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安史之乱(二)(2/2)
长安众多的宫殿庙宇和文物典籍也在大火中被焚毁。</p>
李隆基等人逃亡至马嵬驿时,随行的禁军将领们终于按耐不住怒火了。</p>
虽然叛军安禄山打着的是清君侧杀杨国忠的幌子,但将领们目睹了杨国忠排斥贤良、冤杀大将后,也深知杨国忠的确就是奸佞。</p>
于是发动兵变,将杨国忠剁成了肉泥,并逼迫李隆基下令处死杨玉环。</p>
虽然禁军将领们说的是杨玉环祸国殃民,但李隆基也知道将领们真正不满的是他李隆基。</p>
自知酿成大错的李隆基,不得已下令处死了杨玉环,以泄众怒。</p>
这便是马嵬驿兵变。</p>
同时跟随大唐逃亡的百姓和将领们,纷纷哭求李隆基长安就是大唐的国祚,要是连长安都不要了,天下人又还有谁会心向大唐?又岂能将偌大的中原拱手让贼?</p>
这番话,逃命心切的李隆基没听进去,但太子李亨听进去了。</p>
于是李亨决定与唐玄宗分道扬镳,前往灵武组织力量抗击叛军。</p>
之后李亨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p>
心系国家的大唐各兵将和百姓们,重新有了主心骨。</p>
而这时的安禄山占领长安后志得意满,日夜荒淫享乐,无心南下追击李隆基夺取天下。</p>
但是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有。</p>
被父亲不喜的安庆绪,于是派亲信李猪儿趁夜剖开了亲爹安禄山的大肚子,安庆绪取代安禄山夺权成功。</p>
随即下令东出进攻睢阳,打通南下进取江淮的通道。</p>
江淮地区尤为富饶,承担着大唐近一半的赋税,而睢阳是江淮的门户,一旦睢阳城破,叛军攻入江淮实力大增,大唐就真正危亡在即了。</p>
而自发镇守睢阳重地的,却不是军伍出身的唐将,而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县令张巡。</p>
</p>
就是这么个小县令,将在安史之乱后,以极其悲壮和血腥的经历被载入史册成为大唐名将。</p>
但也因为经历过于血腥,被后世一些人诟病为为了救国不择手段的恶魔。】</p>
李隆基看着自己一手促成的盛唐,在未来会因为自己的极度昏庸导致天下发生了如此大乱,他引以为傲的一切荣耀和自豪,在这一刻全部崩塌了。</p>
他不敢想天下人在看到天幕呈现的这一幕后,会对他这个毁灭盛唐的昏君抱以怎样的怨恨和咒骂。</p>
为什么未来的自己会昏庸到这一步?将所有一心为国的忠臣义士隔绝在外;为了心安理得地享受,大肆重用只会阿谀奉承的误国之人;昏聩失智到自绝三位能够有望力挽狂澜的大将……</p>
这样的未来太过可怕了,且上苍对安史之乱的陈述还远未结束,之后是否还会发生更可怕的后果还犹未可知。</p>
一切的粉饰虚张通通被打破。</p>
大唐的盛世绝对不能在他的手里终结,也绝对不能在任何人的手里终结。</p>
李隆基只有抛去一切质疑,坚信这就是昏庸的真正未来,找回曾经那个以大治之心严于律己的明君,才有真正延续盛唐的希望……</p>
其它朝代的帝王和百姓,对这样的李隆基当然是一面倒的鄙夷。</p>
但出于对人性好逸恶劳的天性,还是能些许理解李隆基这番前后剧烈转变的原因的。</p>
只能感叹一句,要是李隆基早死二十年,想来他也是一代贤名赫赫的盛世之君。</p>
喜欢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请大家收藏:()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