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第95章(2/2)
此言甫一落地,犹如雷霆乍响于寂静的学士群中,众人瞬间如同被定身法定住一般,个个瞠目结舌。短暂的静默之后,一股崭新的精神力量在他们中间滋生开来,恰似暗夜之中骤然划破天际的一道曙光,带给他们无尽的希望与遐想。学士们纷纷开始窃窃私语,眼神里交织着疑惑与期许,设想如果能够得到这种神奇的棉絮,或许便能彻底摆脱那污水带来的恶臭困扰,还书院一份久违的宁静与清新。
随着这些声音渐渐消退,大殿内陡然陷入了一种压抑而深邃的寂静。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正门上方悬挂着的李一豪首级,那一瞬间,他们的神色变得尤为复杂,仿佛被岁月雕琢过的石像般凝重。他们的眼眸中映射出李一豪那昔日威严的脸庞,内心的疑问如同潮水般涌动: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怀着无比虔诚的心跪拜在这庄严的大殿之内,这样的忠诚和付出,真的能换来应有的公正与回报吗?究竟我们的信仰,是否真能照亮前方的道路,抑或是仅仅在黑暗中燃烧自己,却无法照亮他人?
他们在心中默默问着,又似乎是在问彼此,更是在问这个充满矛盾与变数的世界。而那颗悬挂在高处的头颅,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王朝的兴衰与百姓的悲欢离合,它的存在仿佛是对所有人的一记警钟,提醒着人们在追求正义与公平的路上,始终存在着难以逾越的沟壑与挑战。
于是乎,在这份共同的好奇心驱使下,众学士异口同声,齐刷刷地将目光聚焦在这位看似忠厚老实的男子身上,语气急切而迫切地追问:“你这能抵御污水之臭的棉絮究竟是从何方得来的?速速拿出来让大伙儿开开眼界!”
面对这一片热切的目光和如潮般的询问,那位老实男并未显现出丝毫慌乱,他一边从容不迫地把手探入自己那陈旧破败、补丁满布的衣衫内摸索,一边用那略带羞涩却又憨实无比的嗓音缓缓回应:“我这里倒是有些棉花,若是诸位同僚有急需……”这番话音未落,原本还在为棉絮之事惊叹不已的学士们再次陷入了愕然状态,彼此面面相觑,难以置信的表情写满了他们的脸庞。
在那片污水漫溢、恶臭四溢的破败场景中,一位姓汤的学士终于忍无可忍,他的内心犹如烈日下晒得干裂的柴火,只待一根引信将其愤怒熊熊点燃。此刻,一名看似木讷实则淳朴至极的男子,因一次又一次地在这污浊之地徘徊不前,无意间成了点燃这团怒火的火星。只见汤学士突然之间如猛虎跃起,他霍然从屈膝的位置挺直身躯,面色铁青得仿佛能映出阴霾天际,那声如雷霆的喝问在污水上空回荡:“你这个反复无常的人,在这里来回踅摸究竟有何意图?还不速速离开此地!”
而在一侧的李德贤,则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鼓胀的钱袋,嘴角轻轻勾起,舌尖微微舔舐上唇,像是在品味其中隐藏的未知乾坤:“果然是老林你手段高明,这银两到手竟这般易如反掌,就像拾捡路边遗失的金银财宝一般。不过,你究竟又安排了何种神秘事务让他们去执行呢?”面对李德贤的疑问,林小风只是摇头微笑,面庞上浮现出一抹神秘莫测的神色,言语间更显得波澜不惊,颇具诗人风格的淡然与超脱:“此事不便多说,不便多说,殿下只需安心静待,一切自然会水落石出,真相昭然若揭。”
林小风步履沉稳地跨出了公房门槛,每一步都似承载着庙堂之上的千钧重量,身后紧跟着的是李德贤,两人身影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拉得悠长而寂寥。
然而,李德贤并未沉溺于这沉重话题的泥沼中无法自拔,他嘴角一挑,绽放出一抹既狡黠又洒脱的笑容,仿佛是对生活那无尽荒诞与悲欢离合的一次轻描淡写的调侃和深深的热爱:“罢了,这些烦心事暂且放置一旁,咱们岂能整日这般严肃度日?总得找寻些生活的乐趣,挖掘点凡尘俗世中的趣味才是。”
“老林,我琢磨你方才提出的那套救灾策略,其间似乎蕴藏着一种深远且不为人知的思量。”李德贤打破了这即将消逝于黄昏中的静谧,他的声音虽如石破天惊般突然,却带着含蓄内敛的力量,像是拂过湖面的一阵微风,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不得不陷入对林小风所提方案背后的深度思考之中。
汤学士见状,脸色如同夏日晴空瞬间阴云密布,陡然间厉声喝道,声音犹如霹雳划破宁静:“我可是朝廷里的学士编修,你这刁钻的小民,仅仅是一团棉花而已,竟然还敢向我要银子?”面对汤学士的威压,李四四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嗤笑了一声,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毅与嘲讽的光芒:“就算当官又如何?难道还想仗势欺人、强行夺取百姓的东西不成?今日之事,我看还是就此打住为妙!”话音未落,他愤懑地转过身去,决绝地踏出步伐,打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留给身后的是无尽的尴尬与反思。
然而,这位被斥责的老实巴交男子并未因此而显露出丝毫惧色,反倒是回报以一抹憨厚而略带困惑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透着一股泥土般的质朴气息。他用那夹杂着不解与纯真的语调回应道:“你们怎么都跪在这浑浊不堪的污水之中呢?这水又脏又臭,难闻得很,你们就感觉不到吗?”
