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雄性不育系杂交技术(1/2)
“亩产两千斤!?水稻能有如此亩产?那该是何等的盛况?”</p>
朱元璋的脑海中浮现出早前在天幕中看到的后世机械化收割稻谷时的画面,那些稻穗确实就是沉甸甸地极为喜人。</p>
而明朝水稻的亩产相比较之下就少得可怜。</p>
哪怕是江南地区的上等良田,一亩地也仅能产出四百多斤稻谷,少数能达到五百斤。</p>
多数地方亩产更是仅有三百余斤。</p>
一户三口之家一年少说得要吃千余斤粮食。</p>
将赋税、养殖牲畜,还有各种生活开支算上,一年就得种二十多亩地才能维持生计。</p>
而如果培育出了后世的超级杂交稻种,并有足数的化肥,那大明朝所有的百姓们,瞬间就都能跃升为中产之家。</p>
大明朝也将因为极为充裕的粮食,得以让大量的人口可以从事纺织、经商、造船、造车、畜牧、从军……而且也会真正有条件让所有的百姓都能读上书。</p>
这个如梦般的盛世,历朝历代不知魂牵梦萦了多少次。</p>
现如今,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p>
只等天幕告知世人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方法……</p>
【雄性不育水稻自身无法产生正常花粉进行自交繁殖,这一特性使得它在杂交育种中极为关键。</p>
在水稻杂交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繁琐低效地,用镊子小心翼翼地人工去雄。</p>
只需在育种田中穿插种植部分亲本水稻,待花粉出现后借助风力轻松完成大规模育种授粉。</p>
或者也可以用一条绳子横贯稻田,推动水稻与水稻彼此接触,辅助水稻完成授粉。</p>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极大提高了杂交育种的效率。</p>
同时,雄性不育性状通常由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相互作用产生,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p>
雄性不育水稻在与其他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时,可以将双方的优良基因进行高效组合,从而更容易选育出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等多种优良性状的杂交水稻品种。</p>
雄性不育水稻是杂交水稻技术得以高速发展的核心。</p>
正是因为有了雄性不育系,才使得大规模生产杂交水稻种子成为可能,从而推动了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p>
但是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对于正常水稻而言算是一种异类。</p>
它没有相对完整的生育能力,属于概率极小的基因突变。</p>
就像人类之中也会小概率出现基因缺陷导致的不孕不育。</p>
而在水稻之中,雄性不育株诞生的概率是五万分之一。</p>
另外要分辨雄性不育水稻,得要借助放大镜挨个仔细观察细小的稻花中,更为细小的花药上是否生长了花粉。</p>
这意味着要在茫茫稻田中找到一株雄性不育水稻,如同大海捞针。</p>
尤其这个寻找过程只能在水稻花期时进行,而水稻一季的花期只有五到十天。</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