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北征变西征(1/1)

杨轩手上轻轻一用力,哈密卫首领手中的匕首便瞬间脱手而出。 接着杨轩轻轻一脚踹出,哈密卫首领便直接倒飞了出去,砸在墙上之后滚落下来。 “咳咳!!”后者重重的咳着,只感觉全身的骨头都要断了。 杨轩这一脚还是留手了,不然他必死无疑。 但就算如此,他也不好受,战斗力已然丧失。 “不自量力!”杨轩瞥了他一眼,冷声道。 随后,低头把玩起手中的匕首。 匕首的把柄是用黄金打造的,上面还镶嵌着各种颜色的宝石,看起来很是珍贵。 但对杨轩来说,这玩意儿没什么用处,反而花里胡哨的。 匕首的剑鞘也是用黄金打造的,上面同样镶嵌着宝石,杨轩将剑鞘拿起来,将匕首插入剑鞘之中,随手就扔给了徐显忠。 “给你了!” “谢师叔祖!”徐显忠接过匕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其他人也只能羡慕的看着这一幕,生不起一点儿的其他心思。 仅仅这一声“师叔祖”,就不是他们能叫的。 “带上他,通知大军入城!”杨轩说道。 哈密卫的高层已经全军覆没,后面的事情,已经用不上他出手了。 “是。”徐显忠当即领命,带着两个人押着哈密卫首领便朝着外面走去。 看着被徐显忠他们抓在手中的首领,围在外面的亲卫根本不敢妄动。 一旦动手,伤到了首领该怎么办? 杨轩没有离开,他就在哈密卫首领原先的位置上坐下,安静的等着。 外面的人看着那一地的尸体,也不敢冲进来,只能守在外面。 但从他们的眼中,却能看到迷茫。 追随效忠的对象已经死了,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杨轩坐了一会儿,看向门外围着的一众哈密卫高层的亲卫,想了想,便指了一个人,对着他招了招手。 “你,对,就是你,进来。” … 由于手中有哈密卫首领这个人质,所以徐显忠他们在城中可谓是畅通无阻。 一行人来到城门,将其打开。 随后徐显忠下令:“发信号吧!” 说完,就见他身边一人从身上取下了一个长条状的物件。 接着又取出一个火折子,将放在地上的东西点燃。 咻! 嘭! 下一刻,一朵烟花在半空中炸开。 这就是简易的信号弹,杨轩他们从京师离开的时候带了一些。 因为只靠人传递消息命令的话,效率太慢了。 有些时候,消息是需要第一时间就通知到的。 这信号弹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 城外几里处的徐承宗已经领着将士准备好了,按照杨轩的计划,信号升起的时候,他们就可以领着大军攻入城中了。 嘭! 爆炸声传来,在黑夜之中,烟花的光芒能传出去很远。 徐承宗看到后,当即下令:“传令下去,全体上马,跟我冲!” 说完,他便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身后的将士们见此,也追了上去。 骑兵一过万,便是浩浩荡荡,这将近两万的骑兵,威势更显恐怖。 几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很快就到了。 当徐承宗领着大军赶到的时候,看着眼前的景象,也是不由愣了一下。 本以为还要经过一场血战才能攻入城中,没成想城门已经打开,堂兄徐显忠正带着人在城门口等着呢! 他翻身下马,来到徐显忠的身边问道:“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显忠闻言微微一笑,随即便简单解释了一下。 徐承宗听完,也是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真不愧是师叔祖啊!” 只用百余人就拿下了一座重兵坚守的城池,这本事,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好了,闲话少说,先入城接管城池吧!” “还有,约束好大军,维护好军纪,毕竟这里名义上是我大明的城池,不可肆意妄为。” 徐显忠说着,又提醒了一下。 “放心吧,我知道师叔祖的规矩!” 徐承宗拍着胸脯保证道。 “嗯。”徐显忠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他们几个堂兄弟都是跟着师叔祖学习过的,知道师叔祖对军纪的重视。 