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圣上高见203(2/2)

河南、湖广的巡抚也要迅速填补,以便尽快组织第二波大军围剿乞活贼,这次务必吸取“各个击破”的教训,集结重兵一齐进发。</p>

唉,朱由检心中哀叹,关内贼寇要剿,关外凶虏未灭。</p>

今年开征的练饷截止眼下到位三成,九边的补员、强训计划才刚刚开始。</p>

根据各地军镇,以及洪承畴的报告,想要出关主动迎战东虏,起码要一两年,最好能安稳练两年步骑精兵,如此方可稳妥。</p>

不过朱由检的急性子才不愿等。</p>

加上黑旗营给他带来的“惊喜”越来越多。他只愿再给洪承畴一年,不,九个月。</p>

朱由检要洪承畴九个月内必须给他带来捷报,哪怕只收复锦州以东的少量领土,也行。</p>

朱由检忧愁地想,为何自己任命的督抚皆是酒囊饭袋。再好的忠臣义士交给他们,也能糟践一空。</p>

“同样是一个脑袋两条胳膊,吃着朕发的钱粮,为何黑旗营总能为朕夺来胜利,其他官军却总是败仗,败仗,败仗?”</p>

官员们不说话,表面上假装翻越公文,实则等待皇帝引子的后面一句。</p>

朱由检表示,既然这帮文臣武将都是饭桶,不如重开大都督府,任命李总兵为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将大量钱粮资源倾注到李总兵手中。</p>

每年辽东镇靡费军饷何止四百万,就算一半好了,给李总兵两百万两银子,一年训练五万黑旗精兵。</p>

精兵练成以后,再混杂数万“虾兵蟹将”,半年之内平了乞活贼,再过一年半载平了东虏。</p>

届时四海升平,三饷免除,他就算给李总兵许一个侯爷,乃至国公又有何妨?</p>

朱由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当即被众人否决。</p>

他们跪在陛下面前劝诫,“万万不可啊!陛下!”</p>

大都督职务可是太祖开国之初就废除的,此时重开大都督府有违祖制。</p>

而且都督中外诸军事这种权限,简直是篡位者必备。</p>

即便李总兵没有篡位之心,万一他麾下部将尝到大权在握的“甜头”,不舍得放弃大都督的权柄,硬是给李总兵黄袍加身怎么办?</p>

眼下黑旗营威名已然名扬天下,再给李总兵练出五万精兵,一旦黑旗营谋反,谁能挡得住?</p>

况且最近御史和厂卫都听说了民间关于黑旗营的传言——</p>

人人都说黑旗营是天下救星,李总兵受命于天,就该身居高位整顿山河,剿灭流贼,平定东虏,最后取代已朽的朱明江山,改朝换代。</p>

这种流言在这几个月传播得又快又广。</p>

即便诸公与皇帝明知道是有人恶意诋毁黑旗营名声,想离间君臣关系,但听得多了也不免心中犯嘀咕。</p>

饶是深信李牧的朱由检,也不免疑心病发作。</p>

他觉得忠义无双的李总兵应当不会反叛,但将帅底下的骄兵悍将会不会产生邪念就不可知了。</p>

哪怕是为了保护李总兵的安危,也不能再让他的权柄再度膨胀,否则君臣失衡,后患无穷。</p>

“朕知道了,既然大都督一事不可,那就给李总兵升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挂平贼将军印,总管河南、湖广、江北军务……”</p>

李总兵原是正二品武官,眼下升至正一品左都督,又挂平贼将军印,虽然权限不比大都督,却在辖区拥有绝对权威。</p>

凡挂印将军又称作“武经略”,可指挥辖区内所有文武官员、军队以及民夫调动,五品以下官员随意停职,三品以下任意弹劾,虽不能先斩后奏,却有超出大多数武官,乃至部分文官的权力。</p>

重臣微微一愣,原来这才是陛下的真实意图。</p>

利用大都督一事牵扯众人精力,再开出一个不那么夸张的提案做出“让步”,叫众臣不好再反驳。</p>

什么叫拆屋效应,这就是了。</p>

于是众臣只好修修补补,表示既升李总兵的权柄,就要削他的兵权。</p>

不如抽调数千黑旗精锐北上山海关,日后征伐东虏之际,也能充当破虏先锋。</p>

“嗯,此议不错。不过李爱卿近日连收数城,又大损两千精兵,仓促练兵也需要时日,就给他三个月时间。</p>

三个月后调遣黑旗精兵北上充实辽西。如此既增强边关军力,又替李爱卿破除近期的流言蜚语。</p>

李爱卿忠心为国,这些流言却想离间君臣关系,朕决不上当!刑部、锦衣卫都要严加盘查,谁敢乱传谣言定不轻饶!”</p>

“陛下圣明!”</p>

……</p>

那边君臣定下决策,这边围攻信阳的李牧打了喷嚏,总觉得有人刚说了他什么坏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