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郑众出使(2/2)
于是,郑众连夜写好了奏章,命五名士卒带着自己的奏章,将这两名全都悄然押赴代郡交给刘张。
消除了隐患后,郑众才率使团从受降城一路北上。四月初夏,正是漠北草原上花开草茂之时。使团极目所见,令他们大为惊异。只见沿途毡帐点点,牛羊遍野,牧民们在安静地放牧,景色美丽如画,与传说的漠北乃苦寒之地相去甚远!
蓝天上白云滚滚,草原上河流弯曲。牧场上芳草萋萋,百花点缀,五颜六色,斑驳缤纷,令人赏心悦目。而山区则布满茂密的森林,北坡多为高大而耐寒的落叶松,南坡多为一般松树,山坡和峡谷里长着许多潇洒的雪松,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匈奴河流众多,河流两岸到处都是挺拔的杨树,美丽的松树,轻盈的柳树,牧场从山麓伸展开去,牧草特别丰美,长满各种各样的植物。河岸两旁的骄杨、垂柳掩映在河水中,静静地蜿蜒流淌。
匈奴人不仅放牧,也耕作农田。有些河畔平坦之地,开辟了大片大片的农田,田野上春栗长势旺盛,丰收在望!
“大使,此仙人之境,美过吾家乡南阳郡,何故名苦寒之地耶?”
军侯林曾是南阳郡人,此时他不解地问道。其实,入眼的这一切,汉使团众人心里都带着这个大疑问。这如诗如画的景象,很难让人相信,生活这如画风景中的北匈奴,会是残酷好战的民族!
郑众理解众人的疑问,于是解释道,“春夏季节,是漠北最好的时候。五月,草原上缀满鲜花,一直持续到七月中旬,好日子便结束了。八月,酷热的风掠过草原,满地碧绿顿时消失,整个草原将一片枯黄。从九月开始,冬天来临,暴风雪肆虐无忌。”
“从十月开始,坚冰在地,水流冻结,溪流上下顿失滔滔。一年一年,循环往复。冬天,极度的寒冷,能将牲畜全部冻死。夏季,草原在烈日下颤抖,烈日在空中燃烧,每天中午时分,则又必遭暴风雨突然袭击。在这种气恶劣的苦寒之地,北匈奴人无时不在做着夺取中原富庶之地的梦!”
使团行走在诗情画意中,遇到的大小部落,对汉使团也较为友好。奴隶们在放牧着牛羊,各部落的大人、甚至酋长甚至亲自用马奶酒接待郑众。眼前的一幕,很难让人将眼前的牧民部落与凶神恶煞的匈奴铁骑联系到一起。
到达弓卢水(注:即今克鲁伦河)时,汉使团与北匈奴王庭的骨都侯于储率领的匈奴人汇合,开始向龙廷进发。
顺着弓卢水北上,前方即是巍峨的狼居胥山(注:即蒙古北部的肯特山)。那里便是前汉武帝年间,霍去病远征漠北大败匈奴后,在此祭祀土神的地方,只见参差不齐的峰峦耸立于远方。越往北走越高,回首向南面看去,大大小小的圆形丘陵由大而小,向着戈壁方向依次排列下去,像无数逐渐趋于平缓的波浪。
狼居胥山往西,便是著名的姑衍山(注:即今蒙古国博格多兀拉山脉)把弓卢水流域和余吾水(注:又称安侯水,即今鄂尔浑河)流域分开。高山顶上长满稠密的针叶林,多为桦树和山杨。这片森林被匈奴人认为是神灵的居所,是圣山。
姑衍山的山腰和山麓坡地,则长满茂密的黑松树。这片黑色森林位于余吾水上游的东岸,汉时被称为黑林,北匈奴蒲奴单于的王庭金帐就设在这片黑林的林间空地上(注:即今蒙古国“哈拉和林”丛林地区)。而余吾水西岸的和硕柴达木湖畔,即为北匈奴的都城龙城,亦称龙庭。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