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你养出来的好徒弟很会哦(1/1)
“小蜘蛛大概有一百只。” “然后捏,小蜜蜂也差不多是一百只。” 这一下,变成嘉炆不淡定了。 很早之前见识过癫婆的小蜘蛛威力,就是大号一点的手榴弹。 威力上说,并不是很突出,但特么小蜘蛛是可以移动的啊!!!! 还有那小蜜蜂还能飞!!! 这要是时间够,估计能来个蜂群轰炸了。 对哦,其实可以用飞鹰作为装载机,开发个蜂群轰炸的打法。 让癫婆搞一点麦丽素大小的起爆黏土,然后装到飞鹰肚子里,一只飞鹰装载百来颗麦丽素。 准备几十乃至上百只飞鹰,然后配合癫婆搞一波俯冲,绝户式轰炸,这种到时候可以用在打鬼子上!!! 现在再怎么斗,还是自己人,稍微克制下! 想到这,嘉炆抬头看向癫婆,呵呵一笑,柔声道。 “那你自己注意休息。” “等会我回去城主府开会,就不叫你了。” “开啥会?” “准备召集城里富户讲一下,废除苛捐杂税的事情。” “我目前算是自立门户,背后没有朝廷支持。” “所以能拉拢一个算一个。” 晓沐闻言点点头,稍稍迟疑后,开口回应道。 “e……” “名义的事,我想想办法?” “什么办法?” “你干爹不是下野了吗?” 嘉炆微微一愣,随口反问。 晓沐嘿嘿一笑,看了一眼外头,瞧着没人,低声说道。 “我干爹是下野了~” “但是我外公、大舅和南方有来往啊~” “如果你觉得赤骑需要名义的话,我想想办法,应该是可以的。” 名正言顺,名正言顺。 嘉炆当然想要名正言顺了。 但现在传灯人小组刚起步,那位先生还没有上牌桌,他反倒成了先驱者。 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保持赤骑的纯度,绝对不允许脱离自己的掌控。 归顺某一方,为的既是名义也是资源支持。 可钱、枪嘉炆都有,名义的话,打一打,很快也有了。 至于他说的那位先生,嘉炆一下就知道是谁,也不是很意外。 毕竟她娘是陆谨家的阿姨,这陆家久居江南一代,是个非常大的家族。 南方那一边在初期时,接受了不少大地主财阀的支持,能搭上线,也是很正常的。 简单来说,花钱买个名义,还是可以的。 但没有必要啊! 反正现在是民国时期,巴蜀内部自己忙着养蛊乱斗,谁能最终成为巴蜀之王,那朝廷自然就会发来诏安状。 而且,自己的到来,逐渐再改变这平行世界的因果线。 乾坤未定,一切都有可能。 想到这,嘉炆轻轻摇头,柔声说道。 “算了。” “现在歪头大军阀没有空,也没有能力来染指巴蜀。” “他们都在打着同一个主意,投放资源来让巴蜀内部窝里斗。” “赤骑想要名义,就自己打。” “赤骑是为天下而打,底子本来就正。” “要是需要别人给名义,那就落了下乘,没意思。” 听到这话,晓沐倒是没有驳斥,只是点了点头,柔声回应道。 “嗷嗷~” “成~” “打呗,嘿嘿嘿嘿嘿嘿~~~” “我回去忙咯~” “好,去吧。” 晓沐快步走出营帐。 她前脚刚走出去,后脚营帐外便传来硬朗的声音。 “报告!” 嘉炆探头看了一下,瞧见是张亦,连忙开口道。 “进来吧,张少校。” “镜爷!” 得到了许可,张亦快步走了进来。行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军礼,随即继续说道。 “扣除退出的100人,剩余2300人,已全部完成接收!” “现在有件事,需要和您请示!” “你说。” “连队是否要拆散,重新整编?!” 嘉炆眼轱辘一转,抬头看向张亦,反问道。 “你觉得呢?” “除了技术连,剩下的军纪很松散!” “最好是等到这次刘香香退兵后重整。” 嘉炆闻言点点头,随即回应道。 “可以。” 话音刚落,张亦随即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好的纸张,递到嘉炆面前,恭敬说道。 “镜爷。” “这个是布防图!” “根据咱们现有的27个连的兵力来布置的。” 嘉炆接过手,定睛一瞧。 嚯,果然是专业的。 那些人该在城门口,那些人该守在朝天门码头附近,那些该在城巡游,然后工兵连要在哪里挖堑壕做埋伏,都提前标注好了。 更重要的是,在布防图的最后,同时都有他和杨克难的共同签字,这个也是嘉炆以前要求的。 方案审批嘛,省得到时候再来扯皮。 嘉炆细细看了一遍后,随即从神奇宝贝球中拿出一根小钢笔,在布防图角落签下自己名字,然后递过去。 “可以。” “赶快去落实,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1天内必须完成所有布防。” 说着,嘉炆顿了顿,随即补充道。 “等刘香香退兵,就升你为中校。” “谢镜爷!” 升官发财,这一套对张亦来说非常管用,顿时笑靥如花,灿烂非常,快步走出去的时候,都感觉带着风。 将他打发走后,嘉炆随即带着两个团长,还有陈华和余沧海的尸体离开。 …… 时间过得很快。 眨眼间,就9点多了。 街道市集上的人越来越多,茶楼酒馆的人倒是少了很多。 此时来福客栈三楼的包厢,都没有什么人,只有其中一间有人。 那一间里头坐着的,便是门长唐炳文、大老爷唐家仁,还有火德宗老褚。 三人一大早,就来到来福客栈顶楼喝茶。 老褚看着面前两人,呵呵一笑说道。 “诶,家仁、炳文,听说昨天晚上城主府很热闹啊。” “又是打雷,又是爆炸。” “家仁你养出来的好徒弟,很会哦。” 大老爷唐家仁闻言呵呵傻笑,一边笑着一边随口回应。 “不晓得~” “我哪锅晓得咋个回素哦~” 正说呢,外头传来铜锣声。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那铜锣声,敲得又用力,又急促。 随着铜锣声,一起响起来的,还有吆喝声。 “父老乡亲!” “走过路过!” “不要错过!!” “烂叶子、臭鸡蛋、屎壳郎都拿出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