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榜一的打赏到账了(1/2)
听闻不仅皇上赏赐很多东西,还让百官捐赠。
沈冬素想到皇上那一路,像看直播一样看她北上。
心中笑道,这是榜一的打赏到账了啊!
虽然迟了,但总比没有好啊!
至于太子所认为的,因为那一封哭穷信,凌王算是把全朝堂都给得罪了!
冬素是完全没想过,边关将士吃醋布吃陈米,本来就是兵部和户部不作为嘛!
而凌墨萧,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则是完全不在乎!
那些蠹虫,难道本王还怕得罪他们不成!
凌墨萧很清楚,自己没能力之前,这些人不会为他所用。
但他有能力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这些人铲除了!还大夏一个朗朗乾坤!
所以他压根不在乎得罪谁!更何况这封信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皇上的信任,还有了正当理由追究兵部和户部。
还有百姓的捐赠,这一点完全出乎凌墨萧和庞先生的意料之中。
以前发生这种事,百姓只会骂主帅贪污无能,只会嘲讽朝廷无用,没想到这一次百姓竟然自发捐粮捐盐给幽州军。
原来民心这东西,有时候你费尽口舌也得不到,但有时候你什么都不说,只要百姓看到你做的事了,自然就有了,
凌墨萧再一次感慨,至今世人都觉得他娶冬素这个村姑,是冬素高攀,是他一时鬼迷心窍。
毕竟千年来,勋贵都以娶世家女为荣。甚至有那么几个大世家,都不愿意把女儿嫁到皇家。
别说是娶平民,娶寒门的都极少。而他作为亲王,是千古第一个主动迎娶平民女为妻的。
世人眼睛看到的只有身份地位的差别,却不知,为娶冬素,是他尽心所谋,是他之幸。
看着浅笑盈盈的冬素,凌墨萧心中满是暖意。
何其有幸,能遇到你!
当沈冬素得知,姜家明面上捐赠了一大笔粮食,但暗地里给她分红的粮食和物资,会走海运送到幽州。
她不禁跟凌墨萧称赞起姜家,虽然她知道姜氏是想抱凌王的大腿,但能这般大方的商户,还是极少的。
她觉得可以和姜家建立长久的合作,凌墨萧对此不置可否,让她按自己的想法来。
又是那句话,她想做什么都行!
大老板给予最大的宽松政策和精神支持!至于物资支持,可惜了,大老板现在很穷。
待看到姜氏的亲笔信,说她虽然又回到柳家,但心境已经完全不同。
她不再奢求柳侯的情爱,只争柳家的地位,只为宝儿谋一个好前程。
她心安理得地当着柳家主母,有着丰厚的嫁妆,有着一群得力的部下,柳家的烦心事她都当笑话看。
她给柳侯纳良妾,生了孩子养到她的名下,她这辈子都不会和柳侯同房。
肖氏竟然带着两儿子逃走了,把一个女儿留在府上。
不过柳侯肯定是要把他们追回来的,肖氏的结果如何不知,那两个孩子柳侯肯定是不放弃的……
沈冬素知道在这个时代,姜氏和离是绝不可能的,但凭姜氏的手段,回到柳家也会过的很舒心。
她现在只要把宝儿教养好,生意做大做强,姜家强大起来,她有了靠山,再有记到名下的嫡子。
管他柳侯怎么样!
沈冬素觉得姜氏这个心态非常好!
接下来的日子,鞑子又去小县镇掠夺两次,凌墨萧带兵追击。
而沈冬素则完全沉浸在收礼物和拆礼物,外加给礼物分类的状态当中。
这种喜悦影响了整个幽州城,将士们吃上了新粮,伤兵营喝到了糖水,吃到了鸡蛋和肉。
往城门外送焦炭的百姓,除了能换粮食之外,还能换盐、布。
小吏反应不好统计,普通汉人还能记下名字,那些异族语言不通,名字也不好记,他们的数学水平简直就是三岁孩童。
他们就背一筐焦炭就换一回粮食,太过浪费时间。
不像汉人愿意让小吏登记统计下来,每天最后一趟的时候最统一换粮食。
有了前世那本极厚极丰富的参考资料做抄袭,冬素很快就想到解决的办法,工分制啊!
竹签子做的工分,背一筐焦炭发一支竹签,不同的物资标上不同的工分。
最后拿竹签换物资,只要保证不坑百姓,相信大家都会接受这种制度。
另外,工分还有隐形福利,那就是攒够一百工分送珍贵和糖或茶叶,攒够一千工分,获利迁户籍进城的资格……
对于这一点,甲四不明白:“王妃不是说城里缺人,应该尽快迁百姓进城吗?为何还用工分这一制度来做条件?”
这个问题莫修谨就瞬间看明白了:“因为官府若是没条件宣传让人进城,百姓只会恐慌和害怕。”
“怕这是官府骗他们进城送死,怕进城后想逃出城就能难了。”
“百姓对于上位者新发的制度,第一反应从来不是有什么好处,而是有什么坏处。”
“可若进城附加了条件,还是以奖赏的模式。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这下甲四懂了,甚至能举一反三,找异族人合作,上赶着找,异族人总是害怕有坑,不愿意来。
但若以利益诱之,以奖赏的模式,只有攒够多少工分的异族,才有资格和凌王合作!
那就换他们上赶着了!
那些够资料的合作的异族,不想参与,但看着那么丰厚的赏赐,又想到自己多不容易才有的资格,这心里总会有不如博一回的冲动。
甲四敬佩地道:“多谢莫先生解惑,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说完匆匆离去。
月亮门后的办公室中,剩下冬素和小盼哥还有大哥,还在统计不断送来的货物。
看到长安北区百姓的捐赠,冬素心中又暖又担忧:
“全长安城都在议论我那封信,你们说老家会不会也听到信了?”
沈林钟点头:“会晚上十天半个月听到消息,以前长安往光州的消息传的慢,这几年就传的快多了。”
应该说是自从冬素嫁给凌王,长安的消息很快就能传到光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