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只有离开才能更好(1/1)

好书推荐:

湖西省省委大楼,会议厅。 许省长现在三句话里有两句都是在夸李江,还有一句是讲李江的功劳。 各位省委常委们,也都在围绕着许省长的话题不断扩充。 李江只能无奈应对,一口一个都是领导同志们的功劳。 这时,赵长青走了进来。 李江的目光停在了赵长青身上。 “赵书记。”许省长笑着打招呼道。 “赵书记。”其他常委们纷纷向赵长青打招呼。 赵长青有些奇怪,今天只是微微咧了咧嘴,便径直坐了下来。 许省长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觉得很反常。 “赵书记您怎么了?” “不会是因为经济调研组要第一个来咱们省考察吧?还是因为要来大领导?”许省长问道。 赵长青摇了摇头,大家的脸上皆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抱歉,有一件要紧的事情,现在才告诉大家。”赵长青忽然抬起头,表情凝重道。 许省长等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由皱了皱眉。 “之前我答应过大家,一定会解决财政上缴的事情。” “可惜很遗憾,我没办到。” “什么?!”许省长率先站了起来。 接着是沈副省长,他同样有些激动。 其他常委只是脸色变了变。 因为财政上缴与省委其他人的关系不大,主要会影响省政府的工作安排。 说白了,就是民生、政绩。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许省长和沈副省长已经把预算做好了,接下来将会有一大笔钱的开销。 省财政如果这个时候就要按照‘富裕’省份的标准上缴,对湖西省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经济打击。 “赵书记咱们省的情况特殊,不能特事特办吗?” “是啊,赵书记别的‘富裕’省,是一步步慢慢富上来的,我们是短时间内的‘乍富’,省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方面的民生投入,包括教育、医疗、养老都需要钱去提升。” “如果这些钱被拿走,我们的很多项目都会面临停滞,以省内目前的基础条件,肯定不足以容纳明年大规模的企业入驻啊” “对我们来说,这笔财政,就是命根钱,不能上缴!”沈副省长颇为激动道。 之前他是主管省内经济发展的第一负责人,所以对情况相当了了解。 湖西省在半年前还是一个发展非常落后的省份,这个落后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道路建设和城市建设,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明年怎么迎接海量的企业入驻? “赵书记,不能找找严会长和吕组长吗?” “这两位领导肯定有办法” “不行我都找过了,他们帮不了我们。”赵长青平静道。 “连严会长和吕组长都帮不了??”许省长惊了。 “您父亲呢他老人家如果愿意出山,肯定能行!” “您能不能求他帮忙,我相信以咱们省的特殊情况,领导会理解的。”沈副省长紧张得看着赵长青道。 赵长青缓缓抬起头,无奈得叹了一口气。 “就是他,把我们按死的。” “啊??您父亲??赵老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这”许省长更激动了。 沈奇表情木讷得连连摇头,他也无法理解。 其他常委们则窃窃私语起来,眼神中满是惊愕。 “他说,规定就是规定,不可能因为我而改变。” “组织上早就定下了标准,只要达到一定体量的gdp后,自动晋升为‘富裕’省份,所有‘富裕’省份,每年年底必须完成财政上缴任务,一般综合比例是40。” “可我们今年不是还没被划归为‘富裕’省份吗?能不能先不交,或者明年补交?”许省长问道。 “赵书记,您能不能再和组织上沟通一下?我们甚至可以补缴双倍。”沈副省长道。 赵长青摇了摇头,“每年的财政上缴是在经济发展评判之后,你们忘了吗?” “也就是说我们刚被评为‘富裕’省份,就要完成40的财政上缴??”沈副省长更激动了。 “这是什么狗屁规定。” “沈奇!”赵长青和许明同时瞪了他一眼。 沈副省长不说话了,独自一人生着闷气。 其他常委面面相觑。 常委会顿时陷入了沉寂。 良久。 许省长问道:“赵书记,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赵长青愣了半晌,所有人都在看着他。 “有。” “什么办法?”许省长惊喜道。 沈奇也抬起了头。 李江皱了皱眉头,看着赵长青。 赵长青扫了一眼众人,轻叹口气道,“我辞职。” “什么?”许明和沈奇同时怔了怔,他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我辞职。”赵长青重复了一遍。 “为什么?这跟您辞职有什么关系??”沈奇更加激动了,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对于赵书记来说,接下来是他这辈子仕途最重要的几年。 如果离开了,于他个人而言,岂不是前功尽弃? 多少白花花的政绩,可就全被别人捡走了。 “赵书记,我不理解。”许省长皱眉道。 “同志们,只有我辞职,才能给湖西省换来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您是指您的父亲?”许省长愣住了。 赵长青没有点头,而是低下了头,他的眼眶微红,这还是许省长第一次看见赵书记这样。 “赵老为什么要要这样对我们??”沈奇咬着牙道。 “好了沈奇,不要再说了。”许省长打断他道。 沈奇紧握双拳,眼中似有怒火升腾,但却一点也发泄不出来。 其他常委们,皆暗自摇头叹息。 最终还是赵长青自己把话说了出来。 “其实能特事特办。” “但因为我是他的儿子,所以” “他才特地不批。” “只有我辞职,才能给大家换来一个宽松的环境。” “赵书记”沈奇快哭了,只能掩面不语。 许省长把手压在山根处,闭上了眼睛,表情很难受。 他作为湖西省的省长,历经过两届书记。 为官多年,见过的书记也有不少。 只有赵长青,是他最为敬佩的。 虽是官宦子弟,但家风甚严,从不以势压人。 而且胸怀博大,体恤民众,所思所想,皆是为了一方百姓。 再者,赵长青没有架子,喜欢礼贤下士,几年来为湖西省殚精竭虑,这些许省长都看在眼里。 要是没有赵书记,湖西省哪有今天的成就。 李江同志能来湖西省,更是全赖赵书记的努力。 如果赵书记现在辞职,对他也太不公平了。 “赵书记,您不能走”沈奇喃喃道。 其他常委也都看着赵长青,眼神中满是哀求。 赵长青心里也很难受,对他来说,湖西省已经是家了。 可正因为是家,他才不得不走。 只有走了,湖西省才能更好得发展。 他不想走,但他更不想阻碍湖西省的发展。 “同志们,我辞职后,就暂由老许主持工作,大家一定要配合他争取,和组织上,把情况讲清楚。” “我等着大家的好消息” 说完,赵长青站了起来,径直离开了会议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