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晴翠接荒城 3 第三十六章(2/2)

可是很多后来人却将‘礼’这种事物变成了压迫桎梏人心的一道刑具,演变成教条的礼教。不去管谁对说错,所谓‘捩兄一眼,杖打八十。’忘了先是兄友,而后才是弟恭。礼教中男人的世界里,父兄像对待小猫小狗一样对待儿子和弟弟;女人的生活中,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成了婆婆之后照着婆婆当初折磨自己时的样子折磨自己的儿媳妇。这样的陋习不胜枚举,然而这不是‘礼’而是病。是一个社会中过于凸显一个阶层之后,这个阶层开始凌驾于人的结果。

孔夫子当年可真的是挎腰刀的,但是无论后人重文抑武也好、大兴礼教也罢,问题还不仅仅是表面的那些。可只要是将儒家学说脱离了‘仁’的本质,不再亲亲、尊尊、贤贤,那么再强力的辩白也是错的。

古往今来,许多所谓的‘博学鸿儒’都是嘴上说着一套,背地里却在做着另一套,比如据说朱夫子曾经在兄弟死后,去侵占过兄弟媳妇孤儿寡母的田产,是既没做到亲亲,又没有想要恤孤。当然了这也许是朱夫子的自污之智,我们就不去评论朱老夫子的行为艺术了。只想告诉大家的是,类似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并不是儒家学说本身的错,儒家对仁和义有着苛刻的要求,对那些以仁、义、礼为行为准绳的儒家学子们都要求能够——致知、致良知。至于儒家弟子们是否真的都做到了致良知,身体力行的去反求诸己,大概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也有《大学》的‘致知在格物’。所谓‘良知’至于儒家,诚如阳明先生所说:“人人具有,各个自足。”随物而格,不假于他人,不借乎外力,是修养发自本心的体现,是知行合一的融会贯通。

孔、孟、朱、王为后世所并称,而朱、王之别更是见仁见智,我们后辈如果能达到朱、王其中任何一个人的高度,便一定可以在当世大兴圣教了。不知吾辈平生可否得见这一幸事。

这顿不咸不淡的饭菜算是吃完了。朱四抹一抹嘴,刚要回房,苏裴在身后说道:“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万岁如果是觉得今日的午膳不和胃口,我们晚间还可以吃火锅啊,妾倒是很想吃火锅了,妹妹们觉得如何?”

她大概觉得这顿饭菜不合朱四的胃口,而朱四却一直勉强的陪着她们一起,感到有些心疼。朱四听后笑道:“对呀,小妹说的好,这诗也应景儿,既然这桃花一簇本就是无主,我们当然可以或爱深红或是浅红了。吃火锅对么,朕也觉得不错,窈儿、清儿还有梅儿,你们觉得呢?”

穆清浅笑,微微点头,舒窈也赶忙的蹦跳着答应:“好啊,好啊,妾最爱吃螃蟹了。”朱四急忙几步过去,扶住她说:“姑奶奶,你当真忘了自己是什么状态了吧?哪有怀着身孕还蹦蹦跳跳的呢?你以为自己是母猴子吗?信不信今晚不吃火锅了?”舒窈赶忙撒娇道:“四郎这次又大胜归来,妾心中实在高兴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放心吧!”说完还顽皮的眨了眨眼睛,搞得朱四一点办法都没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