徐承宗转身,叫来副将:“传令下去,大军准备入城接管城池!” “强调一下军纪,不可打扰百姓,若有违反,不管是谁,定斩不饶!” “是。” 副将抱拳领命,转身便去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不多时,大军便进入了城中。 由于高层已经全军覆没,首领也被活捉,没有命令下来,所以城中的守军基本上都放下武器投降了,偶有反抗的,也被明军所斩杀! 等到天亮的时候,城池已经完全落入了明军的掌控之中。 城中的百姓看到城中的守军换成了一支陌生的明军,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杨轩仔细查了查哈密卫和关西七卫的情况。 哈密卫作为关西七卫之一,其首领和其他六卫的首领也是多有联系,杨轩找到他们联系过的书信,了解一下六卫情况还是可以的。 书信之中,杨轩也是了解到了更多隐秘的事。 到底不是属于朝廷管辖的,对朝廷没有忠心可言。 尽管,关西七卫的设立是有好处的,但在杨轩看来,还是弊大于利。 羁縻统治,在这里,该消失了。 随后的几天里,杨轩便以朝廷的名义宣布了以后哈密卫归朝廷管辖,守将将由朝廷派人担任。 其原本的守军,杨轩也是进行了拆分,一部分并入了他从京师带出来的这两万骑兵之中。 一部分根据情况,留下来继续守卫哈密卫。 除此之外,杨轩还从百姓之中招了一些人,基本上都是活不下去的。 能活下去的,也不会选择当兵。 新的哈密卫守将,是杨轩从京师带出来的人中挑选的。 待出征结束之后,他带出来的这两万骑兵,最差,也能在军中当个小旗或总旗。 哈密卫原本的守军战力是有的,但是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整顿好他们,让他们能够担任起守卫哈密卫的重任,杨轩也是下了一番力气的,甚至还杀了不少人。 光是处理哈密卫的事情,杨轩就用了差不多十余天。 照这么算下来,把关西七卫的事情全部处理好,得两个多月的时间啊! 杨轩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耽搁。 他留下选出来的守将,并且给其留下了几百人当做心腹亲兵。 对方毕竟是初来乍到,身边没有自己人是不行的。 杨轩也不是不负责任之人。 安排好一切,杨轩就率领着大军出发了,人数也超过了两万,达到了两万三。 离开的除了大军之外,还有准备内迁的少数民族百姓。 好在战马够多,速度的影响倒也不是太严重。 这和徐显忠当时的情况不同,他们要追赶杨轩,自然不会带上解救出来的汉人奴隶影响大军的机动性。 内迁的少数民族百姓,杨轩打算将他们安置在甘\/肃,在出发之前,就已经派了人带着他的亲笔书信前往了肃州卫,让守将派兵接应。 而他们的下一站目标,则是沙洲卫。 现在消息已经过去十余天了,等杨轩他们赶到的时候,相信对方已经得到消息了。 杨轩并没有打算藏着掖着,他就是要让关西七卫的首领知道:我这次过来,就是整顿你们的。 关西七卫毕竟在名义上属于大明通统治,杨轩不怕他们会反抗。 若是反抗,杨轩正好可以打着平叛的名义。 一切就都简单多了。 到底是对朝廷没有忠心,亦或许是当土皇帝当得久了,沙洲卫首领毅然选择了武力抵抗。 这正好如了杨轩的意,他当即打起平叛的大旗,将沙洲卫给拿了下来。 快刀斩乱麻用在哈密卫的办法,将沙洲卫整顿,杨轩又开始启程前往赤斤蒙古卫。 而肃州卫派出来接应的军队也正好在这个时候赶到,带队的竟然还是肃州卫的守将。 其目的很明显,是为了镇国公杨轩而来的。 毕竟接应这种事,随便派麾下一员大将就可以了,用不着守将亲自来。 杨轩见了肃州卫守将,后者见到杨轩,第一时间就表达了感激之情。 因为哈密卫和沙洲卫以及赤斤蒙古卫都是属于肃州卫管辖的,但他们根本就不听命令。 每一任肃州卫守将对此都很生气。 现在镇国公收拾了哈密卫和沙洲卫,当真是大快人心! 横在沙洲卫和肃州卫之间的赤斤蒙古卫,在杨轩和肃州卫守将的配合之下,也拿了下来,一众高层,被抓的被抓,被杀的被杀。 杨轩不想耽误太长时间,正好肃州卫守将也在,他便留下选出的赤斤蒙古卫守将,以及为其挑选的数百心腹亲兵,交代肃州卫守将配合其对赤斤蒙古卫进行整顿。 自己则率领大军前往罕东卫,临行前,肃州卫守将得知杨轩的打算,当即表示可以帮忙给西宁卫守将写一封信,让他们派兵配合杨轩。 对此,杨轩欣然接受,并亲笔写下了一封信,盖上自己的印,交给肃州卫守将,一同转交西宁卫守将。 