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失踪41(2/2)
门房正单手支着下巴打着瞌睡,忽然听得有人说话:“这位仁兄,烦请向王爷传句话。” </p>
娇柔婉转的调子,险些叫他骨头都酥了一半儿,他揉了揉眼角,看向沐浴在日光里的陆温。 </p>
光影浮浮,使得她的面容更为娇媚动人,气度清丽无双,身段柔弱无骨,她启唇笑了笑,又叫他的另一半儿骨头也都酥了。 </p>
他不知不觉的看呆了,就忘了回话。 </p>
她又道:“小哥?烦请您向三殿下传句话。” </p>
他回过神来,嘿嘿笑了笑:“什么话。” </p>
“今日酉时,还请王爷前往大理寺一趟。” </p>
“大……大理寺?” </p>
“嗯。” </p>
陆温启唇,淡声道:“有一桩人命官司,是与王爷有关。” </p>
天公不作美,陆温刚从安王府的门前离开,就细细密密的下起雨来,陆温一路冒雨前行,待到了大理寺时,年妈妈已在门口等着她了。 </p>
“云姑娘……咱们,真的可行吗?” </p>
她握住年妈妈的手,神色诚恳:“我是亲眼所见,何况这桩案子还有好些个证人,不怕的。” </p>
年妈妈愣了一愣,终究是下定了决心,跺了跺脚,伸手去拿那鸣冤鼓旁的鼓槌,一鼓作气,敲了下去。 </p>
前几日他们就来过,只是大理寺的衙差说如今大理寺正值多事之秋,前头有迦蓝祭塔的匠人们犯了忌讳,传些鬼神之说,被抓了一批又一批。 </p>
后头又来了许多报女儿失踪的人家,登案的百姓来来往往,刑帖文书写了一封又一封,堆在大理寺的案库里,里头当值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是焦头烂额,眼底乌黑的。 </p>
可案子,总得一件一件解决不是? </p>
是以,她和年妈妈天天来,天天见不着人,雨势逐渐大了起来,檐下又站了好些个人,观之服饰,多半都是贫苦百姓,约莫都是来报女儿失踪案的。 </p>
陆温闲着也是闲着,便和前头的一位妇人交谈起来,这妇人她见过,前几日她来登案时,她便站在外头等,等衙差来了,就问他寻到了踪迹没有。 </p>
“婶婶,您女儿年岁几何?” </p>
那妇人一听,鼻头一酸,潸然泪下:“才十六岁的年纪!您说好端端一个人,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呢?” </p>
“她是什么时候不见的?” </p>
“约莫一个月了,大理寺成天说忙,可就是再忙也得找呀,不知巧儿是被人贩子拐到了那里去,吃得好不好。” </p>
陆温心中甚是惋惜,见妇人被瓢泼的雨打湿了一边儿的身子,抬高了肩身,用自己的袍袖替她挡了一挡: </p>
她神色黯然:“我的妹子也失踪了,才十四岁的年纪。” </p>
而后头上飘来阴影,待陆温抬眸一瞧,是一把扇面墨黑的纸伞。 </p>
陆温再定睛一看,纸伞上提了几句诗,字迹凝重浓郁,力拔千钧。 </p>
又在伞面画了一副山水画,笔力透骨,线条优美而清冽,墨迹占了半数,是以,第一眼将这伞看成了一片幽黑。 </p>
这样风雅的作派,她瞧着酸腐,可儒生文人却是趋之若鹜的。 </p>
“谢大人。” </p>
陆温福了福身子,算作行礼。 </p>
“怎么不进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