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1/2)

好书推荐:

明朝的宋应星,也就是《天工开物》的作者,在看到物理和化学课本封面上的图时,明白那都是十分科学的东西,学了怎么会没有用呢?</p>

历朝历代的君臣们倒是觉得,让学生学这些不是为了在工作上派上用场,而是朝廷花大价钱在开民智,大手笔啊。</p>

魏明帝曹叡眼红后世人人都能读书,现在他首要做的就是利用后世的科技,改进造纸术,印刷术,将纸张和书本的价格降下来,使得百姓读书的成本降低,让大家都能读的起书,民间人才多了,才能推行科举制。</p>

现在推行科举,无非是世家大族之间的游戏罢了。</p>

想到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在东晋变了味,变得臭名昭著,他就十分的心塞,得想个办法破局。</p>

东晋的世家大族很不理解。</p>

当朝的官员升迁任免大都被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把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世家大族才读的起书,采用的是愚民政策。让百姓都读书可不是什么好事,不好管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p>

他们很好奇后世是如何管理能够识文断字,不好糊弄的百姓的?</p>

【咳咳,言归正传。刘娥能够上榜,不是因为“狸猫换太子”在后世广为流传,有很高的知名度。而是因为她的才气和治国才能不输于先前盘点的几位太后、皇后。</p>

她是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p>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期待,重点来了。</p>

第130章 </p>

汉武帝刘彻看到刘娥临朝称制,觉得宋真宗不但应该杀了李宸妃,还应该将刘皇后也一起杀了。</p>

他不允许有女人独揽大权的事情发生。</p>

不过,这是宋朝的事情,他管不着,只能够扼腕叹息了。不过,钩弋夫人的父亲曾因为犯法获罪,钩弋夫人本身也没什么文化,掌握大权之后想要政治清明是不可能了,而榜上这些临朝称制的女性,大多都富有学识,也算是欣慰了。</p>

大概天幕盘点的这些太后、皇后中,就数吕雉学识最低。</p>

【刘娥是官宦人家,父亲是刺史,可惜刚出生不久就没了父母成了孤儿,家境自然也就一落千丈,但是肯学习,爱读书。毕竟是官宦人家出身,不像普通平民那样读不起书,不爱读书,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p>

现代社会如果不是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进行全国扫盲,肯定很多农村家庭都不会让女儿去读书。</p>

哪怕是现在,也有九漏鱼的存在,不是讽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适龄少年儿童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为父母愚昧,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孩子不想读书就不读了,早点帮家里干活,去外面打工谋生活补贴家用。</p>

这样的家庭太多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