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力拔山兮气盖世218(2/2)
世人皆赞李都督之忠义,黄台吉却持相反意见。</p>
黄台吉不信这世上有大忠之人,或者说他不信朱由检如此德薄之人,配得此大忠大义之人。</p>
他揣测李小将一定有所图谋,此人不过二十来岁已然身居高位,日后再立奇功,明廷还有何奖励可赏?</p>
封侯,封公,乃至裂土封王?</p>
纵使李牧本人无所图谋,形势也会逼着他走向不忍为的道路。</p>
而且黄台吉查看粗陋的沙盘,惊奇发现李牧正在关内各地布局。</p>
李小将明明拥有剿灭乞活贼的实力却不急着去做,许是“急流勇退”,也可能是养寇自重,等着朝廷给他升官加赏。</p>
这小子服从朝廷调兵前往各处,一部去登州,一部去豫南南阳,将来还要抽调一部分前往辽西。</p>
看起来任由朝廷分权削弱,同为野心家的黄台吉却嗅到一股阴谋味道。</p>
若是李小将能操控分支兵马,那这些悍卒表面分权,实则是占据各省要地,一旦形势有变,数省地盘都将归入李小将之手。</p>
只是南阳这一路黄台吉想不明白。</p>
李小将是想借着支援友军的名义,趁机占据南阳重镇,没料到守军闭门不开才导致全军覆没。</p>
还是真的忠心为国?</p>
两千精锐实在太过珍惜,李小将总不可能是故意派人去送死的。</p>
也正是南阳一败,导致他始终看不透李小将的真实用意,其人究竟大忠,还是大奸?</p>
假如李牧野心勃勃,图谋整个天下,新的疑问产生了——</p>
既然黑旗军是李小将的核心力量,为何要服从朝廷军令派到登州、辽南,为了明廷这样的潜在对手消耗自己的嫡系?</p>
换做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统治者,都不会自轻自贱给别人做嫁衣。</p>
黄台吉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李小将派兵到辽南,为了南朝拼死血战究竟图什么?</p>
假如他真是百年难遇的大忠臣,就图那点王侯爵位,名留青史的美名么?</p>
与天下王土相比,区区王侯爵位、青史留名算得了什么。</p>
李小将有成千上万的精锐黑旗军,明明有争霸天下的资本,却甘愿为明廷驱使消磨精锐骨血,简直愚蠢。</p>
保存实力等到天下有变再站出来横扫天下,才是一个霸主真正该做的。</p>
黄台吉想不通,也就懒得再去思考此人的本心……</p>
细作探得背嵬军精兵两千人出头,而年初接连挫败左右两路八旗的黑旗军起码五六千人。</p>
按照五六千黑旗军可配合友军,单对四五万大清战辅兵来看。</p>
战力稍弱的两千背嵬军精兵差不多能抗衡大清一万战兵。</p>
算上其他明军部众,黄台吉只要安排三万余战辅兵差不多就能与之打成平手,甚至占据些许优势。</p>
不过辽南战局并不急于一时,敌兵即使拿下三座要地,北上盖州也要跨越二百多里,身后粮道处处都是破绽。</p>
只要大清重兵在前牵制,轻骑绕后袭扰粮道,饶是背嵬军再强,也得跟着友军乖乖退回复州。</p>
更重要的是辽西明军竟然动了。</p>
这些人平日里只会小打小闹,居然真的出兵攻打义州了。</p>
辽西之地一直是黄台吉绕不开的眼中钉,若想安稳入关占据南朝北方之地,务必夺取辽西,乃至山海关重镇。</p>
原本没有辽南之事,他就打算集结重兵包围锦州,哪怕是困城一年,两年,也得给锦州拿下,还能顺便围点打援消磨南朝有生力量。</p>
如今明廷不思防守,反而主动派兵进攻。</p>
他巴不得多多消灭明军机动兵力,没想到那小皇帝竟给他送上门来,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p>
经过一众文武对战略细节修正与补充,黄台吉终于确立接下来的战略优先级。</p>
全国满蒙汉八旗三丁抽二,组建十万八旗战兵。</p>
征南大军换成阿济格为主帅,多铎为副帅,全军一万五千旗丁,一万包衣,三位汉军王公一万人,五千朝鲜人,总计四万大军南下。</p>
一直在盖州逗留、罹患“恐黑症”的豪格不适合进攻背嵬军,应该去征西大军打打辽西明军治一治心病。</p>
征西大军由济尔哈朗担任主帅,多尔衮,豪格担任副帅,总领一万旗丁,两万包衣,再联络外藩蒙古出兵一万,共同对付辽西明军。</p>
而他大清的皇帝,手握六万八旗战兵,四万武装包衣,总计十万大军坐镇辽阳,无论南面、西面取得何等成果,他都将亲率前往扩大战果。</p>
这一次双线作战,他一定要打得南朝不敢再图关外之地。</p>
大清势必压倒大明,而他黄台吉也一定能成为天下之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