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马邑之战134(1/2)

华夏对异族的战争中,有一个历史性的拐点。</p>

汉末五胡十六国。</p>

司马晋昏庸无道,鲜卑等大量异族入主中原。</p>

其带走的核心技艺,使得草原人的冶铁工艺,飞速发展。</p>

这也是历史上,</p>

唐之后,异族难以对付的根本原因之一。</p>

北宋基本统一的力量,竟然收拾不了西夏,契丹。</p>

其兵器甲胄,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p>

大楚腐朽。</p>

基层官员搜刮无度,北伐一战,非战斗减员,数以十万计。</p>

粮草吃食,尚能贪墨,更莫说兵备、器械了。</p>

大楚良家子弟,本有葛布铁皮甲一副,长矛一柄,五人一弓。配套有微薄的饷银,后勤上也有标准。</p>

可周云自北疆大楚子弟中走出,深有体会,那简直是乞丐在打仗。</p>

如今,自食恶果。</p>

马邑东川官道。</p>

一路上,最能战的不是王帐军,也不是突厥各部骑兵。</p>

而是昔日大楚的良家子。</p>

无数像余建三那样的楚人,在得到突厥人的军备后,如恶狼一般,扑向高高在上的贵族。</p>

黄达岭,一支溃败下来的楚兵正军,企图从山区逃脱。</p>

他们一路仓皇退走,甲胄、旗帜、马匹,混乱无度。</p>

“杀,杀!!”</p>

“杀楚狗!”</p>

……</p>

后方,喊杀声响起。</p>

为首的楚军将领一愣,目眦欲裂,惶恐道,“跑,快跑,撤去童家镇。”</p>

这是一支来自南方州郡的部队,衡州郡兵。</p>

战力虽然不行,但山区兵,脚力好,逃跑还是不错滴,否则也不能从大溃败里逃走。</p>

是的。</p>

溃败了,楚军主力溃败了。</p>

从定襄转移后。</p>

衡州郡兵本来在洛阳本部序列,随大军徐徐撤退。</p>

谁料,北狄人在马邑咬了上来。</p>

一开始,数量不多,楚军还能应付。</p>

万万没想到。</p>

第二天一早,地平线上,黑压压的一片,铺天盖地。</p>

仿佛整个大地都是突厥兵。</p>

从军一生,衡州郡兵都没见过这么多的人!更莫说是兵了。</p>

厮杀在黄达岭爆发。</p>

这支衡州兵将领用了不少土办法,三千多残部,硬是在近万追兵手里逃脱。</p>

他们是地域宗族兵,一个地方的,乡里乡亲。</p>

大规模战不行,小规模打,意志却很强。</p>

山坡。</p>

周云曾经待过的雪洞口,北风吹过,残布飘扬。</p>

一支南方部队,互相搀扶,踏雪而走,艰难逃亡。</p>

……</p>

东川官道。</p>

段渊心急如焚。</p>

楚军又被咬上了,近二十万北狄骑兵,死死拖住了大楚主力。</p>

之前已经打了一场,楚兵损失惨重,不少部队都散了。</p>

三十余万大军,不得不停下,在下沟子村一带,跟北狄人周旋。</p>

童家镇的厢车,为何迟迟不到?</p>

“报,五里外杨豪斩了河东张树生,河东骑兵溃败,请求大军掩护。”</p>

“为何如此啊!”段渊一怒,差点没站稳,从战车边缘摔倒。</p>

大军左翼形势萎靡,中军很可能被影响。</p>

“何人敢去迎战杨豪?”</p>

中军一带,各家权贵高手,无不是低下头颅。</p>

南阳,徐州,河东,甚至定襄兵都一样。</p>

他们中或许有人能敌杨豪,但此刻大军溃败,就算赢了也没有功劳。</p>

但若是输了,那就是自己的命啊。</p>

此刻保存实力才是关键,傻子才出风头。</p>

丁布,此刻段渊无比怀念丁布。</p>

下川口一战。</p>

正是丁布的玄甲营,阻挡了突厥第一兵,金狼卫。</p>

好端端的,梅老弟太过分了,折损了玄甲营,等于断掉楚军的牙齿。</p>

段渊焦头烂额,留给他的牌太少了。</p>

没有强悍的中军,没有善战的勇士,兵甲不齐,斗志低迷。</p>

他甚至觉得,此刻还不如几十年前的楼关时期。</p>

至少那时,他有三万敢死的地方部队。</p>

荒地。</p>

寒风。</p>

十里外。</p>

一支近千辆厢车组成的援军,正迅速朝下沟子村赶去。</p>

二万徭役兵,不少人口里还叼着馒头。</p>

这是昨天发的,为的就是这趟卖命的活。</p>

……</p>

马邑各处都在发生战争。</p>

楚军的情况岌岌可危。</p>

而七八百里外,河原战场,战况恰恰相反。</p>

荒原之上。</p>

斥候战中,突厥人节节败退。</p>

局部绞杀战,梁三稳稳压制他们。</p>

这些若隐若现的精锐斥候,草原根本应付不来。</p>

他们纪律严明,悍不畏死,武器还厉害的不像话。</p>

一个不注意,雪地飞出一根羽箭,草原二十年才能养大的汉子就报销了。</p>

短短几天。</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