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三路夹击(1/2)

待唱名结束,多尔衮开门见山道:</p>

“灞河之战,大清颇有损失,南朝皇帝趁机三面夹击,形势严峻,再战下去弊大于利。因此,本王决定,明日日出前吃饭,日升之际出城,渡渭水后,走延安府出关,沿着长城西侧北上,经河套东段回盛京!”</p>

众人皆脸色一变,都震惊于多尔衮的坦诚,亦欣喜于撤兵的决定。</p>

所有人都在想象去了大同北侧后,接应了正红旗押运的缴获,按军中领了赏,回家舒舒服服过个冬天。</p>

尤其是蒙古各部,他们在见到关中各城抢无可抢后,崇祯难以匹敌后,早已经失去了继续征战的兴趣,而且,此次撤军先去草原,这有利于他们先分走应得的战利品,直接回家猫冬。</p>

满汉将领听闻走陕北出关,亦是支持。</p>

毕竟陕北各城已经没有闯军和明军驻守,对清军而言是畅通无阻的路线。</p>

只要走出延安府北侧的榆林卫,进入鄂尔多斯草原,便不虑被崇祯追击。</p>

虽然有大雪阻碍行军,但大雪同样阻碍明军,若是雪势过大无法行军,那两军都无法行军,在相同的恶劣天气下,相对而言对清军是有利的。</p>

见无人反对,多尔衮继续道:</p>

“索尼、拜音图带两黄旗作为先锋军,先一步渡河北上,为大军撤离开路。”</p>

索尼等人闻言大喜,齐声高叫:“遵命。”</p>

多尔衮又道:“罗洛浑、尚善带领随军南下的两红旗和镶蓝旗6000人马紧随两黄旗之后北返。”</p>

“遵命。”</p>

“苏克萨哈、阿巴泰、图赖,以及洪承畴、耿仲明、尚可喜以及汉八旗,助本王率领中军护送粮草辎重,尤其是随军的重炮,定要全部运走,一个都不能留给尼坎!”</p>

众人齐声道:“遵命。”</p>

图赖一呆,随即跟着喊遵命。明显慢了半拍。</p>

众人皆震惊于多尔衮亲自断后,但无人出来劝谏,皆默认了他应该承担战败责任的事情。</p>

洪承畴看着两黄旗将领的嘴脸,心里笑道:</p>

【他们还以为先走的生机大,都是没脑子的玩意。崇祯能在临潼布下天罗地网,在渭水北岸就没有后手?在延安府一线会没有布置?甚至,在大同西侧的河套区域,会留下了通途么?】</p>

【走吧,你们先走吧,用两黄旗的血肉之躯,为正白旗蹚出一条回家的血路。】</p>

多尔衮见无人请自己先行,心里一寒,但面上依旧沉稳,朗声道:</p>

“最后,蒙八旗的骑兵队伍,先分散在临潼和渭水一线,牵制有可能偷袭中军的南朝军队,待大军全部过河后,再渡河北返。”</p>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蒙古人断后,为了大军平安撤离而发光发热以及“发命”。</p>

这也算合理,因为蒙古骑兵的机动性最强,遇到危险逃跑成功率最高,由他们断后的危险性最小,只不过危险是相对的,若是让他们先一步撤退,那便是毫无危险了。</p>

对于这种坑人的军令,满汉将领都有些担心,下意识都看向蒙古将领,见他们稍一挣扎便大声领命,这才放下心来。</p>

多尔衮起身:</p>

“各旗回去后立即准备撤军事宜,明日天一亮便按计划北返,两天内全部撤出临潼。”</p>

</p>

西安。</p>

斥候自渭水飞奔而来,见到马士英抱拳道:</p>

“将军,渭水还没有结冰,但浅滩边缘已经积了一层雪,可是,如果今夜大雪不停,寒风不止,就不好说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