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景程给孟子的信(1/1)
景程对印刷术的具体细节记得不太清楚,他只知道需要用到油墨。 再有就是知道一个大的方向。 墨这个东西他早就研究出来了,就是一般的普通墨,松烟古墨倒也知道怎么搞,但那个东西太费时费力了,所以一般的货色就行了。 更精贵的东西留给市场,一点一点的来吧。 初春的早晨,景程坐着马车来到公输家的别院。 他现在已经不怎么骑马了,因为骑马太累,哪有坐马车舒服啊? 他这个马车也是特制的,减震效果很不错,否则同样能把自己给点散架子喽。 公输别院的规模已经非常的大了,这个别院独立于学宫之外,总体上算是景程还有公输家共有的产业。 没错,就是产业,因为是可以赚钱的。 公输家现在的主要业务是承接大型的,建筑建造,包括但不限于磨房,宫殿,阁楼,除此之外还卖家具,以及各种木制品。 不只在临淄这边卖,还能卖到其他国家去呢。 对于公输挫以及公输家的众人来说,这就算是发扬光大了,所以他们非常的感谢景程。 那是一种视为知己者死的感激,哪怕景程每年不给他们分红,他们也愿意跟着景程一条道走到黑…… 这不,就在今天这个日子,景程又来找公输挫了。 公输挫看到景程的时候很高兴,迫不及待的就开始介绍公输家的发展情况,事实上这些情况他们俩都知道,但公输挫就是还要介绍一遍…… “哈哈哈,知道你们公输家厉害,但也不用每天都和我说一遍吧?” “我这不是高兴嘛,高兴!对了,景程大夫,我们公输家还有另外一支,他们在魏国,前段时间来信了,打算全家投奔于我,这个事儿您怎么看呢?” “我看没问题,他们想来就让他们来,人就是生产力,更何况还是你们公输家这样的精英! 不过有一点,你要注意一下,不是那么可靠的人,就不要让他们接触核心产业,我怕这里面有奸细……” “您放心,我知道轻重的!对了,您这次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有事儿!我打算让你们公输家帮忙做一些小木块,或者是其他的材料也行,这么跟你说吧,我打算搞一个新的项目,这个项目叫活字印刷术……” 景程侃侃而谈,将自己的计划介绍了一遍,公输挫这边一直静静的听着,眼睛也越来越亮。 白纸还有毛笔都是他们公输家弄出来的,更甚至是书本的装订过程,他们家也出了一些力。 因此他们当然知道纸张的重要性,那活字印刷术的重要性就更明白了,这些东西要是弄出来…… 公输挫已经不敢想象了,反正他这边已经决定,一旦活字印刷术弄好了,他第1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公输的知识全都印刷一遍,然后出他个几十本书…… 这才是真正的流传千古。 想想都让人激动。 …… 与此同时,在孟子这边,他正带着自己的弟子还有追随者在赵国游学呢。 孟子和他的学生们游学赵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他们的思想并不被当地人所接受,尤其是不被赵王接受。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战国时期各家混战,诸侯国的大王想的都是如何称霸天下,尤其是秦国变法强大之后,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了。 因此,包括赵王在内的其他诸侯王喜欢的都是霸道,儒家思想讲仁义的,那肯定是不受欢迎啊! 这天中午,孟子和他的学生们正在一家简陋的客栈里吃饭,桌上只有野菜汤和粗米团子,味道实在不太好。 孟子默默地吃着,他的学生们也都低着头,情绪有些低落。 突然,一匹快马,由远及近,马上是一个30多岁的汉子,身后还背着一个包裹。 “请问是孟轲先生吗?” 汉子下马,执礼甚恭。 “在下正是孟轲,你是何人?找我何事?” “原来是孟轲先生,小人之名不足挂齿,但我家主人是您的学生,谢氏景程,您还记得吗?” “景程?当然记得了!他出了什么事儿吗?” 孟子脸上露出担心的神情,汉子赶忙解释道: “孟轲先生不必担心,我家主人很好,只是非常思念先生,这里有他的书信,还有一些其他的物品,请先生收下。” 包裹是给孟子的,里面有一封信,还有其他的东西。 孟子打开信封,取出信纸,上面的字迹特别清晰,正是他的弟子景程写来的。 “这是……这是何物?能用来书写的,字迹好清晰啊!” 感受着纸张的温度,孟子很震惊,其他人就更震惊了。 孟子的学生们凑过来,有些还伸手摸摸的信纸,感受着纸张的光滑和柔韧,我才开始看信中的内容。 信中的内容很直白,景程大概交代了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正在干啥,然后还表达了对孟子的思念。最后更是直接邀请孟子回到稷下学宫,继续他们的讲学和研究。 “这……” 孟子学生们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感情他们这位师弟竟然混起来了,如今已然成了稷下学宫的祭酒。 孟子自己也感到十分震惊。 “老师,景程师弟邀请我们回到稷下学宫,这是个好机会啊!”一个学生说道。 孟子沉思片刻,然后点了点头:“是啊,我们在这里的努力似乎没有得到回应。也许回到稷下学宫,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播我们的思想。”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我也这样觉得,还是赶紧回去吧!” 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孟子和他们开始商量起回程的事宜。他们讨论着行程、行囊的准备,以及如何与景程联系。 孟子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期待。学生们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有的拿出地图研究路线,有的计算着旅费的开支。 最终,他们决定接受景程的邀请,回到稷下学宫。 孟子和他的学生们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踏上归途。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相信回到稷下学宫,他们的思想一定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