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他们不在乎之二(2/2)

好书推荐:

堵长瑞凑上来,说道:“那个,其实我也会缝衣服。”

书房里,堵胤锡和杨畏知相对而坐。

堵胤锡说道:“杨大人西军之使耶?大明之臣耶?”这个事儿比较关键,就是问问杨畏知的个人立场,探探他的底。

杨畏知说道:“大学士,介甫为西军之使,亦为大明之臣。”介甫是杨畏知的字。他尊称大学士,表明跟明廷一条心。

堵胤锡说道:“前两年听闻沙定洲与黔国公征战不休,这两年听闻西军入云南。路途遥远,传说纷纭。杨大人可否讲解一二。”

杨畏知为他娓娓道来,堵胤锡不时询问。

隆武元年,沙定洲把黔国公赶出昆明。是杨畏知接纳了黔国公。二人招兵买马,于楚雄孤城独抗沙定洲大军数年,历经大小数十战。

后来龙见州引西军入滇。杨畏知和黔国公集合两万人,迎战西军。不成想,他们根本不是西军的对手。大军被击溃,杨畏知投水自尽,为孙可望所救。

杨畏知叹道:“吾乃烈皇亲授云南副使,岂会背主投贼?”

堵胤锡心里佩服,绝地坚守数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杨畏知的能力和操守可见一斑。他说道:“朝廷与云南驿路断绝,恐怕至今不知杨大人功绩。辛苦介甫了!为何投降大西军?”

杨畏知说道:“孙可望劝解我,且留有用之身,共同抗清。”

“哦,西军有意抗清?”堵胤锡惊讶的问道。

“的确如此。他说,张献忠为满清所害。他所求者,乃一块休养生息之地,待西军恢复实力再与满清决一死战。”

“你相信了他的话?”

“听其言,观其行,不似作伪。我提出条件:不用献忠年号,仍尊明朝;不杀百姓;不掳妇。”

“他能答应?”堵胤锡惊奇的问道。

“一口答应,说到做到。云南旧官莫不服气。”

堵胤锡心里颇受震撼,大西军有如此心胸,志不止此啊。他问道:“哦?西军果真有三十万之众?”

“只多不少!”杨畏知答道,他说:“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莫不是一世人杰。西军半年扫平云南,三年生聚,如今兵精粮足。孙可望直属十万人,名曰架前军。李定国领八万人,刘文秀手下五万人。艾能奇死于平叛,属下由其子率领。加上其他地方武装,西军三十万人只多不少!那西军人才济济,军威雄壮。朝廷只可结盟,不可为敌!”

堵胤锡默片刻,说道:“也罢,喊鹏举进来吧。”

马自得和堵长瑞一起进来。马自得想,看样子肉戏来了,要谈条件。

堵胤锡简单介绍云南的情况,小哥俩听的连连点头。马自得站起来,肃然说道:“鹏举斗胆代表大明、代表云南父老,感谢杨大人!值此乱世,舍生取义容易,忍辱负重艰难!”

杨畏知双目似有泪花闪现。他也站起来,对着马自得行了一礼。

马自得是内心敬他,也向堵胤锡表明立场。他问道:“今日朝中,杨大人似乎故意挑起朝中怒火。”

“的确!吾观朝中大臣,毫无进取之心,对西军实力也无甚了解。吾欲激起朝廷的重视,只可惜武人相殴,白白浪费机会!”杨畏知坦然道。

马自得说道:“大西军重归朝廷,具体有什么条件?”

杨畏知说道:“大西军只要一个名义。孙可望要封一字王,其他大将低一级。大西军可以入卫朝廷,也可以响应朝廷号令,出滇作战!”

堵胤锡说道:“也罢,一个名义而已。我明日上奏皇帝陛下,赞成此事!”

杨畏知对堵胤锡行礼道:“多谢堵大学士!”

马自得说道:“慢!杨大人,我们也有两个条件。”

堵胤锡皱着眉头看看马自得。杨畏知说道:“武昌伯请明示。”

马自得说道:“其一,鄂国公欲谋求柳州作为驻地,我等希望西军赞成此事。其二,将来我等经营柳州,希望与云南友好通商。”

杨畏知说道:“我个人同意!我会立即写信给孙可望请示。想来大西军乐观其成!”

双方达成一致,杨畏知起身告辞。堵胤锡回到书房,教训马自得:“朝廷大事,汝竟敢如同商贾一般讨价还价!”

马自得说道:“恩师,今日上朝,吾观满朝大臣,浑浑噩噩!满清大兵压境,他们居然毫不在乎,无人提起!西军雄踞高原,他们捂住眼睛,装看不见!”

堵胤锡默然。诚如马自得所言,这朝廷看上去实在做不得指望。

马自得慨然说道:“增强实力,时不我待!否则满清南下之日,就是我等覆亡之时!”

堵胤锡颓然说道:“也罢,你放手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