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22(1/2)

他背对着二更,径自向宣陵深处走去。</p>

荒林之间,草木丛生,李鉴没费多大力气就找到了他生母崔氏的无字石碑,那墓前已新摆了贡品,想必是宣陵丞那边上了心。站在此处,人仿佛又被上个冬末的小雨淋得湿透,自护腕上滴落的雨水乍然点破他的悲喜,于是万劫不复。</p>

他在碑前站了很久。</p>

许鹤山帮着操持钱穆身后事,几天没再见李鉴的影子,觉得奇怪又不安。又是罢朝又是国丧,他没理由进宫,好不容易见了秦烨这个所谓的“御前宿卫”,才知这几日李鉴根本不在太极宫。</p>

“真是......”许鹤山抖着手里刚由旁人呈上来的挽联,“这大悲大恸的戏也演完了,他是一点事都不想管啊?”</p>

抱怨归抱怨,他把事一件不落地做完了。</p>

“你也就敢在陛下背后嘴硬。”秦烨嘲讽道,“你要真想叫他出力,去退园把他拉出来不就行了?再说,钱夫子的身后事,你还不愿亲力亲为了?真是没良心的。”</p>

“哟,没良心的大概另有他人吧。”许鹤山皮笑肉不笑,“也不知道是谁,连先生的最后一面都没见着。”</p>

“许子觅,你!”</p>

“闭嘴吧,秦督军。”许鹤山道,“来帮忙,把这联子贴上。”</p>

那挽联是大相国寺送来的,其上字迹遒劲,是出自灌顶国师之手,书曰:</p>

一辅天下定生灭,</p>

三朝风露立中宵。</p>

他抚平褶皱,望着那“生灭”二字出神。钱语洋一去,受波及最大的便是内阁。先前李鉴倚仗钱穆定朝中事,可以说是毫无后顾之忧;而今日过后,那批红的笔必须彻底回到李鉴手中,他也必须直面大豫万象。</p>

“许子觅,我总觉得......”秦镜如在一侧,道,“总觉得,陛下不仅是悲痛。他还在恐惧什么——但究竟有何值得他惧怕的?”</p>

许鹤山退开两步,看了看那挽联的位置。门外又有人来祭拜哭丧,他们沉默地立到门侧,望向了素白间的灵柩。</p>

“他怕他成为又一个李长卿。”许鹤山道。</p>

【作者有话说】</p>

1.李鉴生母的墓,详见古原第十四(提示:小李对孟汀第一次狠狠动心、情绪失控就是在崔氏墓前)</p>

2.本章小李理智不太在线…先前谢海道故意让李鉴知道李、钱二人的过往,这段感情本质上是李执对爱欲与皇权的抉择,李鉴本能对号入座,恐惧自己被权欲吞噬,怀疑自己对孟汀的感情。钱语洋之死激化他和李执的隔空对立,他在陵墓选择上幼稚又对抗意味十足的行为,是他对生父最后的“报复”手段。</p>

中国人很少有弑父情结吧…但小李现在可以说是彻底精神弑父了…</p>

第89章 天堑第八十一</p>

李鉴在案上写字时,孟汀抱着厚袍服进了素心斋,立在门口便不动了。 “站着做什么。”李鉴没抬眼,语气温和,“我将写完了,事毕后一同用膳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