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先生为何对倭国如此大的恨意?(1/1)
自从得知大明朝未来的命运之后,以及朱元璋在潜移默化之下,为大明朝的未来埋下的祸根。 朱元璋的思想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变,或者说他已经不会按照历史上的走向做皇帝了。 再加上今天从叶天的这里新得知的关于自己儿子的消息。 朱元璋的身上如同千万根刺在扎着心脏。 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所经历过的困苦生活,想起了当初被朝廷压迫,活不下去,参加义军造反。 最后黄袍加身,成为了大明朝的洪武皇帝。 原先他只想着自家人打下来的天下,自家人就应该好好的享受,但朱元璋却没有想到,因为这自己荒唐,甚至于可笑的想法。 会对大明朝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他甚至不敢去想象,后世的那些汉家子民,会用什么语言来评价他这位开国皇帝。 同时朱元璋也在心中问着自己,到底是想要这大明天下,还是朱家天下。 本来两个较为模糊,甚至混为一谈的概念。 此刻开始逐渐分化。 他想打破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就灭亡的命运。 没有皇帝不会在意身后之名。 更何况还是一位开国之君主,在得知自己的儿子在未来居然会犯下如此恶行之后,哪怕是亲生的骨血,朱元璋也不打算继续容忍了。 “叶先生,咱朱元璋,受教了!” 朱元璋眼睛红红的,苍老的面皮不断的抖动着。 在听到了如此惊骇的消息之后,还能做到如此的冷静,但众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罢了。 “父皇,儿臣错了,儿臣以后绝对不会犯下如此恶行的,”秦王朱樉扑通一声跪在了朱元璋的脚下。 任由他如何的哀嚎求饶,朱元璋依旧是不为所动。 甚至没有去看自己脚下的儿子一眼。 “那是未来的你,咱想知道现在的樉儿,到底在西安做过什么灭绝人性的事情,”朱元璋深吸一口气,随后看向了自己身旁的二虎。 感受着朱元璋投来的目光,二虎立刻会意,连忙派人前往锦衣卫镇抚司,调取了有关于秦王封地的密奏。 锦衣卫的行动速度很快,不到半炷香的时间。 这一份密奏便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朱元璋从第一个字开始看去,面色越来越难看,越来越苍白,最后整本奏折,狠狠的砸在了朱樉的头上。 “如果咱没有记错,你前往封地,到如今,不过四年的光阴。” “咱看错你了,咱真的看错你了,咱将你奉为仅次于太子,最尊贵的秦王殿下,对你寄予厚望,让你担任咱大明的宗人令。” “可你,辜负了咱的信任,咱不能一错再错了。” “咱真的不想史书上记载秦愍王朱樉,洪武皇帝第二子,作恶多端,死有余辜。” “老二,爹这是在保护你,别怪咱……” 朱元璋一脸慈爱的摸着朱樉的头顶,这种感觉,朱樉只在小时候,自己的父亲还不是皇帝的时候感受到过。 朱樉满脸泪花的抬起头,对上了朱元璋那有些沧桑且疲惫的眸子。 “爹………” “唉!” 朱元璋咧嘴一笑,“老二,咱不剥夺你的爵位,但你还是回咱的老家吧,去凤阳,去看看咱的那些邻里街坊。” “爹,儿臣真的错了,儿臣真的不想去凤阳啊!” 朱樉整个人惶恐不已,但朱元璋这一次是铁了心,嘶吼道:“二虎!把咱们的秦王殿下,给咱送到他该去的地方!” “卑职遵命,秦王殿下,跟卑职走吧……” 二虎带着几名锦衣卫,把秦王朱樉架出了店铺之外。 随后,朱元璋又把目光看向了一旁老实坐着的晋王朱棡,这一眼差点没把晋王给吓哭。 “晋王朱棡,你……唉,算了,咱希望你能老实一点,不要步老二的后尘,”朱元璋叹了口气。 至于自己的第十个儿子朱檀,兖州鲁王宫还没有竣工,目前还居住在应天城的王府之中,迎接他的下场,恐怕也不会很好。 叶天策也没有想到,一向以护犊子闻名青史的朱元璋,这次居然下了如此大的狠心。 “朱樉的这性子如果对待敌人上面再好不过。” “可惜偏偏用在了自己的同胞身上……” 叶天策摇了摇头,“老朱,你也不用太伤心,等以后咱们进攻倭国,可以把你家老二放出来对付那些倭奴,也算是给后世积德了。” “唉,叶先生,你就别打趣咱了,不知道这倭国在后世到底做了些什么,竟让先生对这个国家如此大的恨意。” 朱元璋苦笑一声,同时问出了心中的不解之惑。 听到这个问题,叶天策心中立刻想到了那些不好的记忆,“老朱,据说民间有些人反对征伐倭国,等下次可以组织一个大明观光团,一起去后世参观学习一下,一千两银子可以多带一人,以真身前往另一界。” “到时候你也会知道,不光是我,几乎那个世界的所有华夏人,都会对倭国有着浓郁到化解不开的恨意………” “可以说,那些倭奴在未来会侵略华夏,对待华夏子民的残忍程度,比你家老二有过之无不及。” “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让你家老二去调教那些倭奴的原因。” 听到又可以继续去另一个世界,并且还能带着不少人一同前往,朱元璋这原先阴霾的心情才略微好了一些。 毕竟那个世界的东西,朱元璋都看在眼中,比起大明来,实在是太先进,太发达了! 那平坦到一望无际的大陆,天上飞着的可以载人的铁鸟,比汗血宝马还要迅速的骑车。 甚至那高如山岳的房子,都让朱元璋感觉到心驰神往。 朱标等人一听到可以前往另一个世界观看,立刻坐不住了,朱棣更是率先报名道:“本王先出一千两白银,这次本王也要看看那后世的风采!” “这次孤也要去,身为大明朝的储君,未来的大明皇帝,有必要开拓一下自身的见识。” 除却朱标和朱棣之外,晋王朱棡也默默的举起了手。 而老朱也打算把这个事情,给自己比较亲近的几个臣子说一下。 到时候带着几名官员一同前往,等以后要实行什么政策,也能够更加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