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2)
【“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仲景”是字,“时珍”是名。</p>
古代取单名还是双名很有讲究。</p>
西汉时期王莽篡汉,成了皇帝之后改制度,取消双名。王莽的儿子本来是双名,叫王会宗,因为王莽当皇帝后定的制度,改成了单名王宗。后来王宗犯了法,王莽又恢复了王宗的双名,改回了王会宗。</p>
这就给了众人一个信号,取双名是代表违法犯罪的人。</p>
虽然王莽建立的新朝很快就被东汉给推翻了,但是王莽改制还是深入人心,一直影响到了三国魏晋时期,没人愿意取双名。</p>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他的字虽然比名出名,但是名并没有变成不详。</p>
与他同时代的戏志才,东汉末年曹操的谋士,直接名不详,只有字流传至今。曹操曾说:“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曹操评价郭嘉:“唯奉孝为能知孤意。”曹操评价自己的谋士称字不称名。郭嘉是接替戏志才的,应该和戏志才是同等待遇,都是称字。托曹操的福,戏志才能字留青史,但名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p>
后世人不知道戏志才的名是什么,也就只能称呼其字了,就比如东晋“史学三裴”之一的裴松之,评论“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p>
【咳咳,扯远了,自魏晋之后,五胡乱华,少数民族的名字巴拉巴拉一长串,改为汉姓之后取双名就已经是十分克制了。</p>
魏晋之后,王莽改制对名字这方面的影响才淡去。</p>
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爸爸李渊也是给他取的双名,取名字又自由了起来。单名双名随便取,没有限制。</p>
李时珍,名时珍,字东璧。】</p>
东汉至魏晋时期的君臣对名字的疑惑得到了解决,就说嘛,同为医者,张机、华佗都是单名,李时珍怎么就是双名?</p>
唐太宗李世民:“……”佛了。</p>
洪武大帝朱元璋迫切地想知道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有生之年能不能见着?</p>
【李时珍的生卒年也不详,大约是出生于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518年,比唐伯虎小个五十岁左右。】</p>
明朝的君臣们从天幕上得知了皇帝的名字,方便站队了。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太子又是高危职业,最后能当上皇帝的还不知道是哪个皇子,最怕的就是站错队。</p>
天幕直接给他们点明了下一任皇帝是谁。</p>
洪武大帝朱元璋得知李时珍是明朝的,还没有来得及高兴便得知李时珍是后世之人,不能将人召进宫中了。</p>
现在就期待天幕能再透露一点养生的方子。</p>
【李时珍出生于医药世家,往上数三代都是医生。</p>
李时珍的祖父是一位游方郎中,走街串巷为百姓行医看病。郎中手中有个铃铛,摇摇晃晃,也就被称作铃医。</p>
在我们的印象中,算命的、算卦的、看风水的以及捉妖的道士,手上都有一个铃铛,摇摇晃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