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苏绣唐卡(1/1)
感激都来不及呀! 这一发现,直接将他们昌马石窟提升了不知道多少。 “你们说,会不会不止这么一个藏经洞?”沈世杰忽然脑洞大开。 毕竟莫高窟藏经洞也都不止一个,昌马石窟的藏经洞有几个也算正常。 此话一出,马进等人眼睛一亮。 是呀!万一不止这么一个藏经洞呢?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对整个昌马石窟做全面的检查,看还有没有存在其他藏经洞,有没有遗漏的。 “沈小友说得没错,是应该认真看看。”马进郑重地点头。 随后,沈世杰将目光落在那幅唐卡上。 “这幅唐卡厉害了。” 陈家豪不解:“怎么个厉害法?” 沈世杰解释:“唐卡是?藏传佛教的艺术瑰宝,其中刺绣唐卡尤为贵重,尤其是?苏绣唐卡,代表了唐卡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中原传统手工刺绣技艺与藏区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 “所以说,眼前的这幅是?苏绣唐卡?”许晴也听懂了。 沈世杰点头道:“没错!这就是?苏绣唐卡。” 只见眼前的唐卡用绣针穿引丝、棉、毛、化纤等不同材质的线,在丝绸上凭借绣针的反复穿刺,引导绣线在纺织材料上留下线迹,以线迹的细密排列组成佛、菩萨、金刚、护法等栩栩如生的形象以及天空,大地,山川河流等图案。 一眼看去,非常壮观、精美。 壮观和精美两个词汇放在这幅唐卡上,竟然完全不相冲。 楚健也表示,刺绣唐卡是各类唐卡中最为贵重的品种,其中尤以苏绣唐卡为尊,乃精品中的精品。 就拿清朝的来说,清廷提供唐卡样本,在精通佛教教义的高僧,精通绘画塑造佛像的大师指导下,由江南苏州刺绣艺人采用刺绣的方法对唐卡内容进行二次创作,用针代笔,以彩色线代替矿物颜料,耗时数年才能绣制出一幅作品。 刺绣技术复杂,造价昂贵,即便是集举国之力的清王朝也不会成批量的制作苏绣唐卡,只制作少量的苏绣唐卡精品作为礼品和皇家佛堂收藏之用。 “这还是一幅明代的?苏绣唐卡,价值至少千万。” 许晴麻了。 “至少千万?” 跟楚哥他们这些天,总感觉钱不是钱一样,动则几百上千万。 这是他们这些平民老百姓能听的话吗? 沈世杰笑道:“是呀!最贵的上亿呢!比如2014年的时候,就拍出过一件大明永乐年御制刺绣红夜摩唐卡,你们猜多少钱?” “一亿多?”陈家豪。 “大胆点。”沈世杰翻了个白眼。 啊!还要大胆点? 张茜茜:“总不会两亿多吧?” 沈世杰不再钓大家,开口道:“是3484亿港元,所以,眼前这幅明代?苏绣唐卡,最低估计也在千万以上,说不好过亿哦!” 好家伙! 陈家豪等人彻底自闭了。 这个世界,有钱人还是多呀! 只能说,有钱人的世界,他们真的不懂,以前没接触过。 忽然,楚健抬头望去,假装“呆住”了。 所有人都抬头看,灯光也朝上面照去。所有人瞠目结舌,包括马进这位负责人。 只见头顶是一幅巨大的壁画。 壁画大家见多了,但这么大的壁画,在场的人几乎都是头一回看到的。所有人都沉浸在壁画带来的震撼中。 “我滴个妈!这么大的壁画,得花费多久才能完成?”沈世杰惊叹。 他是有点被吓到了。 无价之宝! 这就是无价之宝呀! 马进等昌马石窟的人最为激动。这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壁画,一旦公布出去,绝对震撼全世界。 难以置信,昌马石窟不仅存在藏经洞,还藏着这么一幅震撼人心的壁画。 壁画的内容,他们现在还无法解读,太繁杂了。这已经不是他们一行人能研究的工程了,必须要叫支援才行。 “好了,好了,我们都先出去,都先出去。”马进开口道。 即便有楚健这个大功臣在,他也不得不叫停大家的探索。 这个藏经洞给他们带来太大的惊喜,必须要保护性探索。而他们今天闯进来,其实不够专业的。 就拿壁画来说,会因为光照、氧气量忽然增加等而产生一定的反应,对壁画的保护不利。所以,马进才会不讲情面地开始驱赶人。 “走啦!”楚健跟沈世杰等人说道。 主动带人出去,没有让马进为难。 对此,马进很感激。 他一边跟着楚健等人出去,一边致歉,表示等以后做好各种保护措施了,再邀请大家过来参观。 沈世杰作为古玩行的人,也能理解马进的心情。 大家出到外面,马进喊了个人过来,让他好好招待楚健一行人。 他接下来是很忙的,根本没时间招待楚健,但把人家晾在一边也不合适。 楚健微笑摇头:“马老,你们忙吧!我们今天的收获也很大,过足了眼福,可以了。一会,我们打算去其他地方走走,所以,你们不用管我们。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好好交流一番。” 如此通情达理,让马进对楚健这个年轻人的印象极佳。 “好,那我们下次再聊,一定好好尽尽地主之谊。”马进跟楚健握手道。 目送楚健等人离开后,马进立即将情况汇报上去,申请资金、人手、技术等支持。同时,还要将整个昌马石窟都封锁起来。 “走,去村里吃点东西。”陈家豪说道。 他查过,村里有一家农家乐,口碑还可以。 很快,楚健等人来到村里,发现村里的人似乎忙些什么。 一打听,才知道有人来收老物件,所以,现在村里好多人都翻箱倒柜,将家里的老物件翻出来,梦想着可以一下子暴富。 楚健等人面面相觑。 这么巧吗? 既然让他们碰上这种事情,那肯定得凑一凑热闹呀! 于是,吃饭也不急了。 “去看看。”沈世杰来兴致。 大家跟着人流走,来到村里的一个活动广场。说是活动广场,其实就是以前晒谷场改造而成的。 此时,这里围了不少人,很多村民手里都拿着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