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长崎贸易(1/2)
多么勤劳的百姓啊!
回头得把除草剂配出来,拖拉机赶紧研究出来生产一批,减轻百姓生产压力。
田里虽然烧荒过,也撒过石灰除虫,但吸血虫仍然不少,百姓很容易被吸血虫吸血。
周围都是原始森林,从森林里跑出来的虫子也不少,啃食各生长期的庄稼,把亩产本就只有一二百斤的庄稼啃食的产量更低。
回头还得把除虫剂配出来,不然昆虫越养越肥,越养越多,到时候哪怕生地变熟地,都产不了多少粮食。
定居村庄的建设还是挺快的,从希望三镇赊来两个月的口粮。规划的村庄和向外的道路伐木开出来,地面全烧一遍,在附近取土把村庄垫高一点防涝,顺便留出地下水道系统。
村庄垫高后,新移民低价从三镇买来大批处理成成品的木材,在经验丰富的老木匠指挥下盖新房。
新房一户一栋,每栋与隔壁栋相隔十来米,房屋占地160平方,室内一层120平方,最少两层加阁楼,最多三层加阁楼,这是硬性规定。
新移民手里有杨浩发给他们的千文钱,买三镇阴干好加工好的木材只要两千多文钱,还都是结实又耐用的好木材。
从三镇买口粮得花点钱,请盖房老木匠得花点钱,买各种木制家具得花点钱,手里的钱根本不够,只能先赊账欠着半年一年,等粮食蔬菜经济作物有多余产出了,再还清账务。
开荒建村开垦土地砍伐下来的树木处理好,回头贵重木材又卖给杨少爷,好木材卖给下下一批或下下下一批新移民。
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也能卖给新移民,这钱不就又赚回来了吗?
为此第一二三批移民百姓,不仅吃喝穿用不愁,凭当初砍伐下来的木材,和种田的产出都赚了不少钱。
更何况还有棉花、桑蚕、水果、香料等经济作物已经长大,开始产出,各种小工业作坊工坊也越来越多,自己用不完的卖给新移民,新移民买不完的卖给交趾顺化等城。
为此赚了不少小钱钱不说,还把移民地盘的经济发展起来了……
新移民一两个月盖好新家住进去,开始砍伐树木平整土地开荒。
耕牛翻土,先开垦三亩,种下培育好的占城稻秧苗,再开垦其它田。
过50多天收获,第一季每亩只能收百十来斤,却也够一家四五口吃一两个月的,不够吃到下一季收获,那就再赊欠或买一些粮食。
各村各镇的道路还是土石路,一下雨变成真正的“水泥路”,道路条件很差,是得好好铺成水泥路,再铺成沥青混凝土路了。
大水渠挖的很快,是从下游码头那边分段开挖的,先人力挖掘,再3台挖掘机辅助,再又7台挖掘机加上之前3台作为主力,半年过去已经挖好了四公里多!
有长长的透明塑料软管找平,大水渠下游开挖的深度控制的很好,已经挖好了的段落积了很多水,蒸汽轮机抽水泵间断着抽到大河里。
从积的死水高度来看,大水渠落差不大不小,以后既能顺利高效泄洪,也不至于水流太快导致船只逆流航行困难。
水泥送来后,蒸汽轮机抽水泵全速抽水,县令张志颇调来几百人和输送机,把挖出的土中的大小石头和沙子挑拣筛出来,等大水渠里干了后,好铺水泥沙子大小石头的混凝土。
过完年两批8000移民短时间内送来,确实对三镇压力比较大,运输力量不够。
粮食还够吃好几个月,阴干的木材够用,工具农具够用,老移民百姓愿意赊欠给新移民任何需要的物资和家禽家畜,可惜运输过去很艰难。
三镇三十村现在只差1000移民就能满编,杨浩把三镇的管理层完善一下,学校医院等社会保障让他们扩大规模完善一下。
铁匠作坊、木工工坊、石灰窑、砖瓦窑、纺织工坊等工业该扩产扩产,该正规化正规化,该调整的调整。
三镇的商业也规划好,不允许违规建造商铺房、作坊、仓库,得在县衙规划的土地上建造。还得交一小部分土地钱,由县衙开具地契房契,建造的建筑还得符合各项规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