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文官:我们破坏石桥那是为天下着想(1/2)
下围赵州桥那个桥建好之后,一下就让整个京城都炸开了。
一开始所有人都不太相信,在那种地方可以建造一座足以抵挡大洪水的大桥。
因为原本那个地方建造了四座木桥。
也有一些木桥其实建设得相当结实。
可是为什么一下子就被洪水给冲垮了呢?
那是因为,在那个地方原本就是一個积水潭,原本就有非常多的水积压在那里。
一旦遇上大雨天气,当地的百姓就只能撤退,就唯有这一条路。
至于所谓的坚守看家,坚守田地那是根本做不到。
所以当朝廷说是要在那里建设一座石桥,能够抵挡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洪之时,很多人都是在嘲笑。
甚至有不少的百姓更是抱怨。
说什么朝廷又要浪费人力物力,去搞无意义的桥梁。
更有不少百姓指责下围村的百姓,简直就是在胡闹,浪费朝廷的钱粮。
当然这些说话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人家下围村的人与隔壁对岸相距这么近,有的人家家里还有一些田产在那边。
可是呢,往上游走也得走五十里,往下游走也得走五十里,中间根本就没有桥梁可以过,搞得百姓应声载道,当然会要求朝廷赶紧修一座石桥。
最主要的是,如今随着京城越来越繁华,山西那边的买卖人越来越多,要进京城绕行如此远,对他们来讲,浪费的人力物力就太多了。
所以建设一座石桥,不仅仅是当地百姓们的意愿。
更是商人的意愿。
于是文官们看到了这么一个好机会,秉承着我们‘为了百姓着想’,我们‘为了经济发展’的原因,才要求京师大学学子们在短短时间之内建设一座石桥出来。
甚至是直接用阳谋,告知了全天下的人。
说到时候会有一座石桥屹立在那里。
是索菲亚带领刚刚成立的京师大学学子们去建设的。
那些学子都是天才工匠,一个个那都是得到了朝廷的非常丰厚的补贴。
这就叫捧杀呀。
文官们是非常擅长用这一套茶言茶语的。
果然老百姓们对于这一次修建石桥就给予了非常大的希望。
当然所谓的寄予希望,也是特别想要看笑话。
可没有想到,仅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从桥梁的设计到最后形成,并且刚好就经历了一场大洪水,石桥就没有一点倒塌的迹象。
这可是十年难得一遇的大洪水呀。
之前有好几座桥,就是因为这个季节的大洪水直接就给冲没了。
甚至据说下围村还有三个老百姓当场被冲到河里,至今尸骨无存。
所以当今的百姓都十分的畏惧河水。
可没有想到,如今这座石桥居然就能经受得住那样的洪水。
一时间老百姓们议论纷纷。
“听说了没有?石桥只建设了四个月,就可以承受那么大洪水的冲击。”
“厉害啊,要不怎么说京师大学建设就花了那么多钱,现在对那些工匠又补贴那么多,肯定是有用的。”
“我就说国公爷的眼光是很好的,外边乱说说人家国公爷就是浪费钱财,就是培养一帮废物,就是故意有钱没处花,为了气那些读书人,现在看起来根本就不是那样。”
“说的就是啊,虽然能京师大学学院的负责人是一个女人,而且还是个外国人,可是做的事却杠杠硬。”
“这可不像工部某些个官员,拿了那么多钱去修木桥,可是呢,到头来三四座桥都被冲毁,人也死了不少。”
老百姓们的嘴那都是不留情的。
你一言我一语的,瞬间就把之前修建木桥的那些工部官员骂的是狗屁不是。
官员们在街上听到这样的议论,气得咬牙切齿。
本来文官这个时候就已经越来越式微,根本就没有办法跟陈寒他们这些人抗衡。
特别是张居正为首的内阁成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说他们现在还没有做一些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是每每替陈寒他们的改革派擦屁股这种事情没少做。
在朝廷资源上面的倾斜,更是做的让人看不下去。
原本他们是想借着这座石桥要是被大水冲毁了,立刻就弹劾京师大学,同时弹劾以张居正为首的支持改革变法派的官员。
可没想到人家把这些事干得这么漂亮,反倒显得自己这一边的人无能了。
阳谋变成了成全京师大学的名声。
谁能想到啊,京师大学刚成立不过才半年,可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居然就这么有用,这么有能耐,他们到底凭的是什么?
难道是带艺投师?
那也说不过去啊,如果这些个学子们真正有这种能耐的话,在民间早就显露出来了。
可民间没有听说过,哪里又修建一座这么好的石桥。
这些文官当然想不清楚的是,由于陈寒和索菲亚给了这些工匠足够的尊重,人家工匠自己也有自尊心。
在自尊心爆棚之下,创造出了这样的奇迹。
这些文官永远都不会想到。
由于这份尊重,让这些个工匠们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
他们吃苦耐劳,他们享受着这份尊重。
他们为了让人更加尊重他们,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石桥的建设。
甚至日以继夜地守在石桥面前。
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看一看,我们所建设着的这座石桥有多么的好。
文官们听到这话之后找到了钦天监问:“你没有看错天象吧?这洪水还不够大啊!”
监正很冤枉啊,“我说诸位大人,你们有没有去外面看一看,感受一下这场洪水有多大?这场雨有多大?
你们不要乱说话,我们钦天监从来没有预测过一次差的,这要是预测错了,我们的脑袋就得掉。”
钦天监这帮人那都是各个经验丰富的观星大家,也对于气候学有很深的研究。
这样的人才才能够进入到钦天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