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是属于西宁卫管辖,和哈密卫、沙洲卫、赤斤蒙古卫一样,皆是不听号令。关西七卫边境图  这也正常, 朝廷的命令他们都不愿意听,凭什么听西宁卫的? 不过杨轩此次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西域就要再次纳入华夏疆域了,以后关西七卫都属于内地卫所,不是边疆地区了,自然不可能再留下这么多不稳定因素。 而且以后内地与西域的商业往来,也注定会使河西走廊逐渐发展起来。 所以,所有的不稳定因素都得消灭。 西宁卫距离肃州卫比肃州卫距离沙洲卫还远。 等杨轩将最后的阿端卫拿下来的时候,西宁卫守将才带着兵马赶到。 “末将来迟,请镇国公恕罪!” 西宁卫守将一见面就请罪。 “无妨,西宁卫本就遥远,消息传过去,你们再带兵过来,需要的时间本就不短。” 杨轩并没有追究的意思。 关西七卫中的最后四卫已经全部拿下来了,追究责任有什么用呢? 还不如大度一点,让他好好配合他留下的人。 他选出来的关西七卫的守将,毕竟年轻,经验有些不足,需要这些镇守多年的将领的帮助。 “我不会在此处停留多长时间,休整结束之后,就要出发前往西域了。” “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的新守将是老夫从随军将领之中选出来的,他们初来乍到,今后还需要你多多照顾。”杨轩看着西宁卫守将道。 听到这话,西宁卫守将当即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的,不会让镇国公失望。 全军又休整了三日,杨轩也和西宁卫守将交代了不少事情。 对于西宁卫守将来说,能和镇国公搭上关系,就代表着未来不可限量。 君不见镇国公身边的人一个个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就比如徐家,在仁孝皇后崩逝之后,并没有走下坡路,依然是大明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这其中离不开镇国公的原因。 还有梁国公府,虽然比不上徐家,但在金陵,依然有不小的影响力。 所以,对于镇国公所交代的事情,他必然会认真去做, … 大军休整结束,杨轩便带着大军再次出发了。 此时他手中的军队人数,已经来到了三万多人。 多出来的一万多人,都是他从关西七卫原先的守军中拆分出来重新整编的。 出发前,杨轩还写了一份奏疏,就关西七卫之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及自己要收复西域的打算,让西宁卫守将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师。 毕竟等西域打下来之后,朝廷是要派人来管理的,此外还要驻兵镇守。 这些就是朝廷的事了,杨轩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了。 虽说能者多劳,但事情都让他来做的话,朝廷还养那么多的官员做什么? 吃干饭吗? 至于三万多人能不能收复西域,徐显忠等人对此没有一点怀疑。 这是对杨轩的充分信任。 石亨叔侄的消息已经传来了,确认也先投靠了别失八里(东察合台汗国)。 并且得到了优待和重用。 既然消息已经确认,那就没什么好等的了。 目标,西域,进攻! 杨轩三万多大军是从阿端卫出发的,他们越过边境,攻击前进。 由于是全员骑兵,最少也是一人两马(后面从关西七卫整编的守军,没有多余的战马一人三马),他们前进的速度很快。 仅仅数日的时间便到达了罗卜,罗卜属于是边境城市,防守力量不弱,但在杨轩所率领大军的面前,还是只有败亡这一条路。 攻城战通常伤亡都很大,不过杨轩有意控制伤亡,不愿意大军损失惨重。 所以只是让将士们进攻一两次之后便亲自上场,在他恐怖的力量之下,城门根本就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这里的城池相比于中原,要弱很多。 毕竟论建造技术,还是中原更胜一筹。 西域很大,三万多人砸下去连个浪花都溅不起,杨轩手上的兵力有限,不可能让手下的兵马损失惨重,后面还有很多的地方要打下来呢。 为了机动性,此次出征,杨轩他们是连一门火炮都没有带。 甚至就连火铳都没有带。 毕竟火器非常依赖后勤,弹药消耗完之后,就跟烧火棍没什么区别。 