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公孙策死亡(1/2)
司马洪和李国喜在将五千士卒消灭以后,他们来到了上党城。</p>
此时公孙策带着三万大军已经进入上党城,他们在城楼上准备了金汁、树木和石头。</p>
只要两人胆敢进攻,那么面对的是公孙策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的进攻。</p>
双方本来准备采取强攻,但是想到对方也在旁边,如果自身伤亡太大,难保对方不会趁人之危。</p>
两人最终还是选择围攻的方式,这样虽然见效慢,但是不容易伤到自己的队伍。</p>
李国喜用十万大军守住北城门和西城门,而司马洪则用十万大军守住南城门和东城门,双方就这样决定了。</p>
看到两人这么做公孙策心急如焚,可是又没有什么办法。</p>
现在他只有祈祷燕地的人能够出兵相助,否则的话他就只能死路一条了,现在燕地并没有人造反,也没有被敌国攻占。</p>
第一个月公孙策靠着储藏的粮食每日还能吃三顿饭,他们面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看着就十分健康,他们对公孙策充满信心,觉得他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p>
第二个月公孙策储备的粮食已经消耗大半,可是依然没有看到援军和敌人退兵的迹象,此时公孙策和士卒们每天只能吃两顿饭,他们靠着少活动来减少体力消耗,甚至连话都不愿意说。</p>
第三个月公孙策的粮食已经见底,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而且为了减少粮食消耗,他们本来吃的是米饭变成了浓粥,甚至有变成稀粥的可能。</p>
又过了十天,也就是刚刚给了一百天城内的士卒群情激奋,他们对公孙策感到失望,觉得向城外的敌人投降。</p>
公孙策感到情况不对,命令手下亲兵将带头的几个人杀了杀鸡儆猴,虽然止住了叛乱,但是士卒对公孙策没有了以往的尊崇。</p>
司马洪和李国喜听到城内开始混乱,知道攻城的时候到了,他们立刻命令手下攻城。</p>
二十万大军同时攻城,而城内的士卒饥肠辘辘,根本就没有力气与敌人交战,很快就被两人击溃。</p>
公孙策见势不妙带着手下八千准备逃到邯郸郡借燕地的士卒东山再起。</p>
二十万大军对留下的两万大军展开疯狂屠杀,哪怕他们苦苦求饶,也依然换不来他们的怜悯之心。</p>
最后两万大军被屠戮一空,司马洪和李国喜带着二十万大军继续追击公孙策。</p>
李国喜在前面,而司马洪在后面,司马洪招了招手,过来一个士卒,他将嘴凑到士卒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士卒点了点头就离开了。</p>
司马洪带着十万大军继续追击公孙,他们穿过崇山峻岭,来到了邯郸城附近的武安城。</p>
司马洪让士卒给在温县的五万大军传信,命令他们带着大军去邯郸城杀死公孙策。</p>
五万大军的将领接到司马洪的命令,不敢有丝毫懈怠,在大军集合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往邯郸城赶。</p>
虽然温县距离邯郸城很远,但是都是平坦的大路,虽然上党郡距离邯郸城较近,但是都是悬崖峭壁,根本就不可能加快速度。</p>
就这样五万大军在二十万大军前面来到了邯郸城,他们没有等司马洪的到来,而是听从他的命令对公孙策发动了进攻。</p>
公孙策没想到会有五万大军埋伏被打的溃不成军,公孙策准备准备继续逃跑,可是铠甲十分显眼的公孙策被将军发现。</p>
将军骑马来到了公孙策面前,此时公孙策精疲力尽,面对将军的进攻,根本就没有还手的力气。</p>
被将军一刀砍下脑袋,然后举过头顶,喊道:“你们的将军已经被我杀了,如果你们不想死的话,那就快快选择投降,否则他们就要大开杀戒了。”</p>
听到将军的话,那些士卒纷纷选择放下武器,然后向将军投降,将军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让他们自行决定去留。</p>
如果想要加入他的大军他也欢迎,如果不愿意,他们也不会勉强,会给他们一笔路费。</p>
大部分的人选择回乡,小部分的人选择留在军中继续作战。</p>
当司马洪和李国喜来临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李国喜本来准备在消灭了公孙策后,将司马洪也消灭掉,可是看到身边的十五万大军,他觉得没有必胜的把握,无奈只能选择放弃。</p>
司马洪是在赵地作战,在消灭了公孙策后,他决定撤回晋国,以免与李国喜产生不必要的争端。</p>
李国喜也乐的如此,对司马洪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后,就放任司马洪的离去。</p>
公孙策的死意味着公孙家族的统治彻底土崩瓦解,曾经占据幽州、燕地、齐地、赵地和中原地区五个地区的政权从此不复存在。</p>
公孙家族公孙权、公孙胜和公孙策三人皆人杰也,他们带领十万大军从幽州出发,打下燕地,然后兵分三路:公孙权攻打齐地,公孙胜攻打中原地区,公孙策攻打赵地,三人都成功的拿下了自己的目标。</p>
就在他们志得意满之时,黄立贵联合魏国和楚国,他们三个国家近百万士卒攻打公孙权、公孙胜和公孙策三人,三人虽然只有三十万大军,但是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表达了拼死一战的勇气。</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