李四四的话语掷地有声,字句之间仿佛还回荡着市井巷陌的嘈杂和铜钱碰撞的清脆,那满满的银子不仅象征着他今日的成功交易,更是对现实社会规则的一次犀利揭示。只见他坚定的目光扫过林小风与李德贤两人,那目光中的坚毅、智慧以及微妙的无奈,在这一刻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诉说着底层百姓在生存挣扎中展现出的非凡智慧与勇气。
李四四闻声驻足,他的背影在市井的脏乱之中显得格外醒目,仿佛一株傲立于荒芜之地的白杨树。他手中紧紧捏着一团洁白如雪的棉花,缓缓转过身来,面向那些焦躁不安的人群,嗓音低沉而平静,如同波澜不惊的湖面:“诸位可是想要购买这些棉团?”
“买!”人群异口同声,呼声震耳欲聋,如同汹涌的海浪猛烈撞击着海岸,其中蕴含的却是无尽的无奈与迫切的需求。
林小风闻此言,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陡然闪现了一抹意外与疑惑交织的光华,仿佛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短暂却引人注目。他缓缓转过脸庞,目光如炬,直视着李德贤,虽然语调保持着一种波澜不惊的平静,但言语间却暗藏着汹涌激荡的情感:“何出此言?请李大人详述其理。”
李德贤听罢,面容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无奈与惋惜,犹如一幅饱含岁月沧桑的画卷,眉宇间的褶皱如同承载了民间疾苦的千沟万壑,他微微摇头,发出一声悠长而沉郁的叹息:“此刻恐难以尽述其中曲折,只因我每日行走在这繁华与落魄并存的坊市之中,亲眼目睹百姓生活的种种百态,于世事变迁中悟得一丝不易察觉的脉络。如今父皇已做出了决策,我们身为臣子,纵然心中有万千良策与见解,但在圣意面前,也只得暂时收敛锋芒,顺应天意,无力再行任何变通之举。”
不久,又有一位学士在难以忍受的痛苦中挣扎,他的声音里透着一种决绝与无奈,仿佛是在向命运做最后的妥协:“我也要两团棉花!”他的话语斩钉截铁,掷地有声。李四四闻声即动,犹如一只灵敏的老鹰锁定目标,大步流星地走向那位学士,那稳健的步伐、熟练的手法无不在诉说着他对此事的熟稔。只见他迅速为学士塞入两团棉花,而随着这一动作的完成,他又一次轻松地收获了五两白花花的银子。这位刚刚还因鼻孔堵塞而苦不堪言的学士,在得到棉花的那一刻,脸上紧绷的痛苦表情瞬间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沉浸于舒泰之中的安然模样。
这一幕如同触发了某种神秘的力量,犹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了连锁反应。紧接着,其他学士们纷纷效仿,一个接一个地簇拥到李四四身边,争先恐后地购买棉花以求解脱痛苦。那些未携带足够银两的学士更是急得面红耳赤,他们四处奔走呼朋唤友,片刻间便筹集到了应急的钱财。很快,众人的鼻孔都被洁白的棉花填充,原本弥漫在厅堂内的恶臭气息似乎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宛如春回大地般的生机复苏的气息。
林小风接过那沉甸甸的钱袋,其重量之大几乎令他险些脱手滑落,但他手腕一抖,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便展露无遗。只见他稳稳地从袋中取出二十两银子,递向李四四,那言语之间流淌着深邃如井、波澜不惊的意味:“此乃你近日奔波辛劳所应得的酬金,无需急于此刻离去,尚有一桩重要之事有待你去办理,故请你在院内耐心等候片刻。”
李四四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了熙攘的人群之中,那坚实的步履每一步都似乎将手中的银两压得愈发沉重,仿佛每一枚银币的分量都能将他的心坠入深不见底的幽谷。他回首一望,那一片学士们的身影早已消融在了喧嚣的人潮里,如同初晨的露珠被烈日蒸发,转瞬即逝。此时此刻,他那憨厚的笑容中却悄然闪过一抹狡黠,如乡间泥鳅般机敏地改变了行走的方向,疾步如飞地避开众人的视线,径直奔向那座巍峨庄严的官衙。
然而,李四四这番不畏权势的直言,犹如火种投掷在干草堆中,立时引燃了众学士潜藏已久的怒火。一位年轻且血气方刚的学士首先按捺不住胸中的愤慨,他的脸庞因为愤怒而扭曲变形,眉宇间拧成一团烈火般的愤慨:“你这个狡猾刁钻之徒,竟敢在此大庭广众之下狮子大开口,索要五两纹银!我看你是被贪婪之欲冲昏头脑,已全然丧失了道德底线,实在是无耻至极!还不速速滚开!”他的话音刚落,仿佛一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群情瞬时沸腾,众学士纷纷加入谴责的洪流之中,对李四四的行为展开了激烈的口诛笔伐,个个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此刻的李四四,在那些文人士子的眼中,仿佛从一个平民百姓瞬间化身为一只饱经世故、狡猾又可憎的老狐狸,他手中紧握的那团看似普通的棉花,却被他硬生生地标出了五两纹银的天价,这一举动不仅令在场之人瞠目结舌,更让人深感生活底层人民与权贵阶层之间悬殊的对立和矛盾冲突。这场面,如同诗人挥毫泼墨勾勒出的一幅世俗画卷,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人性的挣扎与矛盾,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以及权贵与平民在利益面前所展现的赤裸裸的真实面貌。在这喧嚣的人声鼎沸中,每个人的表情都像是一块拼图,共同构建起一幅生动的社会风情画,其中既有对正义的呼唤,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深刻反思。
随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