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让李林玉当场吐真话(2/2)
“王妃在此之前,并未离开花厅。本王担保,王妃与此案无关。”
李林玉心头大恨,凌墨萧竟然这么维护这个村姑!
太子妃却是心头一悸,她想到若是自己遇到这样的事,太子会维护她吗?
当然是,不会。
也只有凌王殿下,会这般当众护妻吧!
突然,李林玉一改口风道:“为证清白,妾身愿意搜身。”
太子妃身边的嬷嬷才要带李林玉走,沈冬素突然想到一点,那点药,根本用不着瓶子,手指盖拨一点就行了。
李林玉故意哭一场,是哭给凌王看的。
现在又同意搜身,待搜不出东西来,就坐实了她这个小心眼凌王妃,故意为难为李林玉。
并且,她也没有别的证据能证明是李林玉下的毒,当时她在净房里,只听到声音,也找不到那个嬷嬷了。
并且,坐实了她为难李林玉,她再做人证,就很难让人信服。
更不能把月见卷进来,卷进这样的大案子中,月见落到皇后手中,会死的。
好像怎么样都不行,既然如此,只能兵行险招了。
沈冬素轻叹一声,都是你们逼我的!
既然是下药,那我也下一回。比下药嘛,你们都是啰啰!
她猛地上前推开太子妃的嬷嬷,夸张地指着李林玉的长指甲:“这是什么?这怎么有粉末?”
李林玉一惊,忙看向手指:“哪里有?”
她明明洗过手的,绝对不会留下一丁点痕迹。
趁这功夫,沈冬素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细细一看,又带着歉意笑道:
“是我看花眼了。”
手指微动,长袖轻拂,一股无色无味的雾气飞向李林玉的口鼻。
李林玉大怒:“凌王妃,你到底意欲何为?非要将谋害太子的罪名定到我的头上吗?”
沈冬素心中默默数着,十个倒计时还没完,就见李林玉双目失神,她慢慢地退到凌墨萧身边。
冷静地问:“这药真的是下给太子的?”
李林玉摇头:“不是,是下给凌王的。”
瞬间,全场寂静,谁也没想到,李良娣为何这么说!
不光身边的赵大人、陈家人等人愣住,连花厅那边看热闹的贵妇们也惊呆了。
怎么回事?不是凌王给太子下药,还真是太子误喝了凌王的酒吗?
并且,是李良娣下的?
再看李良娣的情况,简直跟鬼附身一样,双目痴痴地看向凌墨萧,嘴角露出一抹阴笑。
那表情青天白日下,也让人泛起鸡皮疙瘩。
沈冬素悄悄握住凌墨萧的手,挠他掌心,凌墨萧虽然对小妻子突然的示好感觉到心头一荡。
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她的用意,这个情景甲四曾经跟他说过,王妃有一种叫‘真话药’的药剂。
当初冯文生当堂胡言,不愿意承认罪行,王妃就是用真话剂,让他定的罪。
据说这药效非常短暂,凌墨萧不再迟疑,忙问道:“为何要给本王下药?”
李林玉痴痴地笑道:“要让你当众出丑,让你无脸见人。”
凌墨萧只觉额头上青筋直跳,这绝对是皇后的手笔,只有那个疯女人,会干这样的事。
凌墨萧上前一步问:“谁指使你做的?”
他知道是皇后,在场所有人都知道是皇后,可还是需要李林玉亲口说出来才行!
李林玉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双唇嚅嚅却不开口,这反应需要极强大的心理,才能对抗药性。
看来对皇后的惧怕,让李林玉的思维快要战胜真话药了。
就在这时,险象突生,刚刚要带李林玉去搜身的嬷嬷,突然冲上前来。
一把将李林玉撞倒在地,头重重地摔在地板上。
而她自己则手持匕首,对众人喊道:“药是老奴下的!”
“老奴要害凌王,没想到那杯酒被太子喝了。”
“凌王,老奴把命赔给你!”
说完一刀刺进了脖颈,当场毙命。
在这嬷嬷冲出来之时,凌墨萧的第一反应不是留活口,而是护住沈冬素。
他一把将沈冬素拉入怀中,抬手将她遮严实,甚至在那嬷嬷自尽时,他还捂上了沈冬素的眼睛。
那嬷嬷的血,溅到他的衣襟上,沈冬素的衣裳却没有沾到一滴。
地上的李林玉恢复了知觉,见那嬷嬷一身血,脖子上的伤口狰狞,瞪着双眼死在她身边。
她吓得尖叫一声,又晕了过去。
而太子妃同样吓到了,除了嬷嬷视死如归,惨烈地死在她面前。
更让她害怕的是,这嬷嬷是她的陪嫁嬷嬷,是张家的人。
竟然早就被皇后收买,背着她和李林玉往来。
那她身边别的婢女仆人呢?她还有真正可信之人吗?
太子中毒,但太医说了,并无生命危险。
而这个嬷嬷却是以这般惨烈的方式,死在众人面前。
花厅里的贵妇们离得甚远,也吓得惊慌不已,都在喊贴身婢女上前,万一人群中还混有这样的嬷嬷呢?
怎么会随身携带利器?她若是暴起伤人怎么办?
陈星耀忙令人将这嬷嬷的尸体搬走,赵大人别有深意地问凌墨萧,嬷嬷背后之人还查不查?
凌墨萧冷笑一声:“查不查赵大人要问本王吗?受害人是太子,应该问太子才对。”
“本王只是无辜被牵连涉案而已。”
太子已经醒了,正搂着李林玉,在那心肝宝贝的安慰,太子妃在一旁全当没看到。
一听赵大人问还查不查案子,太子的无明火都冒三尺高,怎么查?
查他亲娘派人给凌王下毒,结果这群蠢货连个酒杯都能弄混,把有毒的那本端给他喝了,害他当众出丑!
是查他的人,还是查皇后?
挥手道:“本宫已无事,那嬷嬷也自裁谢罪,不必查了。”
太子现在只想去问问皇后,既然要下毒为什么不直接毒死凌王?而是让他当众出丑?
呃,当然,幸好是没打算毒死他,否则现在死的就是自己了。
此时太子还不知道,不过一日功夫,他当众便溺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