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互联网的黎明(1/2)
当齐东海以社长身份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日文名叫做“太原路”的王路几乎惊掉了下巴。</p>
但沉默只持续了片刻。</p>
半分钟之后他便恢复了冷静。至少是表面上恢复了冷静。</p>
“您看,我上次就觉得能坐在商务舱里您肯定不简单。 ”</p>
王路试图用飞机上偶遇的经历拉近两人的距离。</p>
讲话时的语言也瞬间从日语切换成了汉语。</p>
“咱们还是先来聊聊你是怎么突然开始找工作这件事吧。”</p>
齐东海倒不想表现的多么咄咄逼人。</p>
但是关于这个问题他确实希望得到答案。</p>
“整个部门都被裁掉了,对日本业务的整个部门。”</p>
王路唉声叹气的讲述了事情的经过。</p>
他原本在一家美资软件企业工作。一半时间呆在美国,一半时间呆在日本。</p>
虽然名义上是对日销售的业务人员,但主要负责的内容是与甲方在细节层面沟通,还是一个偏向技术领域的岗位。</p>
截止到去年年末为止他的工作一直都很顺利。甚至还拿到了不错的年终奖金。</p>
这也是他回中国时自信的来源。</p>
但元旦过后,他负责的几家客户纷纷表示将在下个财政年度终止合作。</p>
这时他才认识到泡沫崩坏的负面影响终于波及到了软件行业。</p>
就在东海软件发愁利润太高突击花钱的时候,不少日本企业正忙于削减开支减少赤字。</p>
到了三月中,因为日本方面的客户数量急剧萎缩。美国那边干脆裁撤了整个对日业务部门,退出了日本市场。</p>
王路也就因此丢了工作。</p>
“我看到你上一份工作的年薪最高时将近一千万日元。我们可给不了那么多啊。”</p>
“其实那是入职时用美元计价的工资,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您这边降低一点也没关系。”</p>
实际上自从广场协议签订以来,日元兑美元就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p>
泡沫经济破裂之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p>
一九九一年时一美元可以兑换一百三十五日元。到了一九九三年,就只能换一百一十日元了。</p>
日元的高汇率虽然拉高了日本表面上的gdp数字,却影响了日本赖以为生的出口贸易。</p>
这也是日本经济由实向虚的原因之一。</p>
王路工资一直以美元计算。其实换算成日元每年是呈下降的趋势。就算不失业,他也等于是每一年都在减薪。</p>
“那么你能接受多少?”</p>
“八百……不,七百万就可以。”</p>
王路咬着牙报出了一个数字。</p>
其实单以他的学历和履历,寻求一份一千万日元以上的工资并不算是过分的要求。</p>
但是他身上所负担的不利因素确实也不少。</p>
首先当然是日本企业就不那么喜欢再就业的人才。</p>
而王路之前工作的公司还是一家外企。</p>
在这个时代的日本企业对于外企的企业文化有着很多偏见。</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