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210(2/2)

好书推荐:

当代的事情想要传到后世,只能是靠文字记载和活着的人口口相传,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p>

口传有误的概率极大,最靠谱的还得是文字。</p>

千百年后,时间久远,当年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将小说当成史书确实有可能。</p>

【咳咳,回到正题。孙思邈被称作“药王”,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惜《千金翼方》已经失传了。】</p>

天幕上出现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但是由于字数较多,并没有显示完全,停留的时间也短。</p>

想要将其抄下但抄不赢的人们无不扼腕叹息。</p>

唐太宗李世民记得孙思邈是当朝的人物,决定找到孙思邈,将孙思邈的医术传抄千万份。</p>

一份容易失传,那百份、千份、万份、万万份呢?</p>

哪怕耗费再多的人力,他也要将孙思邈的医书普及推广,造福大众。</p>

这是可以活人的书啊。</p>

可惜靠人抄过于费时费力,如果能够拓印就好了,让孙思邈将医书弄成碑刻的样式?</p>

这倒是个办法。</p>

虽然刻在石碑上同样费时费力,但是需要传抄的份数过多,刻在石碑上然后再拓印下来还是划算的。</p>

【孙思邈的出生年份有争议。</p>

正史记载:“孙思邈自称是开皇辛酉年出生。”</p>

开皇是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始于公元581年,辛丑年。而辛酉年是公元541年,隋文帝杨坚出生的年份。</p>

开皇和辛酉年完全对不上,必然有一处错误。</p>

结合正史记载的独孤信曾经夸赞孙思邈是神童,而独孤信早在公元557年就挂了,作者菌相信孙思邈的出生年份是辛酉年,也就是公元541年。</p>

这样和独孤信夸赞孙思邈是神童就能对的上了。】</p>

【魏徵等人修前朝史书的时候,也就是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周以及隋朝的史书的时候,屡次拜访孙思邈,听孙思邈讲述前朝的事情。</p>

南朝齐的国祚是公元479年至502年,可见孙思邈不可能是开皇初年,即公元581年,也就是辛丑年出生的。】</p>

唐太宗李世民:“……”猜到了。</p>

这个作者菌总是喜欢在年龄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下功夫,搞清楚这个有意义吗?</p>

说点有用的吧,比如怎样养生,如何长寿?</p>

【孙思邈是京城人士,虚岁七岁,也就是周岁六岁的时候开蒙,一天能够背诵一千多字,达到弱冠之龄的时候就对庄子、老子等百家学说十分熟悉,喜欢对典籍进行注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