还不如多带些箭矢,毕竟射出去的箭矢还能回收。 而且打败敌人之后还能缴获补充。 如此,既保证了机动性,也保证了后勤。 拿下罗卜之后,大军休整了两日,所有的俘虏的守军和青壮,出发的时候也会带上,攻城的时候,他们就是最好的炮灰。 同时,杨轩也派了人前往带着自己的手令前往阿端卫,让他们派人来接管罗卜。 后面拿下的地方也需要大军接管驻扎,杨轩手中的兵力不能调动,只能从最近的西北调兵。 好在在杨轩出征之前,朱祁钰便考虑到杨轩可能需要调兵或其他驻军的配合,便给了杨轩王命旗牌,让他可以随时调兵。 所以整个西北的驻军,杨轩都是能够调动的。 休整结束,杨轩率领大军再次出发,不过需要从天山绕路,因为中间有沙漠。 三万多大军加上那么多的炮灰,根本穿不过去,减员会非常严重。 杨轩就这样带着大军一路打了过去,吐\/鲁\/番,叉力失等地全部拿了下来。 炮灰也是越打越多。 为了减轻负担,杨轩下令处理了一批受伤的和身体弱的。 如此一来,大军的速度倒是有所提升。 此时距离杨轩越过边境进入西域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了。 杨轩的奏疏也早就送到了京师。 当得知杨轩只带着三万多人就决定要就将西域打下来的时候,朱祁钰也是被震惊到了。 这件事,他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朱祁钰和于谦、王直、胡太后几人商议过后,当即决定全力支持镇国公杨轩。 说好的北征,现在已然演变成西征了。 于谦对于镇国公拥有绝对的信心,胡太后也了解杨轩的能力,朱祁钰是出于对老祖的信任。 最重要的是,若是镇国公杨轩此次拿下了西域,那么将来的史书上,关于他这个皇帝的功绩将会大书一笔。 这可是开疆扩土之功啊! 漠南的草原势力现在已然被扫清,就等着大明将其纳入版图之中。 再收复西域的话,朱祁钰不知道大明的疆域将会扩大到何种地步。 这可是自己在位期间所发生的事啊! 他想,这功绩,应该快赶得上太宗了吧? 如果将大明历代皇帝做个排名的话,自己怎么也应该能排进前三。 “对不住了父皇,对不住了皇爷爷。”朱祁钰在心中默默道歉,但那股兴奋激动之意却怎么也压制不住。 京师的官员得知杨轩西征西域的消息之后,也是一片哗然。 有人觉得杨轩此举是带着大明的将士送死,也有人觉得镇国公杨轩是有大毅力、大气魄之人,是大明真正的镇国柱石。 总之说什么的人都有,不过看好杨轩的终究是占大多数。 毕竟在京师保卫战中,杨轩的表现如何大家都知道。 猜到杨轩后续可能需要大军的支援,朱祁钰也是下了旨,几乎调动了整个北方的大军,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军队。 现在北方的威胁已经没有了,边境重镇的大军也能放出来了,辽东的兵马不能动。 朱祁钰这一道旨意下去,直接调动了将近十万的大军。 不过由于要做出征的准备,如调集粮草等,肯定是不能收到旨意就立马出发。 而距离边境近的,先朱祁钰的圣旨之前就收到了杨轩的调令,所以他们要出发的比其他地方的大军更早。 杨轩这一动,连整个大明的朝廷都调动起来了。 朝堂上下全部变得无比忙碌,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是最忙的。 一道道调令,一张张拨款的条子签发下去,整个人忙的脚不沾地。 户部尚书边哭边批条子,看着国库中的存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给他心疼的不行。 他去哭着求朱祁钰从内帑拨款,但朱祁钰在经过老祖杨轩的提点之后,对文官是抱有警惕的,不再像刚登基的时候那样信任。 他亲自去了国库查看存银情况,看到至少还有上千万两的存银,当即狠批了一顿户部尚书,并降级留用。 西征西域是当下最重要的事,谁也不能影响。 京师保卫战之后,抚恤、皇帝的丧事、安置百姓等都花费了不少钱,这些花销他只从内帑出了一百万两,剩下的都是由国库出的。 巨大的花销之下,国库竟然还有上千万两的存银,可见有些人是把国库的钱给当成自家的了。 想起老祖的交代,朱祁钰就气得不行。 朕那么的信任你们,可你们却合起伙来欺骗朕。 真当朕是好欺负的不成? 朱祁钰在心中默默记下了这笔账,等到老祖收复西域回来之后,再进行清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