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芜湖又赚了一笔~(1/1)
“赤骑必胜!” “雷帅必胜!” “……” 在场所有赤骑人,声音和动作整齐划一,气势如虹,非常唬人。 愣是那些跪在地上磕头的老百姓,听到这声音,都不由自主停止了磕头。 纷纷举起拳头,扯开嗓子,跟着一起吼。 “赤骑必胜!” “雷帅必胜!” “赤骑必胜!” “雷帅必胜!” “……” 嘉炆坐在旁边看着,好想翻白眼。 他只感觉到脸上挂着好多黑色竖线,心里头暗暗吐槽: “妈的……” “再发展下去……” “该不会要给我建庙塑神像了吧……” “这特么让我熬过那10年……” “不是……” “那10年我还是带着唐门人出海吧……” “e……” “到时候就留个什么雷帅庙给他们去砸……” 作为历史下游者,嘉炆自然晓得未来会发生什么。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他才提前布局,把能送出去的人先送出去,顺带着开始探索海外。 等黎明来了以后,就可以去香江立足,然后再去四小龙赚刀惹,支持国内,顺带建立传灯人海外基地。 这样到时候就算国内闹翻天,他和唐门人也还能安然立身。 但那都是后话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在两三年内一统巴蜀。 否则,光大师一通微操下来,恐怕还要惹很多事情。 想到这,嘉炆抬起手,缓缓下压,示意众人闭嘴。 要不得说赤骑的纪律好,看到嘉炆的信号,那团长立刻大吼道。 “安静!” 一声令下,所有赤骑人纷纷闭嘴,放下拳头乖乖站好,等着挨批。 他们是很快就调整过来了,但是武隆村民现在还在热血沸腾,声嘶力竭大吼着,似乎能够得到雷祖的救赎,是他们平日里求神拜佛得到的恩荣。 他们又吼了好一会儿,方才稀稀拉拉停了下来。 瞧着全场鸦雀无声,嘉炆扫视众人一眼,方才开口道。 “赤骑不是土匪,赤骑不是流氓。” “赤骑也是讲道理的。” “赤骑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巴渝老百姓过得更好。” “接下来,赤骑将进一步整顿武隆城,希望乡绅们能鼎力支持。” “当然,赤骑从来不怕顽固抵抗。” “公道自在人心。” “没有强买强卖,戕害百姓的,赤骑不会冤枉你们。” “如果有,又顽固抵抗,那不好意思了。” 说罢,嘉炆顿了顿,故意再扫视全场一圈。 果然如他所预料的,有些个小地主躲在人堆里正在听他说话。 听到刚才说的整顿,脸色都有点僵住了,但那又怎么样。 先礼后兵,台阶和脸面都给到了。 真不听懂,那嘉炆也想学一学曹少璘,不吃牛肉了。 看到那些小地主们脸色不好看,嘉炆随即朗声继续说道。 “我今天一天都在县衙,欢迎来喝茶。” “今天不主动来的,那明天我就上门请了。” 说着,嘉炆又顿了顿,扫视众人一眼,朗声。 “行了,今天就到这了。” “大家都先回去休息吧。” “剩下,都等公告吧。” 说罢,嘉炆意念一动,松花蛋2号随即推着他离开。 赤骑们也拿出家伙事儿,把县长全家和黄八郎全家在内35具焦炭全部都给清理走了。 王五带着那十多个人,也跟着在旁边帮忙。 等到他们离开后,武陵百姓也纷纷离开。 -·-·-·- 嘉炆先一步回到了县衙,跟着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以前县衙的师爷。 那天通过王五的嘴,嘉炆也知道这师爷贪生怕死,胆小好色,不算好人,但曾是个读书人,还有一丢丢良知。 好几次,都私下帮了村民。 因为这样,所以嘉炆并没有处理他。 死罪可逃,活罪难饶。 一回到县衙,嘉炆便要他将武隆人员名册交出来,同时让他将武隆乡绅的名单列出来。 这已经是赤骑的操作流程了。 攻占城池后,先拿下迫害百姓的头号大乡绅。 公审后,原地处理。 然后进一步再回收土地。 有配合的,把他们抢占的土地全部收回来,包括他们自己住的那块地也收回来,但是会给一定年限的使用权。 除此之外,还要收缴他们一半的财产。 回收土地后,接下来就是分配,分配有分配的方式。 一方面,是家里有富余劳动力的就多给一点,然后指定合理的收租比例。 同时加入一个灾年的减租政策。 相当于在兼顾公平的情况下,鼓励多劳多得。 除了常规分配外,就是兼顾老弱妇孺的生活保障。 涉及到老弱妇孺和对赤骑事业有巨大贡献的亲属。 他们家里没有劳动力可以种地的话,会由赤骑来接管耕种,上交收租后的80留给那个家庭,剩下20给协助耕种打理的赤骑人员。 除此之外,还有成立对应的小团队。 遇到纠纷,就由于这个小团队去处理。 反正就是分下去后,会给一张证明,有证明才是你的,没有证明就算是你种的也没用。 剩下的小乡绅也是按照这套来走。 说实话,这套操作流程还是稍微改良过了,给小乡绅们留一条活路。 像县长罗勇和黄八郎那种,嘉炆必须斩草除根。 不然日后他们的子女,有很大概率会成为带路者,赤骑带来麻烦。 这已经是先例在前了,嘉炆可不想看着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赤骑,有任何闪失。 -·-·-·- 很快,师爷便将名单全部都列了出来。 嘉炆看了一眼名单,在这个武隆城里还有4个乡绅:周吴郑王,随即问了一下各自的位置,让县衙巡捕带如花过去那些乡绅家附近盯着。 而他则是安心在县衙等着。 不到一个时辰,周家当家人,便登门了。 来的时候,还带上了一沓地契,就在嘉炆的眼皮底下把所有地契都给交了。 然后听说要上交一半的财产,咬咬牙也答应了,立刻让随行管家带着如花回去取来账簿。 周家一来,吴家、郑家、王家,也先后到了。 像是商量好似的,都乖乖交上地契,也乖乖交了一半的财产。 到了晚上,嘉炆盘点了一下。 地不算的情况下,吴家、郑家和王家,总共上缴了价值101万的金、银、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