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哪来的瓦罐鸡?叉出去(1/1)
“对了,老四,咱已经把叶先生封为了咱大明的镇国王,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你作为咱的儿子,是不是也得遵循你老子的意见?” 朱元璋笑着说着。 而中年朱棣先是一愣,随后点了点头:“确该如此,儿臣建议再为叶先生建设雕像,叶先生乃是得道真仙,理应受香火供奉。” “别别别,他们上的香,我也收不到,还不如放个捐款箱,让他们给我捐点。” “咱们还是讨论一下有关征讨倭国的事情吧。” “我这里可以提供一支火力强大的部队………” 随后,叶天策开始讲述镇国军现在所拥有的武装力量。 而朱元璋也向中年朱棣讲了一下,后世的倭寇对华夏大地犯下的罪恶,哪怕是仁慈太子朱高炽,也听得目眦欲裂。 汉王朱高煦更是拍了下桌子,张口大骂道:“这群该死的畜牲,回头孙臣就把府上那倭国小妾给宰了祭旗,全当是为抗倭做贡献了!” “老二,还是你狠啊,”朱高炽忍不住竖了一个大拇指。 看着面前的汉王朱高煦,叶天策只想说一句,哪来的瓦罐鸡?赶紧叉出去! “叶先生,你所说的镇国军真有如此威能吗?” 听到朱棣的疑问,朱元璋则是抢先回答道:“老四,说出来就怕吓到你,前几天叶先生带着那1000人,零伤亡的剿灭了5000人的倭寇部队,而且是全歼!” “什么?!!!” 中年朱棣的眼珠子瞪的老大,太子,汉王和赵王同样是不敢相信。 他们都是上过战场,领过兵,打过仗的。 这种战损比意味着什么他们无比清楚。 “只可惜咱没一起跟着去,没法见识镇国军的风采,”一旁的永昌侯蓝玉长叹一口气。 冯胜,傅友德等人同样如此。 不过他们倒是在军营中见到那支军队训练步枪时的景象。 三百米之内,普通的铁甲都扛不住步枪一击,一些有天赋的射击选手,已经开始射树叶了。 “咱的工部也在加班加点的研究新式武器,有叶先生之前给的图纸,已经研制出来了一批火绳枪和燧发枪,虽然威力不如自动步枪,但也能够做到百米之内杀的敌人片甲不留,”朱元璋笑着从怀里掏出了一把燧发枪,瞬间就吸引了朱棣等人的目光。 “爹,这东西能不能让儿臣看看?” 朱棣目光火热。 “看可以,咱甚至还能把图纸给你,但是你不能空手拿,”朱元璋暗示道。 “儿臣明白,等拿下了倭国,那上面的银矿不都是咱们爷俩的吗?” 朱棣搓着小手,双手接过了朱元璋递过来的火枪,随后便迫不及待的走出殿外准备试验。 在朱棣的吩咐之下,宫人们在一片空地上摆上了靶子,一只拔了毛的肉鸡上面套了一副皮甲,立在100米开外的位置。 在当年战争之时,朱棣还是用过火枪的。 只不过威力方面实在差劲,几乎到了鸡肋的程度,远远赶不上强弓好用,随着一声枪响,砰的一声。 远处的皮甲连带着里面的肉鸡,瞬间炸裂开来,甚至透体而过。 “好好好,此物当真是神器!” 朱棣赞不绝口,一旁的汉王朱高煦眼馋不已,连忙说道:“爹,也让儿子试试这火枪的威力。” “拿去!” 朱棣把燧发枪丢给了朱高煦,随后兄弟三人立刻聚到一块,跟看宝贝似的,盯着这把燧发枪。 “这还只是燧发枪的威力,如果说你见到那自动步枪,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神器,”朱元璋得意的说道。 “只可惜咱让赵俊研发的蒸汽机还没有造出来,听叶先生所说,那玩意儿若是装在大船之上,比骑马在陆地上还要快!” “没想到老四你这臭小子造船居然造的比你老子还快。” 朱元璋喋喋不休的说着,听的朱棣是一脸蒙圈,“什么鸡?” 见到朱棣如此懵懵懂懂,叶天策倒是没有吝啬。 又拿出来了一本有关于蒸汽机知识的书籍。 不过对于里面的内容, 朱棣同样看不懂,随后便派人去寻找了工部的人,打算一同研究。 另一边。 李文忠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原先曹国公府所在的位置。 而现在已经变成了岐阳王府。 “岐阳王大人,公爷目前正在府中,奴婢便不陪着进去了,告辞,”小太监带着人到了之后,便立刻告辞而去。 被人叫着死后的封号,李文忠总感觉有那么一点点的别扭。 不过好歹也是个王了。 岐阳王府门口的门卫都是些年轻男子,自然是没有见过曾经的李文忠的。 哪怕有宫里的太监引路,门卫也不敢让李文忠进去。 “大胆,竟敢把咱拦在门口,咱可是你们家曹国公的亲爹!” 李文忠眉头一皱,连声说道。 “狗屁,老太爷都走了快二十年了,你多大的胆子,竟然敢冒充,我家老爷可是如今的朝堂左柱国,更是国公,不想死了,赶紧走,”门口的门卫十分嫌弃的说道。 李文忠顿时脸都黑了,没想到自己家,自己反而进不去。 而在门房之中,一个大约40多岁的中年男人听到声音,立刻连滚带爬的跑了出来。 在看到李文忠的那一刻,扑通一声跪在了面前。 “老爷,真的是你啊!” “你们这几个狗奴才,老爷回来了,你们居然敢拦着,这可是太祖皇帝亲封的岐阳王!” 这中年男人指着门口的两个门卫破口大骂道。 吓得那两个门卫立刻跪在了一旁。 李文忠则是盯着这老头看了一会,越看越面熟,随后恍然大悟道:“你是李柱子,李老二家的,没想到你居然还认识咱。” “承蒙老爷之恩,给了我们全家一个活命的生计,自是不敢忘却老爷。” 李柱子神色激动,随后便领着李文忠往府里走去。 而府里的布局和李文忠在世之时相比,已然大相径庭,让李文忠有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刚来到前院,一个风韵犹存的美妇人便迎了上来,当看到李文忠之时,袁氏立刻被震惊的捂住了嘴巴,声音惊颤道:“爹,原来你真的没死啊!儿媳还以为是九江在骗我。” “嗯?” “你是沂国公袁家的三闺女,咱对你有印象,没想到你居然嫁给了咱的儿子。” “先不说这些,九江这兔崽子呢?” 李文忠先是一阵惊讶,随后又开始询问李景隆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