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2)

好书推荐:

此时距离李治驾崩还有六年呢。】</p>

隋文帝杨坚羡慕了,这就是别人家的皇后啊。看看别人家长孙皇后的,再看看自己家的独孤皇后。</p>

杨坚一把辛酸泪,什么爱情,明明是皇后太强势了。</p>

他不过喜欢个宫女,皇后就把宫女给杀了。</p>

独孤伽罗皱眉,这李世民也是她娘家人,姐姐是怎么教育子孙的?管丈夫做的不错,丈夫的孩子都是自己生的,怎么在教育子孙方面就双标呢?</p>

她就不惯着杨勇。</p>

唐高宗李治:“……”他哪里是不行,他是不敢啊。</p>

自从立武则天为后,他的子女都是和武则天生的,在武则天年纪大了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过子女出生。</p>

在这方面,多少他是有点像杨坚那样惧内的。</p>

别说子女了,武则天当了皇后之后,他的女人不是武则天的姐姐就是武则天的外甥女,想封武则天的外甥女为嫔,都遭到了武则天的反对。</p>

就这,他还能有别的女人?</p>

哎,都怪武则天太爱他了,见不得他有别的女人,怕被分走宠爱。</p>

强如武则天,也想着争宠啊。</p>

【据正史记载,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十分欣赏,哪怕上官婉儿违抗旨意,武则天也因为上官婉儿才华出众,舍不得杀了,只是黥其面。】</p>

【黥面这种刑罚在汉文帝废除肉刑之后一直保留着,直到帝制终结才废除。北宋的时候,黥面的刑罚才改用针刺。在唐朝,黥面还是用刀子的,深深地刻在骨头上。</p>

这种刑罚不算轻了。</p>

不过,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抗旨不遵是死罪,相比之下黥面确实是比较轻的刑罚。】</p>

【至于上官婉儿为什么抗旨,正史没有记载。可能是武则天让上官婉儿草拟某份诏书时,上官婉儿有不同的见解,不认同这份诏书,所以拒绝。</p>

从这方面入手,可以查一查武则天都下过什么诏书,从中找出上官婉儿最有可能忤逆的一份诏书。</p>

正史记载唐中宗李显第二次即位之后,又令上官婉儿专门负责草拟诏书,封上官婉儿为昭容。一个“又”字,可见在武则天时期,上官婉儿干的就是这样的工作。</p>

上官婉儿的抗旨,极有可能是和她的工作内容有关。而她被后世称为“巾帼宰相”,也是因为她的工作内容。】</p>

唐太宗李世民皱眉,巾帼宰相?亏得武则天是个女人,不能让上官婉儿怀上龙种,不然上官婉儿妥妥的是第二个武则天。</p>

同时他又对上官婉儿十分惋惜。</p>

上官婉儿有宰相之才,可惜错投了女儿身,没有当宰相的命。</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