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太空开采的技术难题与突破(1/2)

谢轩站在实验室的窗前,凝视着远处太空模拟器中映照出来的火星地形图像。他的心中涌动着焦虑和期待。这场由他的公司发起的太空资源开发项目,是迈向未来的关键一步,但也是最具风险的一步。无论是火星的极端天气,还是小行星的复杂地形,所有这些难题都在考验着谢轩团队的技术极限。</p>

“老板,我们遇到麻烦了。”智能制造团队的负责人王昊匆匆走进实验室,神色紧张。</p>

谢轩仍然注视着屏幕,眉头微皱,但没有立刻回应。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思绪飞快转动,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p>

“火星上的昼夜温差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设备在极寒状态下会硬化,导致机械部分卡死;而当温度上升时,材料膨胀得过于严重,部分部件出现了裂缝。”王昊将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递给谢轩,面带忧虑,“如果我们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设备恐怕无法长期在火星上正常工作。”</p>

谢轩低头快速翻阅报告,看到设备在火星模拟环境中的数据时,眉头紧锁。报告中详细列出了设备在极端温差下的表现,显然,当前的材料无法应对火星上如此严酷的环境。虽然这些问题早在开发初期就预见到了,但面对眼前的实际数据,问题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p>

他轻叹一口气,将报告放下,抬眼看向王昊。“我需要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p>

王昊显得有些不安。他们已经尝试过多种材料,从传统金属到高端复合材料,但都未能成功。“我们试过几种高耐热材料,但火星的环境太过复杂,昼夜温差高达一百摄氏度以上,现有材料在这条件下根本无法保持稳定。”</p>

“你觉得什么样的材料能解决这个问题?”谢轩问道,语气中透着一丝严肃的冷静。</p>

“可能得考虑一些更具创新性的自修复材料,能够在极端条件下自我修复裂痕,保持设备的长期运行。”王昊迟疑着答道。</p>

谢轩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自修复材料?”</p>

“是的,自修复材料可以在受损时,通过内部分子结构的重新排列,自动修复裂缝或变形。”王昊解释道,“目前这种技术还处于实验阶段,市面上也很少应用到如此极端的环境中。”</p>

谢轩站在实验室中央,沉默片刻。他的脑海中已经开始飞快运转,这或许是目前最有希望的方向。尽管技术还不成熟,但火星上的特殊环境确实需要一种全新的材料才能长时间应对昼夜温差的巨大变化。</p>

“立刻启动这方面的研究,联系材料科学团队,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市场技术成熟。”谢轩最终做出决定,目光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坚定。</p>

接下来的几个月,谢轩公司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研发阶段。材料科学团队日夜奋战,针对火星极端温差的需求,进行了数百次实验,逐渐筛选出几种可能的自修复材料。每次材料的改进都伴随着实验数据的不断调整,失败、修正、再测试,成为实验室中的日常。</p>

王昊和团队在模拟火星环境的实验舱中,重复着设备测试。他们时而因为小小的进展欣喜,时而又因反复失败而感到沮丧。每当设备在模拟火星风暴中被压倒或由于温差产生裂缝时,团队的士气都会受到打击。</p>

然而,谢轩从未表现出急躁或动摇。每一次失败的数据汇报后,他都会亲自前往实验室,耐心地与团队讨论问题,并不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随着一次次实验失败,谢轩比团队中的任何人都要更冷静和坚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