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127章 废丞相废中书省朱棣被梅殷(2/2)

好书推荐:

胡惟庸对于在他离开后,朱元璋都生起了什么心思,和朱标都说了什么话,一无所知。

这个时候的他,在经历了最初的震动之后,又逐渐恢复了信心。

虽然这一次的事挺让人意外,也挺让人倍受打击的。

但别管怎么说,他都算有惊无险的过关了。

还能接着做丞相。

这说明朱元璋离不开自己。

自己这个丞相,还是挺受朱元璋信任的。

只要自己还能当丞相,还能受朱元璋信任。

那么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会少。

刘伯温想要借此来扳倒自己,是不可能的……

……

中都凤阳。

李善长看着高大雄伟的中都城,显得很失神。

斜阳西下,倦鸟归林。

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而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之下,这雄伟的中都城,也看起来更加的辉煌,更加的神圣。

“多好的中都城啊!

自己修建的是多么用心。

怎么说废就废了呢?

自己为此,可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啊!

朱元璋,他怎么能这么干?”

看着此时,早就已经不复之前热闹的中都城,李善长的心都在滴血。

满心的不甘。

坐在这里看了很久,一直等到太阳落山。

李善长才拄着拐杖站了起来,从中都城这边离去。

中都城必须要接着修建,谁在前面拦着都不行。

哪怕是朱元璋明确下了旨意,那也一样不成!

这件事儿,朱元璋说了不算!

迁都这事,无论如何自己都必须将其给做成了!

不然,自己这个韩国公的脸,就算是彻底掉在了地上!

再也捡不起来了!

这么多年来,他还没吃过这么大亏,丢过这么大人了!

朱元璋当了皇帝,就觉得不需要自己了?

觉得离开自己,他能行了?

他不行,还差得远!

接下来自己就做些事情让朱元璋看看,自己的力量有多大。

让朱元璋认清楚这天下离开自己李善长,他玩不转!

没了自己的配合,许许多多的事儿他都做不成!

这个时候就想要把自己给踢开,他想的太多了!

也高估了他朱重八的能力!

既然自己苦苦请求,朱元璋还是不想修中都城。

那自己就动用手段,逼着他来修!

中都城这事,他必须做了!

一番行走,李善长停下脚步,拄着拐杖,朝着天空望去。

只见此时夜幕已经降下,笼罩四野。

满天繁星闪烁,夜色清冷,夜空显得格外的高远深邃。

那梅殷,或许也可以弄一些手段,动一动他!

梅思祖,还有那梅义好像对这梅殷有着不小的意见。

包括江阴侯吴良,也同样如此。

或许……可以让他们出手做出一些事情来!

刘伯温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死了吧?

有自己给胡惟庸的指点,还有刘伯温自己当初做出来的那些事在。

刘伯温绝对在劫难逃。

算算时间,到了现在,胡惟庸应该已经得手了……

回到家中后,李善长吃了一些饭菜,便躺下休息了。

坐等好消息传来。

他相信,在这一次的事情上,绝对不可能再出现任何的偏差。

刘伯温必死无疑,谁都救不了他!

敢在中都城上,坏自己的事,刘伯温他只能死!

不仅是刘伯温要死,今后刘伯温的儿子也不能留!

敢这么招惹他李善长的人,还没有出现呢!

既然敢如此招惹,那不论是谁,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中都城的事儿,对于李善长的打击很大。

以至于让他的心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像是一个以往一直胜利,一直赢钱,这次却一下子血亏的赌徒红了眼。

想要不顾一切的证明自己的能力。

想要挽回面子

往日里很多不会去做的事儿,这个时候也都开始动手,谋划。

……

“咕咚!”

“咕咚!”

双水村。

在听到梅殷所说出来的话后,不论是朱棣,还是李景隆,两人都是忍不住咽口水。

两人没有一个是不识货的,太清楚倘若梅殷真的能够制造出琉璃来,这里面到底有多大的利润!

毫不客气的说,这就是凭空挖出来了一座金矿。

甚至于要比挖到金矿,来钱都要快。

这样的生意,别管谁做都绝对会发大财。

赚的盆满钵满,吃的满嘴流油!

有多少人遇到了这样的好处时,都会想要将之牢牢的握在自己手里。

不给别人分一点的利益

结果现在,梅殷却在谈笑之间,就向他们发出了邀请,要将这惊天富贵分给他们。

两人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寻常财富,根本不会让他二人动心。

可是现在,梅殷说出来的这个条件,却让二人尽皆心动不已。

不是他们定力不行,实在是这儿泼天的富贵太大了!

大到令人心肝都在颤抖。

任凭谁面对这样的泼天富贵,都不会太淡定。

“那个……二姑父,这事儿我还是不参与了。

我们家本身钱就不少,我爷爷和我爹又都是节俭的性子。

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只挣钱不花钱可不行,我必须得败家。

我若是不败家,就对不起他们两个这般节俭,对不起他们的才华。

他们两个人挣下的家业,就够我败的了。

再说,香皂这事上,我已经和二姑父你五五分成。

香皂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每日都有钱财进账。

水泥这东西也是个赚钱的。

虽然现在还没有铺展开,但今后赚的钱也绝对不少。

这琉璃,我就不参与了。

太多了,我怕我败家都败不完。

使劲咽了几口口水后,李景隆望着梅殷开了口。

李景隆作出这样的决定,倒是令的梅殷有些意外。

面对这泼天富贵,不动心的人可不多。

很多人争着抢着,想要获得。

李景隆明显也动心了,可却忍住了。

倒是令他有些意外。

“大侄子,参与进来吧,没道理前面的两个有你的份,琉璃这件事上就没了你的份儿。”

