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何以与君识无言心自知害得是官方CP(1/1)
创作室内。 苏昼写完上一段剧情。 肚子有点饿了。 去茶水间随便吃了点后。 他继续回到电脑前。 一边咽着饼干。 他一边写道。 桥面上破开一个大洞,火焰持续了一整晚。 一夜过去。 掩体后。 伍万里躺在哥哥的肩膀。 兄弟两人并排靠在山石。 他们的脸上,身上,衣服上挂满了霜。 几乎冻成冰块。 敌人指挥官站在高台。举着望远镜观察片刻。 便派出一个小分队前去阵地查探。 他们穿过杂乱的山石。 顺斜坡看去。 发现了伍千里的头。 他的头刚好超出那块掩体。 弟弟伍万里,则是被掩藏的很好。 敌人不敢靠近。唯恐中了埋伏。 一名大兵举起喷火枪,朝伍千里烤去。 数十米长的火龙烤在伍千里已经冻僵的尸体上。 水滴顺着帽檐缓缓滴落。 渐渐的,水滴汇聚在一起,成为涓涓细流。 伍千里的衣服已经开始燃烧。 缓缓的,白色水蒸气升腾。 敌人持续烧着。 由于掩体的缘故,他们并未移动方位,也恰好看不到伍万里。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两兄弟身下的雪融化开来。 于是,顺着斜坡,两人滑落下去。 山石上,敌人伸长脖子探着脑袋,像一只被掐着脖子的野鸭一样。踮脚朝下方看去。 看着烧着的伍千里。 “长官,桥下已经没有敌人了。” “还要继续烧吗?” “不用了。” “我们烧的够多了,是时候回家了。” “是,长官。” 敌军陆续撤走。 山坡上。 伍万里抱着哥哥的手臂。 缓缓下滑落着。 而此时的伍千里,已经被烤成黑色。 在一处狭窄的路口。 伍千里由于身高过长,卡在了上面。 “噔”的一顿。 伍万里顺势脱离开来。 独自向下滑去。 他棉衣已经湿透。 膝盖上还烧着小火。 半米之隔的山坡上。 哥哥伍千里的身体持续燃烧。 源源不断的热气传导过来。 伍万里冻僵的身体开始复苏。 他周身冒起阵阵白雾。 “滴答”帽檐上,水滴落下。 伍万里缓缓睁开双眼。 他意识有些模糊。 看着眼前燃烧的只剩下一堆碳化物的哥哥。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咬着牙。他撑起脑袋。 突然天上传来直升机的声音。 他吃力的仰着头。他看到了敌人的直升飞机上吊着一块钢板,从他头顶飞过。 “afnk电台为您播报前线最新消息。经过10天漫长的战斗。仍有超过名美军被困在古土里高原上。唯一撤退通道水门桥。于昨晚交火中被毁。” “远东作战物资运输司令部,向位于东京的美军司令部紧急求援。” “十二月七日上午九点,美军八架大型c-119运输机抵达朝鲜古土里上空。” “每架飞机载有一段-2型号钢梁。每段钢梁约有2500磅重。” “以这样创新的策略去修补桥梁,堪称史无前例。” …… 敌军阵地内,广播播放着这一消息。 同时,敌军工兵指挥着直升机,搭建修补。 很快,桥梁便已经修好。 “干的漂亮。” “播报完毕!” 敌人成群通过桥面。 坦克车,装甲车。 他们捂着脸。 紧着身上的棉衣。 他们走了。他们要回家。 他们甚至还在抱怨天气太冷。 突然。坐在军车上的史密斯抬起望远镜。 他看向远处的山石。 山石上,有一棵枯树。 他看到,在干枯树杈上。 一条红色的围巾迎风摆荡着。 “你在看什么。长官?” “那可能是一种预警。” 史密斯取下望远镜。 叹了口气。 略显狼狈道。 “它在告诉我们,我们撤退的时间不多了。” “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下,这将会是一场硬仗,士兵。” …… 直播间内。 弹幕老师既心酸,又骄傲。 “伍千里牺牲了。七连就剩下伍万里一个人。但枯树上那条围巾,一定是伍万里系上去的。” “好多联动,好多彩蛋。故事应该快结束了吧?光是一条围巾就把敌人陆军一师指挥官吓的~啧啧。” “他们撤退,我们七连就剩下一个独苗苗了。我好难受啊。” “多亏了伍千里,他连死都在保护弟弟。呜呜~太好哭了。” 演播厅内。 姜闻看着苏昼的文字,反复思考。 余化也对这段剧情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小撒察言观色。 恰到好处的给出梯子。 “姜导,余老师,您二位是有什么想说的吗?关于这段剧情,您二位有什么高见。” 姜闻示意余化。 余化摇摇头。 两人还谦让起来。 “咳咳,那我就斗胆说上几句,在余老师面前卖弄卖弄,” 姜闻讲话得体,继续说着。 “我注意到很多细节上的东西。如果问我什么是传承,我倒觉得这就是了。” “还记得吗?围巾是在车站时候,那个女孩儿给伍万里的,这里用来震慑宵小。” “伍万里戴着的护目镜,是雷公给的,在北极熊团的阵地上,敌军飞机航炮扫射,石子打坏了护目镜,若非如此,恐怕伍万里要受伤。” “平河的子弹,上面刻满了平字,在最后一场战斗当中,他将子弹绑在巴祖卡上,谈子为的巴祖卡。” “伍千里最后一次炸桥。使用的手枪是谈子为送他的勃朗宁1911。” “梅生的手表,给了伍万里。伍千里的鱼鹰哨,给了伍万里。” “甚至于在最后。” “两兄弟都冻死的情况下。伍千里燃烧自己,将弟弟解冻,然后,在一处路口,两人分开。” “燃烧的烈火中,伍万里苏醒过来。” “薪火相传。” “烈焰中重生。” “这种血色的浪漫。也恰恰表明了苏昼的内心。” “他是善良的。若非如此,也不会当众洒泪。” “伍万里,这个承载了七连所有遗志的少年。” “也是苏昼对现在孩子们的祝愿。” “我们的人生不就是从前辈手中接过棒子,然后奔跑么?能力强的,多跑一段,普通人,少跑一些。” “跑多少,算多少。跑累了,歇一歇。从容一些。毕竟,我们的前辈打下了这片基业,不享受,他们该不高兴了。” “有一天,现在的孩子也将长大,也将老去,他们也会长成一个个伍千里,梅生。” “然后,在最后关头,勇敢的把这一棒传下去。” 姜闻说完,现场掌声响起。 节目组后台。 导演翘着二郎腿。 讲着电话。 “娱乐公司?胡闹!苏昼是作家,要出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