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王振的反复折腾116(1/2)

好书推荐:

七月十九日,朱祁镇过居庸关,一些随行的官员都受不住这样的长途奔波,有的已经生病了,便请求停止前进。</p>

朱祁镇不听。</p>

二十三日,朱祁镇抵达宣府。</p>

却遭遇了狂风暴雨。</p>

士兵们又累又饿,群臣们疲乏不堪,再次请求停止前进。</p>

王振大怒,要求群臣巡视阵地。</p>

大家的状态并不好,私下也抱怨声不断!。</p>

未到大同,军中就已经有人死亡了。</p>

甚至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草粮也不足了。</p>

群臣忧心忡忡,劝着朱祁镇回军,但朱祁镇怎么肯,王振就更不肯了。</p>

甚至烦着群臣的劝谏,朱祁镇都不愿意见,让王振给挡着。</p>

群臣甚至将帅,想要见朱祁镇这个皇帝一面都难的很。</p>

王振更是狗仗人势,狐假虎威,不把将帅和群臣放在眼里。</p>

八月初一日,朱祁镇抵达大同。</p>

也先听说大明皇帝御驾亲征,便佯装退却。</p>

王振以为瓦剌怕了皇帝御驾亲征,立即让大军继续前进。</p>

“王掌印,这定是瓦剌的计谋,再继续深入,正中瓦剌之计也。”</p>

这是王振的同党,也是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p>

到底是自己人,再听着郭敬说着前线的败仗情况,王振到底被吓住了,当即就传令,大军撤出大同。</p>

朱祁镇自然没有意见,瓦剌都被他吓走了,穷寇莫追,就听先生的吧。</p>

朱祁镇心里有些遗憾,还以为到了大同就和瓦剌大战一场呢,没有想到瓦剌这么怂。</p>

却不知道,大军未与瓦剌交战,才到大同就又撤出来,军心更不稳了。</p>

大军从京城一路过来,根本就没有好好休息过。</p>

朱祁镇倒是在豪华的御驾里好吃好睡的,跟旅游似的。</p>

可群臣将领们却不能这样闲着,要巡视阵地,安抚大军士气,累的不行。</p>

最主要的是,草粮不足,大家又累又饿,还受寒生病。</p>

即使再畏惧皇帝,也是抱怨声不断。</p>

这个时候王振又指挥,让大军退兵从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的方向回京。</p>

这一来,就要经过王振的家乡蔚州。</p>

群臣大为不满,纷纷反对。</p>

王振可不管,他要带皇上去他的家乡蔚州,让皇上驾临他的家,好在父老乡亲们的面前好好显摆他的威风。</p>

他阉割自己入宫当太监后,就一直饱受非议。</p>

毕竟从一介秀才,受人尊重的读书人,变成了太监,家中族亲也都被人不耻。</p>

这次王振说什么也要带着皇上去蔚州。</p>

朱祁镇也同意了,他知道王振的不容易,所以很愿意给王振面子,为王振在家乡撑场面。</p>

走了四十里,王振又想起大军去蔚州,肯定会损坏他家乡的田园庄稼。</p>

于是王振又改道去宣府。</p>

“王掌印,自此趋紫荆关,只有四十里,大人应该从紫荆关回京,不应再取道宣府,以免被瓦剌大军追及”</p>

大同参将郭登和大学士曹鼐等向王振建议,王振却不听,依旧一意孤行,坚持改道宣府。</p>

原本大家就疲惫了,就更疲惫不堪了。</p>

也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撤退时机。</p>

才到宣府,就听闻瓦剌追过来了。 兵部尚书邝埜两次上书,请求去居庸关。</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