梅殷望着李景隆开口。

李景隆闻言,还是摇了摇头道:“二姑父,你别劝了,你再劝下去,我还真怕自己会忍耐不住答应了你。

这琉璃我真的不参与了。

还是那句话,我家里面就我一个人败家,钱已经够多了。

多到了可以让我,随便败家的程度。

今后二姑父你做出琉璃了,送给我几件漂亮的琉璃制品就足够了……”

朱棣也长出了一口气道:“二妹夫,琉璃这事儿我也不参与。

回去后,我就把这事儿说给大哥和父皇。

让大哥和父皇考虑。

这事儿还是让大哥和父皇他们来吧。”

没有几个人能在这么大的富贵面前保持平静。

但不论是李景隆,还是朱棣,两人在经过了最初的震动之后,还是很快回过神来,做出了他们的选择。

“四哥,景隆,要不这事儿,咱们这么做。”

梅殷在劝了他们两次后,发现两人真的是不参与这件事。

便换了个说法开口道:“琉璃这个事儿,给大哥或者父皇他们谈谈,确实很有必要。

一部分利益给大哥他们,剩下的一部分归我。

在归我的这份利益当中,咱们再分一分。

我占个大头,拿五成,剩下的你们两个一人两成半如何?”

钱是死的,人是活的。

梅殷这个时候对朱棣还有李景隆说出琉璃的事儿,并拉他们入股,本身就有意让朱棣向朱元璋和朱标他们说上一说。

从而和朱元璋合作的意思在。

香皂这事儿,他可以和李景隆独占了。

但琉璃这事儿,必须把利益分给皇家。

准确的来说,就是和朱元璋进行合伙。

不然这个生意难以长久。

而朱棣和李景隆二人的反应也都让梅殷特别的满意。

他准备再让出一部分利益,把李景隆和朱棣二人给拉进来。

当一个人,能够轻易的赚到很多钱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白一个道理。

这个世上,还有比钱更为珍贵的东西。

有些时候让出利益,是为了让利益更为长久,让生活变得更加的顺遂。

朱棣自不必多说,别人不知道,梅殷却知道的很清楚,这位可是鼎鼎有名的永乐大帝。

不论是战功,还是其余方面的能力,那都没得说。

虽然现在他来了,决定尽可能的保住朱标,保住朱雄英。

可人生无常,总还是要多做一些准备,多做出一些投资的。

用玻璃的收益,对朱棣进行利益捆绑,加强和朱棣之间的联系,倒是一步不错的棋。

凭借朱棣身份地位,还有能力。

今后就算是历史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出现了偏差。

朱棣做不成皇帝了。

朱棣依然不会太平凡。

至于李景隆。

抛开李景隆的身份地位这些不谈,单单是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下来,梅殷就觉得李景隆此人,还是很不错的。

有事他是真上。

不说别的,只凭这一点儿,梅殷就要把利益分给他一些。

有共同的利益在,才能够让友情变得更加长久。

“使不得,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朱棣连连摇头,李景隆也在拒绝。

这份大礼实在是太大了。

琉璃这东西太赚钱。

哪怕只是二妹夫在和父皇他们分过之后,再从属于他的份额当中拿出一部分来,那也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关键是这财富,还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今后年年都会有。

这钱太多了!

梅殷笑道:“这有什么使不得?

钱是王八蛋,没了再赚。

不过是一些琉璃,一些钱而已。

相对于这些钱,我更看重和四哥大侄子你们之间的亲情,还有友谊。

钱是有价的,亲情和友谊是无价的。

别磨叽了,就这么来!”

听到梅殷说出这话来,李景隆还有朱棣二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激荡。

一时间,心里面向是被塞进去了很多的东西。

李景隆的眼圈都有些泛红。

他说的这话,再配上他想要做的事,当真是感人至深。

直戳人的心窝子。

“不行,二妹夫,这太多了。”

朱棣摇头。

李景隆同样是觉得这东西太多了。

“咱们之间的友谊,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

经过一番的争论,最终的决定是李景隆和朱棣二人也入伙。

他们所分得的利润,各自为梅殷份额的一成。

也就是说梅殷的份额,他们一人占一成,梅殷占八成。

做好这个约定后,梅殷便找来纸笔,写下了三份一样的契约来。

梅殷和李景隆,朱棣在上面签字,画押。

如此这份契约便正式生效了。

将这薄薄的一张纸给收入怀里。

不论是朱棣,还是李景隆,都觉得这纸张重于千金!

依照琉璃的珍贵程度,还有受欢迎的程度。

梅殷真的把琉璃给弄出来,并开始售卖。

所获得的钱财绝对是海量的!

他们怀里这薄薄的一张纸,也绝对是重于千金。

到了这个时候,两人已经不再怀疑梅殷能不能做出琉璃了。

依照他们对梅殷的了解,梅殷不是个喜欢说大话的人。

又有水泥,以及威力大增的火药进行打底儿。

而梅殷在这次在这件事情上又弄得如此认真。

又是准备和父皇大哥他们进行合作,又是拉他们两个入股,给他们分利润。

能做出这事来,只能说明一个事。

那就是在这件事情上,梅殷有着绝对的把握!

当天晚上,朱棣也没有回去,就在梅殷这里住下。

李景隆,梅殷,朱棣三人在这里饮酒畅谈,一直到很晚才各自安歇。

如今,梅殷的这处院落里,盖起了一座瓦房。

这座房屋一共有三间,是配房。

用料这些,都不算太考究。

再加上梅殷又舍得花钱,请来的人多。

所以建造的速度也是飞快。

如今已经建好,能够住人了。

如此一来,就不必把朱棣安排到别人家住宿。

或者是让小婵把她的房间,腾出来让朱棣住。

倒是方便了很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