵罪,大夏废一个皇后,没什么,可要废一个储君,怕要引起群臣惶恐,庙堂震荡了。

至于太子妃左安,李太后再了解不过她的身世,朝中大臣多以为,左安是因为貌美,才被皇上看中,指与太子为妃。

其实不然,

她的先祖左庆之是开国元勋之一,跟随先皇帝南征北战,立过功劳无数,有名的智多星,是先皇帝最为器重的人之一。

大夏开国后,先皇帝要封左庆之为王,左庆之却再三推辞,终以身体不佳为由,辞去朝中官职,回乡种田,从此沓无音讯,默默隐居于民间,渐渐被众人遗忘。

先皇帝生前至驾崩,只要一遇上棘手的事,总要念叨左庆之几遍,说若有他再,就是再棘手的事,也能圆满解决,不留后患。

待皇儿登基,李太后便在儿子跟前说过这左庆之之能。

慎听在了心里,遂下旨户部主持考试的官员,凡遇到左姓考生的试卷,均需送到御前,由他亲自审阅。

还真是让他找到了左庆之的孙子左育文。

这右育文果然写的一手绵绣文章,人又慧杰。慎一见他,便爱不释手,取他为一甲殿大学士的虚职,不过实权倒是不少,朝中大事,他有擅自裁决之权。

皇帝慎确也有点离不开这个人。

如今左安出来顶罪,却让李太后为起难来。

李太后没想过这丫头有这血性,这时候竟能做出如此大义的事来。

本来因为她并非小武心爱之人,不过是父皇放在身边的一枚质子,小武一直没有多喜爱她,李太后看的出,王执也看的出。

可这左安因出自名门,倒是一付随遇而安,贤慧淑德的性子,不争不吵,只是安分守己的在东宫度日,闲里过来陪太后和王执说说话儿,倒也过的安静。

李太后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时候,她竟然能站出来替小武抗下这莫须有的罪名。

李太后心里清楚,论理,处置左安比处置王执更来得便宜。

这件事若是定罪,必是要废后的,如果废后,郑贵妃必会更加嚣张,依郑秀珠现在这架势,能逼得皇儿封她为后也说不定。

郑秀珠一旦封后,那这大夏的储君之争,必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残酷斗争。

可是处置了左安,必会冷了左育文的心,皇儿,又会怎么想?

在皇儿心中,一个左育文,大约能抵千千万万个王执罢?

李太后蜷在榻上,有些气喘,透不过气来,她是老了,老的不想再操这些心,老的也操不动这些心了。

思前想后,也只得将王执与左安暂时软禁在储秀宫不准出门,让麻姑执笔,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于边关的皇帝手里。

一切让皇帝自己裁决好了。李太后只陈明自己的观点,并不替儿子做决定了。

心力憔悴的老婆子正躺在榻上,合着眼养神。

却听麻姑急匆匆的走进来,停在榻边,掀了掀帐幔,大约见她闭着眼,倒又悄悄儿的放下帐子,要退出去。

李太后叫住她:“什么事,说罢,我醒着呢。”

麻姑轻轻叹了口气:“老祖宗,皇后娘娘她寻死呢,若不是大会看的紧,才刚一根白绫吊死在梁上了。”

李太后心中又堵上一口气,有些不舍。

王执这孩子,虽说没什么本事,倒是孝顺,也算是个贤妻良母,只是不适合母仪天下罢了。

太后脑中浮现出安素那小小的圆圆的脸,那丫头却是个帅才,只可惜,没有向上的心,也没有争权的心,猜不透她想什么,也猜不透她图什么,看似处处争锋,却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自己并不得利。

她若是有心争位,倒是把好手,能替她老人家分忧解愁,抗起这时不时风起云涌的后宫之潮。

“让大会好好看着她罢,你过去劝劝她,不要太看不开,未必就有事,小武最近的表现,皇上也看见了,要不怎么叫他监国呢。”

李太后喘着粗气,慢慢说道。

麻姑应着,却又说道:“小果儿来了,在外面候了这大半天了,要不要让她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