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2)

好书推荐:

前四次出巡没有带上胡亥都没有出事,第五次出巡带上了胡亥偏偏他就病死在半途,偏偏扶苏被他派去了边境,偏偏跟随在他身边的蒙毅离开了,有如此多的巧合。</p>

为了皇位,杀光兄弟姐妹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弑父又算的了什么?胡亥有什么不敢做的,还会怕他的威名?</p>

嬴政恨自己的江山毁在了胡亥手中。</p>

好在有天幕预警,如今胡亥已死,太子扶苏也越发的令他满意,又有“汉初三杰”相帮,他大秦不说传至万世,少说也能像汉朝那样,有四百余年的国祚,甚至是更长。</p>

他能够安心了。</p>

太上皇李渊想到“玄武门之变”仍旧是心有余悸,古往今来,弑父夺位的皇帝不计其数,他当时也是真怕李世民会连他也一起杀了,好在李世民给足了他的体面,让他当了个太上皇。</p>

李世民弑兄杀弟,想必风评不是很好,哪怕有了“贞观之治”,也无法掩藏这一污点。</p>

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觉得天幕在讲解人物身份时,不再是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做文章了。天下是朱棣真刀实枪凭实力打下来的,确实没有必要为了获得嫡子的身份而不认生母。</p>

古代弑君篡位为的是能够当上皇帝,这皇位都到手了,还有必要不认生母吗?</p>

宋朝的宋仁宗追封亲生母亲李宸妃为皇后,明朝的朱厚熜追尊亲生父亲为皇帝就是两个鲜活的例子,这才是为人子的正常做法。</p>

朱棣若是真的不认生母,枉为人子,能被天下人的唾沫星子淹死。</p>

不孝不悌,这可不是史官在史书上寥寥几笔就能摆平的事情。他觉得朱棣不会这么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p>

【朱棣出生的时候是在元朝末年,朱元璋还没有打下天下,在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眼,就又去打仗了。</p>

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后,对儿子们的教导十分的严格。】</p>

天幕上出现了朱元璋的儿子们小时候接受训练时的场景,一个个穿的都是麻鞋,绑着护腿的绑腿,以便长途行走。骑马跑三分之二的路程,步行三分之一的路程。</p>

天幕上出现了绑腿的系法。</p>

天幕下的众人观看了朱棣小时候的辛苦,也难怪长大之后会打仗,上战场杀敌。</p>

【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为的是希望其他儿子能够拱卫皇帝。但是吧,在皇家,权力至上,很少有什么父子、兄弟的亲情,单凭血脉相连的亲缘关系,并不能够约束这些王爷们不造反谋夺皇位,关键还是要看坐在皇位上的人,能不能够镇住这些藩王。</p>

若是朱元璋、朱标在位,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朱允炆就不行了。</p>

汉景帝时期就曾爆发过“七国之乱”,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还给与了他们一定的军政大权,等于是在步西汉时期的后尘。】</p>

洪武大帝朱元璋:“……”自己儿子都不能够相信,还能够相信外人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