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小乐屿小乐芝去国子监(1/1)

见两个孩子也想去,商钺心里做了决定,转头问南烟,“烟儿,你觉得将他们送去国子监怎么样?” 要是南烟不想两个孩子那么辛苦,那他就依了她的意思。 两个孩子都同意了,南烟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两个自己都答应了,我自然尊重你们的意思。” 更何况,这两个小家伙一天天精力非常充沛,送去国子监也好。 “不过……”她话语一顿。 商钺看着女人问道:“你有什么要交代的?” “孩子们还小,指骨太软了,不能握笔写字,先让他们学习认字,等五岁的时候再学写字。” 他们的小胖手现在连毛笔都拿不稳。 商钺应下。 当即,他就派人去国子监通知了一声,明日太子和小公主要去国子监读书。 ? 翌日。 天蒙蒙亮,商钺已经去上早朝了,南烟走进侧殿。 两个小猪猪在小床上睡的横七竖八的,好在他们一人一个小床,不然睡着了也能在床上打架。 她先是亲了亲他们的小脸,柔声说道:“屿儿芝芝,快起来了。” 两人眉毛轻轻一动,看似要醒来,但是很快又熟睡过去。 “屿儿芝芝,小懒猪快起床了。今天可是你们第一次去国子监,不能迟到哦!” 或许是国子监三个字刺激到了他们,他们迷迷糊糊地醒来了,小胖手揉了揉眼睛。 毕竟是他们第一次上学,南烟准备亲自送他们过去。 等到国子监院门口时,国子监的祭酒司业等等都在门口等着。路上还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往里面走,一看到南烟,脚步立即停下。 “参见皇后娘娘,太子,长公主。” “免礼。” “屿儿芝芝,进去吧!中午母后再来接你们。” 南烟看着两个孩子的背影,竟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回到长乐宫,本来想要补一会儿觉的人毫无睡意。少了两个闹腾的孩子,大家都有些许的不适应。 国子监。 刘教授将小乐屿和小乐芝带进讲堂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 “太子长公主,你们就坐在这里。” 他们的桌案凳子都是昨天晚上加急做的,因为他们太小了,一般的桌案对他们来说太高了。 与他们一个讲堂里的,有十五个五六岁左右的孩子,都是三品官及其以上官员家里的嫡子嫡女。 与他们比起来,小乐屿和小乐芝只有小小的一团。 刘教授以前听说太子和小公主喜欢跑到到处玩,生怕他们两个不耐烦了,忽然就跑了。 但半个时辰后,他们依旧端端正正地坐在凳子上,胖乎乎的小手撑着白嫩嫩的脸,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 怪不得是皇上的儿子女儿,小小年纪专注力就如此不一般。 他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一抹慈爱。 再看向几个走神神游的孩子时,脸色倏地就变了。 他突然拔高声音,“刚才我讲的东西谁记下了?” 那几个孩子瞬间惊醒。 刘教授的视线扫视一圈,不少孩子眼睛闪躲。 而刚才那些根本没听讲的和睡着了的,一个个垂着头,恨不得当场挖个地洞藏到里面。 “你来……”刘教授拿起桌案上的戒尺,指着刚才睡觉的一个小胖墩。 小胖墩蹭地一下站起来,“刘教授,学生……学生……” 支支吾吾半天,一个与刚才刘教授讲的内容有关的字都没有说出来,可见睡的很熟。 小胖墩经常在讲堂上睡觉,虽然每次都会被刘教授教训,但他还是屡教不改。 刘教授沉着脸,“手伸出来。” 小胖墩身子一颤,不敢反驳刘教授,只能将手颤颤巍巍地伸出去。 pia! 戒尺打在手上的声音一般响亮,小胖墩疼得“嘶”了一声。 刘教授又指了一个孩子,“你来说。” 第二个孩子断断续续说了一些,跟刘教授讲的内容搭了些边。 小乐芝靠在哥哥耳边轻声问:“哥哥,明明刘教授刚才讲过,他们怎么都不说不出来啊?” 乐屿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 这时,有一个小女孩举手了,“刘教授,我想说。” 总算有一个主动想说的,刘教授的脸色缓和了很多,“好,你来说。” 小女孩将夫子讲的内容说了个七七八八,虽然期间遗漏了一些,但比刚才两个不知道好了多少。 刘教授指着小女孩夸奖道:“来这里学习,就要跟她一样,认真听讲。这里不是睡觉神游的地方。” 小胖墩和刚才回答的另一个小孩涨红了脸色。 接下来,又有三个人举手说了,说的七七八八,都得了刘教授的夸奖。 在刘教授走到小乐芝旁边时,小乐芝举手了,脆生生地说:“刘教授,我知道,我也要说。” 刘教授低头,就对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睫毛卷翘线长,小小的雪白的一团。 不得不说,长公主的长相汇聚了皇上和皇后娘娘所有的优点,看一眼心都要化了 可爱归可爱,长公主才一岁多,他刚才讲了什么恐怕公主都没听全吧! 不过第一次来就举手回答,也是勇气可嘉。 刘教授的表情和语气不自觉地放柔和,“长公主请说。” “夫子刚才说……” 不一会儿,刘教授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长公主说的竟然跟他刚才讲的内容一字不差。 其他人也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她一气呵成,说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刘教授,“刘教授,我说的对不对?” 刘教授回神,眼里的慈爱快要溢出来了。 “对,长公主跟微臣说的一字不差。” 不过第一日,小乐屿和小乐芝就在讲堂上出尽了风头,也收获了了很多小迷弟迷妹。 国子监里的教授以及学生,没有一个不喜欢他们的。 他们越来越喜欢国子监的生活,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去国子监。 让南烟都有些佩服他们小小年纪的自律。 慢慢的,他们两个过耳不忘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百姓们无一不在夸他们,天佑大商,有如此有出息的太子和公主,大商只会越来越繁荣昌盛。 也在一定方面振奋了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