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备战(2/2)
</p>
朕不忍黎民受其欺辱,将巡边垂,择兵振旅,躬秉武节,于陆广置多部将军,特请唐剑秋亲帅锦衣卫队师焉,并随大理寺少卿一同支援主将沈红鸾护国,钦此~”</p>
“谢陛下隆恩,臣唐剑秋谨遵旨意!”</p>
接过圣旨后,传旨公公便率人扫浮尘离去。</p>
脚步声渐声远去,确认对方离开,唐剑秋一行人这才选择起身。</p>
这换做常人或许觉得是好事一件,可顾氏却如遭雷击。</p>
至于唐书春,他也是难得感受这久违气氛,而他也是真心疼爱这唯一的血亲之弟,纵使有诸多不愿也不得不点头答应,却避免不了伤心难过。</p>
再看唐国栋,当听闻圣旨传下来的那一刻已然沉默了。</p>
他虽未过多言语什么,可心中难免会有那么一丝忧伤。</p>
三夫人乃至小少爷倒也没有太多情绪,因为他们跟唐剑秋并不熟悉,但总的来说关系还算可以,至少还是把他们当成了亲人的。</p>
反之二夫人和唐银,他们倒是颇为得意,虽未言语可双眸间却逐渐浓烈出兴奋之意,似乎已经迫不及待看到唐剑秋被斩首的画面了。</p>
他们并不觉得唐剑秋此番前去可以活着归来,更多的是期望最终迎来的是唐剑秋尸首。</p>
当然,若是能死无全尸那自是最好的!</p>
他们不止一次想过算计唐剑秋,而如今只差一个毁了唐剑秋的契机!</p>
唐剑秋内心五味杂陈,这换作旁人听了或许会觉得是个光宗耀祖的事,可唐剑秋非常清楚,国家无论兴亡,受苦受难的永远是百姓。</p>
一旦战争四起,必有伤亡,日久陛下放旨,恐抓男丁上阵,以至骨肉分离,甚至无法救百姓于水火,又难堵天下悠悠之口!</p>
更致藩镇割据,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的局面。</p>
凡此种种,他唐剑秋又怎能不担忧?</p>
唐剑秋肉拳紧握,他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作为一血性男儿,必须舍生为死护家国,更要拥护一众黎明百姓,而他又不得不暂时与家分离。</p>
唐剑秋上前一步,俊脸浮现出莫名忧伤,内心可谓是感慨良多,</p>
“母亲,朝廷派我去陆广作战,需要孩儿支援沈将军,儿剑秋不能及时尽孝,还望母亲……”</p>
还没等他将后面的那句话说完,顾氏却做了一个就此打住的手势,示意不必再说了,因为剩下的那些她也明白。</p>
他作为一名武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p>
战场并非儿戏,输赢就是生死,为大明而战,即便尸骨葬于异地,但只要山河永在,为家国永安,虽死犹荣!</p>
顾氏握住唐剑秋大手,眼眸心酸而无奈,又不想因为他牵挂太多,也只能叹息一声,改口道:</p>
“我就知道你在家待不上三日,也罢,朝廷既需要你你尽管去便是。”</p>
“既如此,父亲,母亲,姨母,还有几位兄长,那我就先行一步。”</p>
正说着唐剑秋就要转身离开,因为他深知镇抚使一职,责任之重,重于泰山,而他必须遵守官场之道,恪守言行,小心行事。</p>
既接圣旨,就必须履行护国之责。</p>
唐国栋几次张嘴,似乎是要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又说不出,也只能就此作罢。</p>
只等唐剑秋跨出一步,顾氏却为此感到心焦,伸手叫住了他,轻唤一声儿郎,“秋儿。”</p>
她尽可能将心中那份不快压了下去,可眼眶却耐不住红润,大概是不想这么快与他分开。</p>
“母亲大人可是有要事交代?”</p>
唐剑秋不解,不过还是躬身上前参拜。</p>
唐书春并未过多回话,却用欣赏的目光望着他,顾氏却抬手拍了拍唐剑秋手背,苦口婆心的说道:</p>
“儿啊,娘不求你功成名就,只求你平平安安,可千万别跑得太远。”</p>
后面一句话她始终没能说出口,那就是:跑的太远她就找不到了……</p>
母子间的心酸,即便是唐剑秋这样一个糙汉也能明白。</p>
“母亲……”</p>
唐剑秋一阵刺痛,眼神诀别而又不舍。</p>
这世上最无法割舍的就是亲情。</p>
前世她也是这般牵挂自己,而他自认为自己很强,不需要任何羁绊,可到头来还是会被这些世俗所依赖。</p>
不过有件事情是他可以向顾氏保证的,“还请母亲放心,儿剑秋定会平安凯旋!”</p>
唐剑秋业已起誓,他目光坚定,抬首望着父母,爱国之心油然而生。</p>
做父母的纵使有万般不愿,也只能让他放心去了。</p>
爹娘目光不舍,内心可谓百感交集,却也清楚了解儿之性,不得不望着他离去。</p>
母欲上前去,儿摇首不用,离去席地跪,秋再三叩拜,感时花溅泪,诀别恨我心。</p>
叩别爹娘后,兄长主相送,予至京城外,别离赠马鞭,挥手道别去,墓至石门山,不闻爷娘唤儿声,但闻长鞭啾啾马蹄声。</p>
目送儿离去,母亲出门看,日久泣幽咽,天明登前途,别离泪沾衣;</p>
喜欢大明镇抚使请大家收藏:()大明镇抚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