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人皮灯笼-夜市(1/1)

好书推荐:

韩司遥现在的性格多少有点,完成韩母之前的寄托。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京都周边几乎都被她逛了个遍。她看了很多好山好水,吃遍了京都所有各色美食。 渐渐的性格越来越开朗,越来越活泼。见到谁都是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像是永远都被爱包围着。 从孟府回许府路程有点远,韩司遥先把她送回,路上特意经过一条热闹的集市。 见马车停下,许慕荷疑惑的看向韩司遥。不知道她要干嘛。 许慕荷掀开帘子,打量了一下外面的情景。集市上许多摆夜摊的小商贩,数量不多,但做出的东西香味扑鼻。一闻就觉得这味道肯定不错。 赶马车的小厮这时从其中一个摊位回来,把手里买的东西递给韩司遥的贴身丫鬟如意,让她把东西送了进来。 “小姐,您要的兔肉。” 韩司遥开心的接过,看了眼许慕荷,立马凑近她,往她嘴边投喂。 “伊一你试试。这条街最好吃的夜宵就是兔肉了。每次来都要排很长的队,才能买到的。” 许慕荷有点犹豫,从小她就被母亲管教,晚上七点之后不进食。今天已经算是破例了,在孟府吃饭时已经是七点左右,当时也是实在有些饿了,就吃了一点。但那毕竟是别人家,不好意思吃太多,只好稍微垫了点肚子,就放下了碗筷。说实在的,现在她还真是有点饿的。特别是空气中弥漫着肉香,刺激到了她的味蕾,提起了她的兴致。 不再犹豫,许慕荷一口咬住送到嘴边的兔肉。味道确实不错,竟然一点都不比在酒楼吃的差。一连吃了好几口,有些微微辣。韩司遥立马给她递上一杯饮品。许慕荷喝上一口,是木瓜膏做的饮品。甜甜的,配上早春的温度,还有丝丝凉,吃完辣来上一杯刚刚好。 看着她吃的兴致勃勃,韩司遥又从外面接过一碗馄饨,一份鳝鱼,一份水果捞。 “饿了吧,我就看你在孟府没吃什么,肯定是饿的。特意拐到这条街,带你吃点夜宵。外面人多嘈杂,我们就在车里吃了。” 韩司遥一份份端上来,一边介绍每一样是什么,其中的特点。 许慕荷兔肉都还没有吃完,再看看新端进来的。这么多会不会吃不完呀。 像是明白她在想什么一样,韩司遥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她,她能吃完。 肚子填饱,两人的心情都不错。回家的路上许慕荷也有了兴致,看起车外的夜市。夜晚的京都灯火通明,就算夜晚不迎客的店铺,也挂上了一盏象征自家店面的灯笼。比如饭店就挂着食物图样的灯,客栈挂着马蹄的灯,胭脂铺挂的则是各种花样式的灯,钱庄挂的就是铜钱样式的灯。许慕荷一盏一盏看过。突然视线停留在了一盏样式十分传统的灯上。 这盏灯有点奇怪,灯光为什么这么透白?一般的纸糊灯应该达不到,灯光柔和不暗的效果。 马车越行越远,许慕荷也看的不真切。只好放下帘子,向韩司遥询问。 “瑶瑶刚刚路过一家叫花景富贵的店,那是做什么的?” 韩司遥立马就明白她问的是哪家了,脱口而出。“做首饰,饰品,摆件生意的。你看我头上的这对步摇就是在他家买的。他家的东西做得很棒的,京都的小姐几乎没有不知道他家的。” 韩司遥也很是大方,从头上抽出一支步摇,递给许慕荷,让她欣赏。 “刚刚好像是经过这家店了,怎么?想买首饰了?” 许慕荷摇摇头,看着手中的步摇,样式确实做得很精美,颜色选用也很明亮,难怪这么多女孩子会喜欢。 “我是觉得她家的灯笼有点奇怪。” “什么灯笼?” “就是刚刚进过,挂在店外的灯笼。” 韩司遥焕然大悟,明白她说的是什么了。但又不明白她说的奇怪是什么奇怪。 许慕荷把步摇插回韩司遥的发髻上,向她解释道:“我就是觉得灯光有点暗,和其他店不一样。也没什么奇怪的。” 两人闲聊了几句,韩司遥向她确认明天还出来参加聚会吗? 许慕荷摇头,明天再去结果可能会和今天一样。不是说她不想去,而是她需要时间吸收知识,等她养好精气神,她会考虑参加的。 第二天,许慕荷睡到自然醒,洗漱完,吃完早餐。就进来书房。 直到,中午母亲差人来叫她吃饭。她才从书房出来。 一家五口,多年没聚在一起吃饭。平时父亲出诊也忙,一般也就晚饭会和他们一起。而许慕荷的哥哥更是个大忙人,一年到头几乎见不到他人。今天算是难得五人都到齐了,坐在一起吃午饭。 表面和谐,气氛融洽的五口之家。其实只是风平浪静前的宁静,不用等多久。家中的逆子,就会被老父亲,明理暗里的讽刺。渐渐地逆子不堪受辱,发起反抗。就在两人要大打出手时,家中母老虎发威了,一声狮吼功怔住所有虾兵蟹将。让两个跳梁小丑,乖乖的匍匐吃着碗里的饭菜。 许慕荷从小就看这副戏码,已经见怪不该。神色如常,乖巧的吃完自己的饭菜。放下碗筷就看向爷爷,爷孙一对眼神,就默契的离开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许慕荷扶着爷爷,一边走着一边说起昨天她看病是事情。 “爷爷,昨天我遇到了几个有意思的病例,我们探讨一下。” 许老爷子静静的听着,遇到需要补充的,就会及时出言提醒。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交流了许久,最后许慕荷终于心满意足的从别苑出来。 昨天不是她第一次看诊,但是她还是习惯性,与有经验的爷爷外翁交流。毕竟她的经验不足,许多病例也没有经手过,还是需要有经验的医师帮忙完善。直到有一天,爷爷再也没有补充,那她应该就出师了。也就是她可以游历世界,帮助更多需要的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