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离开京城(1/1)

好书推荐:

福团提醒道:【那两家正在被抄家,官兵已经围住了府衙,月月,你要去的话,就得快一点了。】 许招月在无人看到的角落处将食盒放进空间,又隐去身形,先去了第一家。 两家的官位都不小,第一家的人并不是什么清官,但贪的也不算多。 算是大周朝比较能干实事的人了。 但因为站错了队,被对手打压,当家人关押天牢即将斩首,家中其他人判了流放。 此时府中的人正手忙脚乱的收拾行囊,想要尽自己所能的藏一点财物。 可官兵闯了进来,将他们汇聚到了一起。 在官兵进财库之前,许招月进去了一趟,拿走了大部分财物,连一些精致值钱的摆件都没有放过。 临走前,许招月过去看了一眼,记下为首几人的面孔。 这家人看起来还不错,而且既然收了他们的东西,流放途中,她可以照应着点。 离开这里,许招月飞速赶往第二家。 相比起第一家,第二家的钱明显多很多,地契和卖身契都是一大堆。 这家的当家人明显喜欢金子,密室里一堆金子,一进去就金晃晃的。 许招月更不客气了,拿走了绝大部分,只剩了可怜巴巴的一点点。 当然,地契也没有放过。 至于那贪官家里,就等夜晚再去了。 后半夜,许招月出去了一趟,又回到宅子中,安静的等待天亮。 …… 许招月在京城中停留了五天,后面两三天,她明显的感觉到城中的气氛变得沉重起来。 官兵一趟又一趟的在街上来回,遇到可疑的人会仔细盘查。 平民百姓家被吓得紧闭门窗,轻易不出门。 但毕竟是在天子脚下,那贪官的能力也没有大到那个地步,所以这样子也就顶天了。 许招月买了些在现代见不到的东西,在第六天早晨,她离开了京城。 京城外也有灾民,只是数量不算多。 “福团,被抄家的那两家人都去哪了?” 【两家都被流放西北,目前正在前方大约130公里的地方。】 许招月点点头,迅速赶过去。 到了流放队伍附近,许招月才现出身形,又用了伪装香水,扮成二十几岁的普通妇人模样。 在这个世界,她没有过多的目标,只想随心。 她找到一处废弃的茶棚,拿出两个大木桶,在里面放上两种冰饮,中间有一块不小的冰。 接着,许招月拿出一把其貌不扬的剑挂在旁边,又摆放了三张木桌和板凳。 她还写了块牌,上面标注着价格。 准备好东西,她便坐在竹椅上,喝着果茶,翻看前几天才买的新话本。 话本的故事很老套,是千金小姐和穷书生的故事,一看就知道是那些穷书生写的。 不过吐槽归吐槽,许招月依旧看得津津有味。 看了小半本,她便听到了训斥的声音。 是官差在训斥走的慢的犯人。 许招月眼皮都没抬一下,继续看话本。 等队伍到了近前,为首的官差停下,看到木板上的字。 “冰果茶,十文一碗……”他摸了摸下巴,“果茶,这倒是第一次听说,还是冰果茶。” “如果真是冰的话,十文钱倒也不贵。” 他翻身下马,冲着身后的那些人道:“休息两炷香时间。” 这茶棚附近有一棵大树,于是除了几个官差,其他的人都去往那棵树下避暑。 “老板娘,来六杯那什么果茶。” 许招月将话本放到一旁:“要什么味道的?” 为首的官差三十几岁,生得人高马大,头顶有点稀疏。 他好奇的道:“你这有什么味道的?” “桃子味和葡萄味。” 秃头官差统计了一下,而后道:“四杯桃子味,两杯葡萄味。” 许招月应了一声,拿碗给几人盛上。 秃头官差率先喝了一口,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道:“这味道果然不错,放了十足十的糖,老板娘,你这可是下了血本了。” 并且喝下去冰冰凉凉的,在这秋老虎肆虐的时间里,格外的解暑。 “这年头生意难做,不舍得下本,又何来收益呢?” 许招月指了指另一边的大缸:“几位买了果茶,缸里的水可以随便喝。” 她扫一眼树下的人:“他们也可以喝一点。” 秃头官差像是没有听到许招月后面的那句话,招呼着其他几位官差去打水。 如今各地干旱,想在路上找到一点干净的水并不容易。 打完水,秃头官差并没有立马坐回去就而是看着挂在那里的剑,饶有兴致的道:“老板娘,这剑看着不错啊,你是不是练过武?” 许招月翻动着手上的话本,语气格外平静:“嗯,练过一点吧,剑是买来防身的,不过目前为止,那剑还没有见过血呢。” 秃头官差皱了皱眉,和身边的人对视一眼。 “我能不能看看你这把剑?” “看吧,不过那剑有灵,一般人没办法拔出来。” 这话一出,几位官差更有兴趣了,纷纷露出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秃头官差把剑拿下来,试着拔出来,却没能成功。 几个人试了一圈,都以失败告终。 秃头官差研究了一番,发现确实是拔不出来,将剑递过去:“老板娘说的果然没错,我们拔不出来。” “不过兄弟几个都很好奇这剑是什么模样,不知道老板娘能不能让我们开个眼?” 他说的客气,甚至还微微弯腰,算是给了许招月尊重。 许招月放下话本,随便一用力,剑就出来了。 这剑银光闪闪,光看着都知道,绝对很锋利。 秃头官差心头剧烈的一跳。 刚才他们费了那么大的钱都没拔出来的剑,老板娘这么轻松就拔出来了。 他猜的不错,这个老板娘绝对不简单。 有了这个认知,他的态度变的客气很多,甚至还招呼那边的人过来喝水。 许招月向着树下看去。 这时候实行连坐制,两个家族的人,足有两百多人。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着镣铐,特别是青壮年,身上不只有枷锁,还会和别人锁在一起。 只有十岁以下的孩子没有。 但他们脸上也被刺了字,若是逃跑,别人一眼就能认出来这是流放的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