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2)
可惜岳飞听命回朝了,而不是举旗造反单干。</p>
大军在手,胜利就在眼前,换做是他,面对十二道金牌,宁可学赵匡胤黄袍加身,也不会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回去受死。</p>
就是死,也要收复了汴京再死。</p>
【赵构在岳飞即将收复开封之际,用十二道金牌招岳飞回朝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杀害了岳飞。】</p>
天幕下,众人的心情如同捏了一把草。</p>
原来“风波亭大捷”是这个意思?这赵构还真是为金国鞠躬尽瘁啊,难怪叫完颜构。</p>
宋太.祖赵匡胤不想再看,怕自己被赵构气死。</p>
宋太宗赵光义一口气上不来,当众晕倒了,然后被早有准备的御医救醒了,由宦官扶去休息。</p>
【有人说,当上皇帝的赵构和之前还是康王的赵构判若两人。文武双全,不惧金人的康王赵构太不真实了,是赵构当上皇帝之后,让史官往他的脸上贴金,留下美名。</p>
认为靖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126年,金人第一次兵围开封,让宋钦宗赵桓派亲王到金营为质时,赵构不可能主动请命,以及在金营的表现不可能那样出色。</p>
其实康王赵构主动请命去金营为质是出自野史的记载,确实是不可信。在正史上,赵构也没有主动请命,是宋钦宗赵桓点名让赵构去,赵构只好表现得积极一点。</p>
其实,作者菌想说一点,别说是假的,就算是真的,赵构就是真的主动请命前往金营为质,也没有违背人设。</p>
试问,他就是主动请命又怎么样?和他杀岳飞有半点冲突吗?和他偏安一隅,态度卑微地求和,向金国称臣有半点冲突吗?</p>
赵构进金营是去当质子的,不是去破敌的。</p>
在金营表现出色?怎么个出色法?是观察金营环境,打探到屯积粮草的所在,在宋钦宗派人夜袭的时候里应外合烧毁金军粮草,助宋军一臂之力了?还是仗着自身有着高强的武艺,趁乱杀了金兵首领?</p>
别说金兵首领了,赵构连一个金兵都没有杀,这叫表现出色?</p>
我们来看野史中他是如何一个“出色”法。】</p>
天幕下的众人万分期待。</p>
唐太宗李世民听得津津有味,天幕盘点再次涉及到了兵法,是他爱看的。</p>
第53章 </p>
【前面我们说到,靖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126年,金人第一次兵围开封,让宋钦宗赵桓派亲王到金营为质时,在野史记载上,赵构主动请命。</p>
据野史记载:康王赵构在前往金营的路上,随行的张邦昌胆小如鼠,在路上哭哭啼啼,赵构见状,说道:“这是为国尽忠的事情,不该有这番懦弱的表现。”大有少年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p>
康王赵构入金营之后和金国太子比试射箭,三发三中。于是金人怀疑赵构是将门之子,不是亲王。</p>
宋将夜袭金营时,金人要拿张邦昌和赵构祭旗,把张邦昌吓哭了,而赵构泰然自若,更加深了金人对赵构身份的怀疑。于是要求换人把赵构退了回去,换肃王过来当质子。</p>