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丞相之死蜀汉灭亡(2/2)

刘邦深深叹了口气。</p>

“我大汉辜负诸葛亮太多了,也辜负那些一心为汉的忠臣义士太多了。</p>

这段历史哪怕还没有发生,也一定要另设一部史料好好地记载下来,成为天下人世代都当习读的经典。</p>

好叫我大汉的历代皇帝乃至臣民,都当知晓在某个时间还有这么一群人为了国家殚精竭虑,舍生忘死,也该知晓亡国会是何等凄惨下场。</p>

谁若是再敢尸位素餐,荒废朝政民生,我大汉的律法和天下民心,必不能容他!”</p>

……</p>

【第五次北伐失败,诸葛亮病逝之后,魏延认为应该继续北伐,完成诸葛丞相的遗愿,而杨仪坚持按照诸葛丞相临终前的命令率军回撤。</p>

为了争夺兵权,两人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p>

魏延为了阻止杨仪撤军,烧毁了大军回蜀的栈道,又派军队进攻杨仪。</p>

虽然魏延本身并没有谋反的意思,但杨仪为了掌控军权,还是派马岱杀死了魏延,并夷灭魏延三族。</p>

这也暴露出了没有诸葛丞相维系的蜀汉,内部实则早已矛盾重重。</p>

回到成都后,杨仪因为自恃功高,自认为跟随诸葛丞相多年,理应成为新的丞相,可最后成为丞相的却是蒋琬。</p>

心有不甘之下的杨仪口出怨言,甚至说出当时应该投靠魏国,或许会有更好的待遇。</p>

</p>

此话传到了刘禅耳中。</p>

刘禅也早已对杨仪杀害魏延并夷灭三族的做法大为不满。</p>

最终杨仪被贬为庶人,无法接受的他选择了自杀。</p>

此后蒋宛和费祎先后继任丞相之职,主导蜀汉休养生息的同时,也没有违背诸葛丞相的遗愿,仍然继续北伐。</p>

但碍于蜀汉的国力,每次出动兵马都不超过万人。</p>

费祎死后,姜维摆脱了兵力限制,继承诸葛丞相的遗志开始大规模北伐。</p>

姜维先后进行了十一次北伐,与曹魏之间互有胜负,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但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p>

而且因为蜀汉的国力耗损巨大,蜀汉内部的权力斗争也越发激烈。</p>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等人,对姜维的北伐行动表示不满。</p>

而姜维也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只能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准备北伐。</p>

公元263年,魏军率兵伐蜀。</p>

身在前线的姜维第一时间通上表通知刘禅,请求其紧急派兵驻守险要关口。</p>

但是得到刘禅信任的太监黄皓,却因为此前操弄朝政,让姜维欲意按照诸葛丞相在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的叮嘱杀了黄皓。</p>

因为刘禅的宠幸,姜维没能杀了他,这也导致黄皓记恨在心。</p>

于是黄皓就跟个叛国贼一般蛊惑刘禅不要听信姜维的话,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晓姜维的军情急报。</p>

直到汉中沦陷,刘禅才幡然悔悟紧急派兵支援,但是为时已晚。</p>

身为诸葛亮儿子的诸葛瞻力战而亡,虽败,却也没有给父亲丢人,得到了虽死犹荣的芳名。</p>

不像身在成都的刘禅和谯周等人,居然选择了献城投降。</p>

反观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为了阻止父王和群臣投降,在朝堂上大喊出“孩儿刘谌,宁死不降!!”</p>

但是仍然没有阻止这些人为了苟且偷生而投降。</p>

随后刘谌与妻儿表明决心,刘谌的妻子也选择悍然守节,说出:“王死父,妾死夫,夫亡妻死”之后,奋力撞柱而死。</p>

刘谌在极大的悲痛中,于昭烈帝庙杀死自己的孩子,自己也自刎而死了。</p>

刘谌为四百年炎炎大汉留下了一个充满悲情和尊严的退场。</p>

而在蜀汉灭亡,刘禅这个帝王都投降之后,即便在这样的绝望之下仍有一人愿意不顾一切力挽狂澜,他便是诸葛丞相的徒弟,姜维。</p>

“臣有一计,可使大汉幽而复明!”】</p>

天幕开始播放姜维最后一计,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最悲壮的离间计。</p>

喜欢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请大家收藏:()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